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负,笃定前行

我本善良

<p>教育是致远的事业,我们带着青春的梦和激情投奔其中,一路的捡拾与收获,都是智慧的修行。</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简介:</b></p><p> 李立均,雄安新区容城县城子小学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容城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容城县小学数学教学标兵,2018年10月成为一名“简约教学”学员。李立均,多年以来潜心研究数学教学,曾有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发表于各期刊杂志。《分数的基本性质》获国家级二等奖;《分数的初步认识》市级三等奖;《倍数的特征》及《数学广角——推理》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分获市级二等奖。</p> <p><b style="font-size: 20px;">抬头看路,明晰前行的方向</b></p> <p>  2005年,这之前,李立均老师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她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只是尽一个教师应尽的本职责任和义务,那就是要让孩子们能听懂她讲的课,弄明白要学会的内容。2005年的到来,改变了这静如止水日子,也许是凭借自己课堂上的讲课激情吧,因为那时毕竟还年轻,她被选中参加县级科学学科优质课教师的评选。一次又一次的备课,修改课件,讲课磨课,丝毫没有退却,就凭着自己的一股子冲劲和城子小学教师团体的智慧点播,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获得了一等奖。紧跟着,凭着比赛活动中积累的些许自信,在第二年,她又参加了县级数学学科的优质课教师评选,这次比赛中虽然也获得了优质课教师的荣誉称号,但名次并不靠前,仅仅是第五名。这让她意识到,在数学领域里,和其他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充电提升。在工作之余,她从网上搜索名师课例,看他们的课堂实录,看学校给老师们订阅的期刊杂志,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提出要求,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这时已经不止是为了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而已了,而是把层次提高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层面了,课堂教学中,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样不行,能不能更好,希望自己设计的课堂能够让自己心悦诚服!就这样,凭着学习积累所得,课堂实践尝试,她参加了县级数学学科教学标兵的评选,被评为数学学科教学标兵。之后,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录播了参加市级比赛的课堂实录等等均有可喜的收获。</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开阔视野,提升前行的高度</b></p> <p>  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犹如一夜春风瞬间吹遍雄安大地,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深入每位雄安教育人,李立均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聆听多位教育大咖的教育解读,由此,她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也更深了。</p><p> 2018年李立均老师加入徐长青工作室,成为徐长青工作室一员,多次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专家引领,使她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9年参加了徐长青工作室举办的“立教杯”全国简约教学优创课比赛活动,执教的四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获一等奖。另外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发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在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训工作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让课堂由肤浅走向深邃——基于深度学习下的数学本体知识的把握》在“2019年教育科研论文、录像课例、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活动中,经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立足数学素养,关注本体知识,设计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在“2019年教育科研论文、录像课例、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活动中,经专家评审荣获二等奖。</p><p><br></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依托团体,延伸前行的长度</b></p> <p>  李立均老师作为一名数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成员,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她认真做笔记,拍照,并把学习成果制作成课件。回到学校,她把自己的学习所得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其他老师,发挥自己的辐射带动作用 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教研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研组长,她积极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2016年12月25日论文《城子小学数学研讨活动记录》在《容城教研》第44期发表,2018年1月论文《城子小学、贾光小学联片教研活动记录》在《容城教研》第48期发表。带领教研组申请研究课题,其中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以获县级结题,县级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策略的研究》也在进行状态。同时,李立均老师深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道理,她不仅将自己培训所得与同事分享交流,而且遇到教育困惑也会主动请教其他教师,策略、灵感就是在一次次碰撞、探索中闪现生成的。</p> <p><b style="font-size: 20px;">精准定位,拓展前行厚度</b></p> <p>  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智慧的形成需要体验。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因为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智慧,学习其实就是智慧的修行。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个体验过程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前期源经验的调动还原,以及在现有问题下的经验的调整与重组,并随着问题的解决产生新的经验,这就是智慧的形成过程,这远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的多。李立均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她深挖教材,深思简行,遵循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都学不会的不讲。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期间撰写的论文《“体验活动”让孩子走“进”数学——“1亿有多大”》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p><p> 疫情期间,李立均老师根据网上授课内容节点,利用下午的主题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如:巧测土豆的体积、有洞的纸条小小房屋设计师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动手操作式体验活动,既巩固了知识,又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悟到数学思想,达到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学生非常乐于参与。</p><p><br></p> <p>  李立均老师说,教育是一个慢而长远的艺术,它有起点而没有终点,需要思考与坚持。她还说,教育的路上与孩子同行,与师者同悟,鲜花满目,暗香浮动,共成风景!唯有笃定前行,方可不负韶华!</p>

数学

教学

李立

教师

教研

教育

老师

学生

课堂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