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海风吹过厦大:军训

王宝庆

<p>我所写的故事,是整个厦大85级对35年前的记忆;是随笔,是情怀,是真话,是青春的傻纯美。</p><p>厦大是一座综合性大学,院系和专业众多,因此85级新生入学时军训地点不一。</p><p>文科生在金鸡亭莲坂,理工科生在厦大校园和胡里山炮台。化学系是大系,在厦大篮球场、操场和上弦场进行队列和正步训练,单兵技术则安排在音乐学院后的田野。其他专业也有在情人谷水库练习射击的。</p><p>洛阳于博同学回忆,当年他们军训是在胡里山炮台斜对面的一片荒地。他至今还记得演练匍匐前进的一个典型单兵动作:迅速卧倒匍匐在地,右手携握上刺刀的步枪,左手则撑地前进。</p><p>一次,一名解放军班长演示向下扑倒时,不小心,枪刺一下扎透左手。边上一位首长见出了事故,当场脸色铁青。</p><p>那血淋淋的场面,把厦大学生也吓坏了。</p><p>我有一位高师兄,现定居北美。他78年考入厦大,此前曾在军队服役五年。上大学参加军训时,排长都没他参军的年头儿老,见了面还要给他敬礼。</p><p>他问排长:“排长,我去走正步吧!”</p><p>排长恭恭敬敬地给他敬了个礼,“首长,从今天开始,给你一辆自行车,你想干嘛就干嘛!”</p><p>我的一位黄师兄,福鼎人,他82年入学,如今担任某著名央企高管。他说当年考入厦大后的军训,就在今天芙蓉湖这个位置。</p><p>黄师兄说,那时还没芙蓉湖,四周有几个不大的水塘,中间是大片开阔菜地,供东边社社员种地,四周连个树荫都没有。学生们头顶烈日,趴在菜地练习瞄准,晒得全身出油。</p><p>谁会想到,这里后来会成为象征厦大心灵的美丽湖畔呢?</p><p>还有个93级的蔡师弟,他是军训时厦大的军训班长,其实他当连长都没问题,因为蔡师弟是全国专业的手枪射击运动员,福建省冠军,水平肯定压过当时的部队首长。</p><p>军训时,大家每天都是四脖子汗流,前胸后背都是透的,晚上汗水干在军服上,就成了白色汗渍,一圈儿一圈儿,好像地图。</p><p>可就是这样,据说还有不洗澡的。定居美国的郑卫告诉我,当时有个姓苏的哥们儿,每天不冲凉、不洗澡,弄得大家掩鼻而走,苏倒是哈哈大笑,说蚊子从不咬他,要咬也咬细皮嫩肉的南方人。</p><p>他属于经济学院,军训时不用操正步,但被安排做定型标兵,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要求纹丝不动。</p><p>莲坂是当年的军官教导团营地。记忆中,好像离厦大很远(其实并不远,只是当时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不发达),到处都是大片未开发的荒郊野岭,到了晚上连灯光都没有,四周一片漆黑。</p><p>我们新闻系和外文系一起军训,至今还记得外文系部分男女同学的名字,比如陈卫、李江、鄢敏、董爱兰、许淑燕、潘小芳等。大家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当年坐长途绿皮火车,好不容易在厦大校园相聚,更一起在莲坂流过军训的汗水和泪水。</p><p>女生军训比男生更苦。定居澳大利亚的曾彬彬告诉我,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如同刷锅水一样的一桶汤,只是觉得多了些盐和味精。</p><p>彬彬至今还记得半夜突然集合,把大家搞得晕头转向、迷迷糊糊。为了不耽误事儿,女孩子们当晚都是穿着衣服睡觉,就怕集合时手忙脚乱。</p><p>许淑燕曾在大学经历了换肾手术,当时的费用大约是40多万元,这笔钱若是换算到现在,大概得几千万元。幸亏那时不用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要是换成现在,这是一笔惊人的数字,普通百姓人家是难以负担的。</p><p>据陈卫提供的线索:这笔换肾费用,是当时外文系学生会组织募捐出来的,那时李江、吴彦玉等同学,为了这笔善款,历尽无数艰辛和传奇。</p><p>陈卫毕业去了经贸部(外经贸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改为商务部,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外交官。</p><p>李江毕业分到央企,后来常驻俄罗斯。真替他可惜,自己单身去的,也没找个勤俭爱喝热茶的俄罗斯美女做老婆(要是换成我,怎么也得找个叶卡特琳娜或喀秋莎带回来),他辞职后又在北京开酒楼,现在成为资本管理商。</p><p>潘小芳则在厦门兴业银行的管理层工作,鄢敏定居新加坡,董爱兰好像在北美。</p><p>大家天各一方,不知是否还记得当年莲坂这个山清水秀的偏僻之地?</p><p>军训时的指导员,是一位身高一米八、眉清目秀的湖南人,军校毕业,长得白净,平时和颜悦色,说话彬彬有礼。</p><p>连长来自江西,个子不高,两腮凹进去,皮肤较黑,整个人精瘦,看上去精明强干。据说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真刀真枪从战场出生入死杀出来的。</p><p>他一天到晚不说话,总是阴沉着脸,而且从不正眼看异性。我们暗地给他起了个外号:赣版杜秋(高仓健)。</p><p>第一天训练结束,集合时听说午餐六个菜(或者八个?记不清了),大家欢呼雀跃排好队,饥肠辘辘到食堂就餐。</p><p>同学们穿了绿军服,虽然疲惫,但青春精力旺盛,有说有笑坐在一起。</p><p>第一道菜上桌,大家马上傻眼。看似大盘的菜,分量很少,没什么油水,像是用水炒出来的。</p><p>大家用筷子一夹,马上见底儿。狼吞虎咽吃完,翘首以盼第二道菜。</p><p>这回大伙儿彼此再不客气,都是急忙欠身夹菜。动作慢的,可能只夹到一片儿青菜叶。</p><p>三口两口,风卷残云。只不过,吃了这几口东西,只能算填牙缝儿,肚子反而更饿。</p><p>第三盘菜上来,同学们彼此没了禁忌,赶忙起身抢菜。</p><p>到了第四盘,要想把菜吃到嘴里,就完全靠抢了。</p><p>一时间,食堂秩序大乱,到处都是抢夺之声。手中的筷子也成了武器,筷对筷如同棍对棍拼在一起,彼此为一片菜叶或一粒葱花较劲儿。</p> <p>动作快的,抢到菜;动作慢的,啥也没有。再看盘里,瞬间空空如也,索性去抢别人筷子上已经夹好的菜。</p><p>有几桌同学争吵起来。</p><p>各桌解放军班长见此情形,厉声呵斥,命令大家规规矩矩坐好,然后每桌推举一个“公正人”,尽量公平地分了饭菜。</p><p>但每个人都觉得厚此薄彼,于是争吵、埋怨、嘟囔,人人都没吃饱。</p><p>那天,由于油水太少,所有男生最少吃了八、九个馒头。有的人饭量大,用筷子串起三四个馒头,一顿就吃四五串,总计十几个馒头。</p><p>李江、陈卫、阿雷、阿雁、晓东和我们几个,一顿都吃了十三四个馒头,上床时还愁眉苦脸四下张望,摸着瘪瘪的肚皮喊饿。</p><p>当天最荤的菜是肉末豆腐,豆腐切成八九片儿,肉末总共四五粒。</p><p>大伙儿骤然见到油腥,再也控制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噼里啪啦又是一阵猛抢。</p><p>阿铮手疾眼快,一下把半盘豆腐倒进自己碗里,正要埋头开吃,当即惹怒旁边的岑同学,对着他“啪”地就是一巴掌,声音既脆又响。</p><p>大伙儿都愣住了。</p><p>“把你碗里的豆腐倒回来,重新分!”号称厦大正黄旗第一悍将的岑同学怒吼道。</p><p>阿铮本来脾气暴烈,但遇到比自己气势更猛的岑,再加上确实理亏,只得铁青着脸,把自己碗里的豆腐又倒回菜盘中。</p><p>其他餐桌上,似乎没出现这样的强人政治,因此更是乱成一团。有大呼小叫的、起哄架秧子的,更多则是对食物的拼命争夺。</p><p>混乱之中,几个盘子掉在地上,哗啦四碎。</p><p>平时不苟言笑的连长走进食堂,当即大怒,立刻吩咐把其中几位闹得最厉害的学生,连同没管好秩序的解放军班长,一起拉出去罚站。</p><p>晚上躺在床上,觉得军营的伙食远远比不上厦大,饿得直咽口水,辗转反复。</p><p>后来才知道,士兵的伙食比我们还不如;学生们尽管吃得素,但还是伙房节省了士兵的用餐标准,给大学生们多省出两个菜。</p><p>那时,普通士兵的用餐,就只有两三个菜,而他们每月收入也就十来块钱。</p><p>想起当年经济落后,军人们曾经历过多么艰苦的岁月!</p><p>记得军训练习步枪瞄准,大家卧在滚烫的野地里,一趴就是半个小时,非常不舒服。对男生来说,尤其要命的是,裤裆硌得慌。</p><p>我们组的班长是位姓田的解放军战士,我记得好像是河北香河人。</p><p>田班长看到男生们龇牙咧嘴地动弹,严厉命令我们一动不动趴好,还说战场上如果这样动来动去,会暴露目标,成为敌方狙击手的靶子。</p><p>两天下来,又闷又热,又饿又累。关键是裆疼,心想如果太监练这个卧倒瞄准,倒应该没这份生理负担。</p><p>这天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走到一处田垄,对面是突兀的石壁,田班长忽然命令,“原地趴下,瞄准前方敌人!”</p><p>大家立即卧倒。</p><p>不巧,我档下正好有几块大小不一的碎石,硌得龇牙咧嘴。</p><p>田班长见连长站在不远树下,急忙向我低声示意,“忍住!别动!”</p><p>我龇牙咧嘴地仰头看着班长,尽量学着河北香河话套近乎:“板掌(班长),单(蛋)疼!”</p><p>田班长一愣,“你咋这难揍(坏)哩?打个卯的事儿(一会儿就完了)!”</p><p>我疼得忍受不了,“半张(班长),要碎了!”</p><p>田班长大怒,“忍着!”</p><p>“忍不了!”</p><p>田班长不安地望望连长,一个劲儿小声重复:“百裹乱(别捣乱)!”</p><p>肉长在我身上,疼在我心里。咬牙忍了半天,硌得实在受不了,索性心一横站起,冲着连长方向大喊:“——报告连长!我有重大敌情报告!”</p><p>田班长没想到这个,顿时脸色惨白,愣在原地。</p><p>连长瞪一眼田班长,然后向我点点头,示意我过去。</p><p>我总算离开了那块差点把裤裆硌破的碎石堆,连跑带颠跑到连长面前,给他敬了个礼。</p><p>“有啥敌情?”连长直视着我。</p><p>“报告!敌情在裤裆!”</p><p>“啥?”连长一愣。</p><p>“每次卧倒,地面石头硌得裆疼,又不让动弹,要碎!要断!要残疾!实在受不了!”</p><p>连长阴沉了脸,一言不发绕着我转了一圈儿,又向四周所有卧倒的男女同学们望望。</p><p>空气十分紧张、压抑。</p><p>“你一条汉子,还不如那边卧倒的姑娘们?”他冷冷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又指指趴在远处田垄上一动不动的女生。</p><p>“报告连长,女生没蛋!”</p><p>“啥?”连长又愣住了。</p><p>“报告!地上石头硌得蛋疼!再说那玩意儿断了咋办?”</p><p>连长一言不发,慢慢逼近。</p><p>我心里“砰砰”直跳,又做出愁眉苦脸的表情,“连长,实在是硌得蛋疼!”</p><p>连长表情僵硬地走到我身边,“低头!”</p><p>我低下头,准备挨打。</p><p>连长踮起脚,凑近我耳边一字一句低声说道:“教你个法子:卧倒时,把裤裆下的泥土挖个洞,把裤裆那玩意儿放到洞里——朝前放,这样就不疼啦。记住没?”</p><p>“啊?”我半信半疑地看着表情严肃的连长,“真的假的?”</p><p>“归列!卧倒!”连长突然向我大喝一声。</p><p>我急忙跑回队列,按照连长的吩咐,在裤裆位置的地面掏了个小洞。</p><p>——这法子真灵!</p><p>邪门儿了!连长说的法子,不仅能解决硌蛋的问题,咋还感觉那么舒服呢?</p><p>正在这时,连长命令响起,“瞄准!开枪!”</p><p>“——啪!啪啪啪!”枪声大作。</p><p>那一次,因为这个让人安心、舒适的小洞,我开枪时全神贯注,命中率极高,五发五中。</p><p>集合时再看连长,还是阴沉着脸,有意无意看了我一眼,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微微笑意。</p><p>突然觉得,连长这人,可爱。</p> <p>后来连长告诉我,这是当年他们在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用鲜血总结的经验:趴在地面瞄准时,士兵一律在裤裆下的地面掏个洞,以免影响射击。</p><p>实践出真知。</p><p>以后看了那么多的战争影视作品,没一部能展现这个射击细节——难道那些男演员,都没长着蛋吗?</p><p>文艺作品真正深入生活,是多么不易!</p><p>当晚,拿着去延安使用过的那台相机,我到连部找到连长指导员,吞吞吐吐说想为军训拍照,回厦大后办个大学生军训摄影展,同时也把战士们拍进去,留个念想。</p><p>指导员笑容满面,一个劲儿点头。几位排长也兴高采烈。</p><p>连长望望他们,黑着脸一言不发走了出去。</p><p>我心里失望至极,“得了,算没说!”</p><p>闹了一会儿正要走,忽然闻到一阵饭香。扭头一看,司务长用盘子装了蛋炒饭、一盘油渣炒豆腐走进来,后面跟着脸黑黑的连长。</p><p>连长看着司务长把热腾腾的饭菜放到桌上,犹豫一下,斟酌着对我说,“咱连队没相机,没这么贵重的装备。很多士兵直到退伍,都没能在队伍留一张照片。”</p><p>连长说到这里,突然变得有些局促。</p><p>他抬头看看指导员和站在四周的几位排长,轻轻叹口气,迟疑着缓缓说道:“连队每年有不少退伍老兵,只能弄个小笔记本签名留念。也有很多新参军的战士,家里父母都惦记着。如果能有张照片寄回家,家乡父母安心!唉!”</p><p>他顿了一下,羡慕地看着我手中那台小相机,低下头,然后咽口唾沫,艰难地说:“咱连队没这个宝贝东西!对越自卫反击战那阵子,很多上战场的士兵,人倒在前线,可连张照片都没留下来!”</p><p>说完这些,他沉默了。</p><p>指导员也感慨道:“这照相机金贵啊!咱买不起。士兵收入太低,一个月就八块钱!”</p><p>他说到这里,连长的眼睛湿润了,扭脸望向黑漆漆的窗外。</p><p>房间顿时寂静下来。</p><p>连长沉思片刻,对我小心翼翼说道:“同学,你看这样行吗?从明天起,你不用训练,给同学们拍照!也给咱连队战士拍几张?”</p><p>他非常难为情,又艰难地舔舔嘴唇,“咱连队有传令兵,有卫生员,可就没摄影员。那么多的念想,只能凭心里记,一记就是几十年哪!要是有了照片,念想随时就在眼前!”</p><p>连长真诚地看着我,从口袋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二十元钞票,诚恳地说,“这是咱自己出的胶卷和洗照片的钱,够不够?连队一张集体合影、每个排、每个班一张合影,然后新战士们每人照一张,总共十一个新战士!”</p><p>我推开他的手,“钱我不收,胶卷我有!”</p><p>连长把二十块钱又推给我,“你是学生,收下!”</p><p>我看着他黝黑凹瘦的脸颊,坚决摇摇头。</p><p>几个排长突然把我按倒,然后把钱塞进我的口袋。</p><p>我扭头对连长说,“连长,钱没用,我……饿呀!”</p><p>连长微微一笑,但立即收敛了笑容,然后压低声音,“每晚九点,悄悄来连部开小灶。注意保密!”</p><p>他说完后,把香喷喷的蛋炒饭、油渣炒豆腐推到我面前,然后默默地看着我。</p><p>那顿饭,吃的饱、吃的香、吃得爽、吃得痛快。</p><p>连长给我倒了杯水,然后示意指导员和几位排长,一起出去了。</p><p>美滋滋吃完后走出连部,看见连长一人孤零零站在远处大树下。</p><p>指导员走过来,拍拍我肩膀,又指指远处的连长,“他在越南打过夜仗,也打过狠仗!听说带一个排上去,全都牺牲了,只有他一个人重伤,侥幸活下来了。”</p><p>军训结束后才知道,为了我每晚的小灶,连长、指导员和几位排长,都主动减少了自己每天的用餐分量,连长更是吃了一个星期的汤泡饭。</p> <p>——那时哪里知道,每晚我在连部吃小灶、与连长指导员兴高采烈聊天时,面前的几位军官,都是半饿着肚子!</p><p>最令我内疚的是,我全然忘记了当年这位连长的名字!</p><p>——连长啊!我总叫你“连长”,叫顺了口儿,也至今记得你的模样,可你贵姓啊?</p><p>记得一天熄灯后,我一个人偷偷溜去吃小灶。指导员和排长们都在,连长则去巡夜。</p><p>几个排长热火朝天地聊起军训的女生们。指导员十分矜持,却是竖起耳朵听得特别仔细。</p><p>我见排长们说得拙嘴笨舌,就对越听越不过瘾的指导员单刀直入:“外文系喜欢你的女生很多!”</p><p>指导员本来蔫头耷脑,哈欠连天,听了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喜欢我?谁?”</p><p>“他咋知道,他也是男的!”一位排长偷眼看看我面前的热炒猪肝,舔舔嘴唇。</p><p>指导员立刻对他板了脸:“闭嘴!他们都是学生,情报是准确的!”他注意到那位排长注视炒猪肝的热切目光,立即用手指向他,“向后转!”</p><p>排长嘟囔一声,“吃不着,看一眼不行吗?”</p><p>“不行!向后转!原地踏步走!”</p><p>指导员又向我扭过头来,“真有喜欢我的?你开玩笑吧?”</p><p>“对,女生都喜欢你!比如……那个谁……”我拿捏起来。</p><p>“究竟谁呀?”没谈过恋爱的指导员脸红了,“说啊!</p><p>我边嚼猪肝边笑,“说了也没用!你又不能娶人家!”</p><p>“指导员至少有个精神安慰,是不是?”背对着我们原地踏步的排长嘟囔道。</p><p>“谁喜欢我呀?”指导员轻轻捅我一下,又皱眉扭头看看那位原地踏步的排长,“你!到院里踏步去!”</p><p>“鄢敏喜欢你!”我眉开眼笑地说。</p><p>指导员大喜,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鄢敏?谁呀?长什么样子?”</p><p>“大高个儿!大长腿!大眼睛!皮肤白!”</p><p>指导员一脸迷糊,“女生好几个大高个儿啊!”</p><p>我坐在指导员对面继续编,“不过,董爱兰更喜欢你!还有这个……潘舒燕也喜欢你!”</p><p>指导员立即纠正我,“我记得一个叫许淑艳,还有一个叫潘小芳!哪儿有潘舒燕?”</p><p>“都喜欢你!”</p><p>指导员有些茫然,“这么多女生都喜欢我?不太可能吧?……”</p><p>“还有个四川的……”我低头掰着手指头,“天天背后夸你!提到你就竖大拇哥!心里真有你!”</p><p>指导员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天府之国,好!四川姑娘长得美!也最吃苦……谁呀?”</p><p>“指导员,那人大高个!苗条!身高一米七七!”</p><p>“这姑娘真不赖!”指导员似乎有些心动,“我们家乡都喜欢大高个,能干活,生孩子也有力气!”</p><p>“生不了孩子!”</p><p>“——啥?”</p><p>“男的,外文系李江!”</p><p>“一个大老爷们,喜欢我有啥用?”指导员失望至极,也越听越糊涂,“你们学生里面,有没有对连长有好感的?”</p><p>“有啊!”我说。</p><p>“谁?”指导员和排长们都凑近了脑袋。</p><p>“我呀!我有好感!”看着面前的炒猪肝和大热馒头,我大咧咧地说。</p><p>“连长那么严肃,你不怕?”指导员压低了声音问。</p><p>正说着,就听房外不远处连长有力而短促的话语,“你一个排长,这么晚了在院里原地踏步干什么?去给大学生烧些紫苏!别让蚊虫咬孩子们!去!”</p><p>我急忙冲指导员和排长们眨眨眼,然后把两个大馒头塞进胸前,又拉灭灯。</p><p>指导员顿时急眼了,“别和连长开玩笑!他不是能开玩笑的人!”。</p><p>“你们再说,我把相机砸了!”我横眉立目威胁道。</p><p>连里唯一的重武器装备在我手里,大家立刻不言语了。</p><p>连长说到就到,开门进屋,“怎么这屋漆黑一片!灯泡坏了?”</p><p>趁他不备,我一把抓住连长手腕子,又把他的手死劲儿往我胸口上按,同时拿捏了温柔的女声说道:“连长,我是小香!”</p><p>幸亏小时候练过京剧,年轻时能装出梅兰芳一般温柔的女声。要是现在的年龄和这烟酒嗓,即使装成女声,也得是六十岁的烂茶渣大赤包,一开口就会被人踢飞出去。</p><p>连长在黑暗中骤然听到温柔女声,又看不见人,顿时吓坏了。</p><p>他的手被我死死握着,又触到我塞在胸前的热馒头,像过电般一哆嗦,“谁?你胸口咋这么软——热?哎呦!坏了!小香同学,请自重!快开灯!”</p><p>他慌乱之中,向旁边一跳,我胸口的馒头也掉了一个。</p><p>“粗野!把我乳房碰掉一个!连长!我疼——嗯嗯嗯!”</p><p>连长真吓坏了,“指导员!哨兵!来人!”</p><p>“你赔我乳房!”我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p><p>指导员急忙打开灯,再一看旁边的几个排长,个个目瞪口呆。</p><p>连长涨红了脸,一言不发地看着我。</p><p>指导员狠狠瞪我一眼,“装神弄鬼!罚你禁闭!”</p><p>连长咬着腮帮子说话了,“我看是吃得太好,吃饱了撑的!”</p> <p>我摸透了连长外冷里热的秉性,又是一阵嬉皮笑脸,“连长,那大馒头摸着又温又软,像不?”</p><p>连长一脚把我踢出门外。</p><p>后来听说,那天晚上,连长一夜没睡。</p><p>哈哈,俩大热馒头,闹得连长失眠一夜。</p><p>——不至于吧?</p><p>军训快结束时,连长到军区出差,因此来不及告别。</p><p>送别会上,指导员唱了一支湖南山歌《锄棉花》,我们几个男生把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董爱兰推出去,和指导员一起跳了个舞。</p><p>指导员高兴坏了,拉着董爱兰的手,开始兴高采烈跳起来——那舞跳的,比董爱兰还董爱兰,“锄棉花”也变成软软的“踩棉花”。</p><p>我们把皮肤白皙的成都姑娘鄢敏推出去,和指导员接着跳舞。</p><p>指导员柔溜溜的“踩棉花”,这回变成了顺溜溜的“纺棉花”。</p><p>这之后,我们又把明眸流光的潘小芳推出去。</p><p>指导员也不纺棉花了,直接软绵绵的成了棉花。</p><p>我们又吆喝着,起哄架秧子地把盖了个盖头的男生李江推出去。那盖头,其实就是炊事班的一块大抹布。</p><p>沉醉中的指导员稀里糊涂掀起盖头,一看伴舞的变成大老爷们儿,脸上一阵抽筋儿。</p><p>李江倒是兴高采烈,死命拉着指导员的双手,又蹦又跳。</p><p>大家坐上返校班车告别时,指导员哭了,战士们哭了,女孩子们也都哭了。</p><p>再一看李江同学,手里拎着那块儿大抹布也哭成了泪人。</p><p>我们急忙凑过去,“人家指导员和女孩子哭,你哭啥呀?哭指导员啊?”</p><p>李江急得跳脚,“我兜里的学生证丢了!里面还有二十块钱,快帮我找找!”</p><p>找了半天,原来他把学生证,忘在军营炊事班了。</p><p>半年后,田班长退伍,顺便到厦大看我。</p><p>这才知道,连长有俩孩子,其中一个是残疾,而他家里的母亲和老婆,多年前因泥石流去世。</p><p>可能担心有了后妈就有后爹,这么多年来,连长从没接触过一个女人。他家乡的孩子,是生病的老父亲带大的。</p><p>田班长说,那天连长摸了我胸口塞的热馒头,大概是想起什么陈年往事,也许想起了去世多年的老婆,半天都没说一句话。</p><p>据说,连长当夜站在树下,冲着家乡江西的方向,悄悄流了泪。</p><p>田班长还说,他曾亲眼看见连长的眼睛湿润过两次。</p><p>一次是我们军训走后,他出差回来,直接到我们住过的空荡荡宿舍,眼睛湿润了。</p><p>另一次呢,是收到我寄往莲坂的战士们的照片。</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