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兴:老部队老照片+我们永远是人民子弟兵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上图:1953年11月祖国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第33师第99团,谢世泽开车和副团长田二耕(坐最高处)送别慰问团。(提供:谢世泽)<div><br></div><div>上面这张照片里的田二耕副团长,就是当年咱们基地的副政委田二耕。哈哈,至少从这里说,本文多少与咱们810团有那么一点点关系。<br></div> 明天是2020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去年汇集手头的老照片,为咱们总字186部队(810团)的老战友奉献那篇:“老部队老照片+第二炮兵诞生前的传说”。今年换个部队写,仍然沿用去年的标题模式,标题:“老部队老照片+我们永远是人民子弟兵”。<br><div><br></div><div>要说的这个部队,就是陆军第33师。因为写别的部队,一来不熟悉,二来手头没有现成的老照片,这个部队是我父辈所在部队,算是王婆卖瓜。当然相比较父辈还是感觉惭愧,人生七十无所作为,就献上这篇文章,一则纪念先人,同时也是纪念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吧。<br></div><div><br></div><div>由于准备仓促,文章只能分几部分发表了,先发的第一部分,是陆军33师解放战争前期,当时的部队建制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9旅。</div><div><br></div><div>本文军史资料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3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1961年5月)。</div><div><br></div><div>另外,由于早期部队历史照片稀少,难于收集,所以图文配合上有些差强人意,敬请谅解!<br></div> 说到一支部队,先简略介绍一下该部队建制变迁,这就像说起一个人的简历。<br><br>陆军第33师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的几支部队。<br>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斗争形势,在1945年10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9旅光荣诞生,下辖第25团(原太行6分区第13团)、第26团(原太行1分区第31团),并临时指挥山西决死第3纵队第9团。<br>邯郸战役后决9团调走,以太行7分区第43团改为第27团归入建制,第27团在1947年11月又留大别山作为皖西军区基干部队。<br>1949年3月,全军统一序列,第9旅改番号为第33师,隶属于第2野战军第3兵团第11军,第25团、第26团依次改为第97团、第98团。<br>1949年6月,以师直特务营扩编为第99团,该团在1951年留四川川东军区。<br>1951年3月,以第12军第36师第108团调归本师建制,1952年11月改番号为第99团。<br>关于陆军第33师的部队建制先说到这里。以后的变更下回再说。<br><br>师属各团,除个别红军连队外,都是在八年抗日战争的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br><br>步兵第97团:<br>抗日战争初期为太行第一游击支队,后编为第129师第385旅独立1团。1938年8月,改为第385旅第13团。协同友邻参加过“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白晋战役”“邢沙永战役”“武沙战役”等激烈战斗及“12月政变”“林南战役”等反摩擦、反顽斗争,转战太行广大地区。1943年改属太行6分区。<br>该团第9连最初是1929年何长工等同志领导的红军第8军的一部分。1930年改编为红军第15军第3团第9连,1937年编为第129师第769团第7连,1944年10月调归第13团建制。该连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反敌1~4次“围剿”,1933年西征入川,1936年又在徐向前司令员的率领下,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夜袭阳明堡”、“响堂铺伏击战”等著名战斗及各个主要战役。<br><br>步兵第98团:<br>初期是1937年杨秀峯等同志领导的冀西游击队。1939年,编为第129师新11旅第31团。参加过“黑水河战斗”、“百团大战”、“蟠龙战斗”、“邢沙永战役”、“元获战役”等和多次反扫荡、反蚕食的激烈战斗。在各次反摩擦斗争中,协同友邻给伪河北民军、13支队、汉奸庞炳勋等部以严重打击。1943年改属太行1分区。<br><br>步兵第99团:<br>前身是1941年在河北磁县成立的冀豫抗日义勇军。在不断打击日伪的斗争中成长壮大,1945年扩大组成为太行5分区第5团。参加过“夜袭观台镇”、“林南战役”、“水安战役”、“彭城战斗”及各次反扫荡。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编为第6纵队第18旅第54团,后改为第12军第36师第108团。<br>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自1945年8月开始的。日寇投降后,一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趁机抢占胜利果实,我各部队在晋冀鲁豫区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参加了上党、邯郸作战,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br><br>8月下旬,我集中主力进军受降。第13团、第31团参加了对沁县以东段村之攻击,全歼拒降之日伪军3000余名。此时,蒋介石、阎锡山与日伪勾结,侵入以长治为中心的晋东南解放区,激起了我全体军民的愤怒。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坚决迎击犯敌,我发起了上党战役。<br><br>9月,两个团与友邻协同,连克襄垣、屯留,随即在磨盘瑙附近地域合围增援长治之敌,歼俘阎匪第23军5500余名。整个战役,两个团在大兵团作战中,发扬了勇猛顽强的作风,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共歼俘敌万余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br><br>上党战役刚结束,国民党集中了十四个军的兵力向我华北解放区进犯。敌新8军、30军、40军由郑州沿平汉线北进。<br><br>10月中旬,在纵队的领导下,本旅并指挥决9团参加了邯郸战役。初攻磁县马头镇、路庄之新8军。新8军起义后,转攻严上、鬼谷子,歼30军201团大部。在敌突围中,我由截击转入追击,全旅共俘敌5000余名,是部队由山地作战转为平原作战的首次胜利。<br><br>战后决9团调走,以太行7分区43团改为27团归入建制。<br><br>上党、邯郸战役打乱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计划,使全国人民、全体干战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阴谋有了清楚认识,增强了胜利信心,全面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上图:1945年11月22日中午,平汉战役结束后,在河北磁县,梁培基和张茂青、陈海晏、李明同志。(提供:梁培基) 从邯郸战役结束到敌人全面发动内战半年多的时间,旅率第25团、第27团在河南李封休整,以第26团于安阳、修武担任警戒。<br>在部队中不断进行了形势教育和军事练兵,使全体指战员明确了党的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革命警惕性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开展了拥政爱民工作和传统教育。<br>由于敌不断侵越挑衅,第26团协同友邻多次给侵犯之敌以沉重打击,保卫了豫北解放区。 1946年6月,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发动了全面内战。敌集中28个旅大举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我军坚决贯彻了毛主席制定的积极防御的方针--即以运动战为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按照党中央的战略计划和上级的战役部署,本旅参加了两次出击陇海线作战及豫北反攻作战。<br><br>为了策应中原和苏北战场我军作战,1946年7月上旬,本旅随纵队由李封出发,经20余天行军,参加了陇海綫汴徐段自卫反击战。<br>8月10日,因准备工作不足,旅主力初攻民权城未克,以一部攻占野鷄岗车站。尔后转攻后屯、黄老家,歼18l旅增援敌大部。<br>8月下旬,参加了定陶战役,本旅及指挥分区部队共5个团抗击敌约7个旅的进攻,有力的保障了友邻在大杨湖歼敌。后转至定陶地区参加追歼,本旅共毙俘敌2000余名。<br><br>10月上旬在钜野作战中,给敌所谓“五大主力之一”的整11师以重大打击:在曹家核首歼其一个加强连;协同友邻攻入张凤集;并在东西刘庙、李胡同阻击数日,使敌寸土未进。尔后,旅主力随纵队奔袭鄄城以南之119旅,本旅主动出击,协同友邻全歼该敌。<br><br>战后转移至濮阳以北进行休整,纵队在临黄集召开了党委扩大会,提出发扬我军传统战斗作风的号召,部队进行了具体贯彻,结合学习毛主席“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指示,总结三个月的作战经验,使全体指战员在战术思想上有着显著提高。<br><br>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我区对敌斗争逐渐转入主动。<br><br>在11月中旬的滑县战役中,我26团配合8旅以“猛虎掏心”之势攻克邵耳寨。<br><br>12月底,为了继续歼敌及配合华野鲁南作战,本旅在纵队率领下再次大踏步前进,挥师鲁西南,协同兄弟部队攻克钜野、城武,并于城武东北之王楼全歼敌暂编第4纵队部率一个团。 1947年2月初,为调动敌人,本旅协同7旅南克单县,进逼陇海路实施破击,中旬北移寿张待机。这段时期,部队先后在范县、寿张进行战备整训,系统的总结了“三合一”教育的经验,各部队均运用了这种群众性自我教育的方法。在这同时,开展了诉苦复仇运动和立功运动,全体干战杀敌复仇、求战立功的情绪极为高昂。<br>1947年3月,敌在我打击下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改取“重点进攻”战略。为配合山东、陕北战场我军作战,我野战军组织了豫北反攻。3月底,本旅随纵队向豫北进军,参加了汲县、汤阴外围攻坚战。在宜沟镇以南数次阻击增援敌第二快速纵队诸兵种的联合进攻,后协同7旅全歼该敌于淇县东北之大、小胡营;配合友邻攻占汤阴,继而进击安阳。由于形势变化,在扫清安阳外围后停止攻击,转至安阳以西进行战略进攻准备。<br> 上图:1947年5月6日攻克汤阴,次日9旅政治部保卫科全体战友在大光村驻地,左起,(站立)刘秀忠、梁培基,刘光军,(蹲坐)付玉秀、张茂青。(提供:梁培基、刘秀忠) <div>上图:攻克汤阴城后,1947年5月8日9旅部分同志在大光村。这是当时的9旅政委高治国同志保存的历史照片。(提供:高整军~云南大学教授,高治国之女)<br></div> 从5月下旬到6月下旬,部队根据未来战场情况组织了战备训练,广泛开展了立功运动,深入地进行了战略进攻的思想动员,并在根据地人民支援下完成了后勤物资准备。<div><br>在一年的战略防御中,全体指战员进一步领会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仅丰富各种条件下运动战的经验,在攻坚战的火力组织及协同动作上均有很大提高。同时在连续作战中,部队加强了炮兵、工兵等专业兵的建设,通过实战和随军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干部。由于政治工作发扬了高度的顽强性和灵活性,部队的战斗情绪始终旺盛。后勤工作也园满完成了长途运输和供应任务。一年中全旅共歼敌近两万名。</div><div><br>经过一年的防御作战,蒋军在全国各战场都遭到惨重的失败,一年内其正规军即被歼57个旅以上,蒋政府已处在全民包围中。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掌握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及时领导我军转入战略进攻。</div> <div>上图:1947年6月,9旅政委高治国同志与爱人黄琴竹同志在安阳西高平。(提供:高整军)<br></div>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iv>中旬,本旅在定陶以南参加了羊山作战,协同友邻歼守敌整编第66师第13旅、第185旅,及援敌199旅全部。本旅俘敌4000余名。</div><div>在整个战役的17天中,我三个团受到羊山守敌、金乡援敌前后夹击与敌机、敌炮的轰击。在连天阴雨季节,部队在水深及胸的堑壕中昼夜坚持战斗,受到极大锻炼。</div> 上图:1947年7月进入大别山第一个县城---固始县,9旅政治部全体同志合影。(提供:梁培基) 我野战军在鲁西南歼敌9个半旅以后,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向敌纵深大别山地区实施战略跃进。<br><br>8月上旬,旅随纵队由钜野附近出发,在敌前阻、后拖及敌机不断袭扰下,以坚强的毅力,通过了漫地泥沼、人烟稀少的黄泛区,连续渡过涡河、洪河、沙河、泉河,8月下旬由三河尖强渡淮河,摆脱与击退了敌之跟踪与侧击,胜利进到大别山。<br><br>9月初,连克固始、六安,保障了皖西新区的开辟工作。 上图:1947年9月12日,攻克安徽六安后9旅机关同志合影。(提供:高整军) 10月上旬,敌调集重兵进击大别山我军,本旅在霍山东北之张家店积极抓住战机,与兄弟部队协同歼敌整88师师部率第62旅全部,是我军在远离后方作战的条件下,取得的巨大胜利,鼓舞了全军和皖西群众的斗争热情。此后,即在六安附近继续备战,同时组织工作队参加土改,协建六安,霍山地方武装,27团于11月中旬调归皖西军区建制。<br><br>由于我军象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11月份以后,迫使蒋介石调集33个旅于大别山地区对我围攻。为了巩固扩大根据地,拖住敌人,本旅率两个团于麻城、英山、罗田、太湖附近积极活动,在宋埠、沙窝,李杜店、惊桥岭数次跳出敌人合围圈。 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中,部队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1948年1、2月份,一边战斗,一边初步进行了整党教育。由于积极贯彻了党的建设根据地的方针政策,在上级正确的指挥下,我军始终争取了主动,得到大别山群众的热情支援。同时,全体指战员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己动手打谷、缝衣,解决了物资供应不足的困难,使部队胜利完成了作战和工作任务。<br><br>1948年3月,为大量歼灭敌人和继续进行整党,本旅随纵队北返豫西叶县休整。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配合华野进行的开封、雎祀诸战役,部队三次进到西平附近,在平汉路两侧阻击北援之敌18军、85军,击退了在炮坦配合下优势敌人的进攻。<br><br>从1948年2月到1948年9月初,部队分三个阶段进行了整党和新式整军。检查了进军大别山以来部队在思想上、团结上和执行政策上的情况,大力开展了三大民主运动及军事练兵,使部队在政治思想上和战斗力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密切了上下级关系,加强了政策观念,为中原决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上图:1948年8月13日~9月8日,叶县整党和新式整军期间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6团营以上干部。<br>左起,<br>第一排:1、一营教导员李双林,2、团长尹书信,3,三营营长李来福,4、卫生队长冉瑞云(红军) 5、团副政委韩振国(红军),6、团政委侯礼堂(红军,又名杨礼堂),7、二营教导员秦令玉。<br>第二排:1、宣传股长张法生,2、副团长裴维增,3、三营营长张敬民。<br>第三排:1、团副政委陈永业(红军),2、三营教导员林玉景,3、民运股长郭满堂, 4、后勤处长刘致祥 5、团参谋长许定一 6、保卫股长粱培基,7、组织股长李广华。<br>第四排:1、一营营长罗明远(红军)。<br>(提供:李来福、梁培基。文字说明:李来福、梁培基、赵学彬) 1948年秋季,人民革命战争进入了决战阶段,本旅经郑州东进参加了伟大的淮海战役。<br><br>华野在徐州以东围歼黄伯韬兵团的同时,旅与兄弟部队协同首攻宿县,11月5日,以勇猛顽强的动作由西门突破敌坚固城防,全歼守敌25军148师及交警16总队等部,掐住了徐州集团的咽喉,本旅共俘敌3000余名,给部队以很大补充。<br><br>11月下旬,旅协同友邻经四天连续战斗将黄维兵团包围压缩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为中心的狭小地区。<br><br>12月3日,旅在杨大庄附近阵地上,在上级和友邻火力支援下,粉碎了由敌12兵团付司令胡琏亲自指挥的第11师等4个团的反突击。<br><br>随后,协同兄弟部队攻占敌坚固阵地中马围子。在敌最后突围时本旅又俘敌3000余名。<br><br>战斗中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政治工作:战场鼓动、立功运动、改造解放战士等各个方面均有全面提高。在中原广大人民支援下,部队一边战斗、一边健全了各级后勤组织,有计划的充分的满足了械弹物资供应,全体干战的情绪极为高涨。<br><br>整个战役部队完成任务比较顺利,共俘敌副师长以下6600余名。<br>在具有现代化战争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中,部队经历了最激烈的阵地战的全面锻炼,提高了各部队、各兵种协同动作的水平,对取得全国胜利和部队的壮大发展都有巨大意义。<br><br>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后,蒋军主力已基本上被歼,蒋政权面临总崩溃前夕。<br>1949年元旦,毛主席及时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为争取全国范围的胜利而奋斗。部队在安徽阜阳休整中组织了学习,并积极进行了大进军准备。 上图:1954年9月,作为志愿军首批公开回国的部队,33师的回国深受中外舆论关注。载着33师装甲坦克的的军列正在通过鸭绿江大桥,驶向祖国。(摄影并提供:胡明) 上图:与上面照片同为胡明拍摄,鸭绿江中国一侧桥头,载装33师装甲坦克的的军列正在通过鸭绿江大桥。(摄影并提供:胡明) 本文未完结,后面内容大体计划是:<div><br><div>第二部分~全军统一序列,9旅改番号为第33师,解放战争挥师南下浙赣綫,进军大西南,代表二野在重庆举行隆重入城式。</div><div><br></div><div>第三部分~全师赴华北、北京更换重装备,组建战车团即坦克团,入朝作战,归国调入济南军区,隶属陆军第26军。</div><div><br></div><div>第四部分~和平建设时期,驻防与教育训练。</div><div><br></div><div><b>我的其它文章敬请关注、指正!</b></div><div><br><a href="https://www.meipian.cn/2zcrxj7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那年刘平平20岁--回忆济南军区军马场的朋友</a></div></div><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s1q6au?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王沂力及主要作品介绍</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jllsro?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王沂力小说改编电视剧《青山遮不住》</a></div><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z6qtiyh?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怀念好友宋志丹</a></div><div><br></div><div>可惜最值得战友们一睹的去年纪念建军节那篇文章:《老部队老照片+第二炮兵诞生前的传说》现在看不到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