<p> “七月流火”,30日算是吧,但却有了一股清流,因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研修”终于开班啦。虽然我们不能亲临“会场”,但我们依然能“悟对通神”,在“研直播”中去获得专家的迷津指点和智慧启迪。</p><p><br></p> <p> 30日的上午安排是“通识研修”。既然是“通识”,也就是一般常识。虽然我校对深度学习的教学实验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践和理论成果,但该怎样给他下个定义是有争论的。这不,答案来了: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有挑战性,学生全身心的积极参与并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黑格尔说,熟知未必真知。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深入浅出的解释让人茅塞顿开、颔首称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罗滨校长更是在“箭”与“靶子”之间让我们明确了目标、任务等的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深度学习的模型让人一目了然。</p><p><br></p> <p> 一目了然,更让人怦然心动。我校教师无论是通过电脑端,还是手机端观看,纷纷发表自己的认识、感悟,希冀与专家进行线上交流课改中遇到的困惑。一股清流渐渐浸润了老师们的心田。</p><p><br></p> <p> 当31日下午开始的新闻“头条”播放临沂水漫街头的视频时,老师们早已风雨兼程地来到了学校,来到了学习会场,因为13:30开始的是小学语文和数学两学科的深度学习阐释。</p><p><br></p> <p>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的和各个专家团队的案例、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的《聚焦学科本质的深学学习教学设计:以“数的运算”为例》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吴正宪教授的案例介绍,有“理”有“例”的有机结合让人心悦诚服,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学科深度学习教改实践下一步开展的思路。</p> <p> 不知不觉中,风停雨消,“研直播”随着支持人的致谢也结束了,但一行字幕,却引人注目:聚焦深度学习,推进课程改革,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发现美好”!</p><p><br></p> <p> 是的,“美好”需要沉思,需要专家的指点,更需要“实践”中的砥砺。风雨兼程,只为钟情深度学习。</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