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h1><b> 十一、文体篇</b></h1><p><br></p><h1><b> </b> 在那个文化禁锢,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兵团知青的业余生活主要是文体活动。闲暇时,文青们喜欢吹竹笛、拉二胡。那时小提琴、手风琴稍嫌昂贵,并不多见。</h1><h1> 各连、各团都组建文艺宣传队,不仅在自己部队内部演出还要参加调演、汇演,逢年过节也要到地方和驻军慰问演出。</h1><h1> 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师部从各团抽调文艺骨干,正式成立了“兰字九四零部队文艺宣传队”。</h1><h1> 文艺宣传队是特定历史时期内兴起的一种文艺组织形式,为政治宣传服务。但在当时,因为“精神饥渴”,连队能看一场师部宣传队的演出,无异于一次极其奢侈的“精神”大餐。</h1><div><br></div><p> </p> <div><br></div><h1> 体育也是枯燥的业余生活中的主要活动。那时兵团条件艰苦,资源贫乏,运动设施很少。休息日,喜欢运动的年轻人常常是在泥土地上玩球,常常玩得灰头土脸。也有用扁担和铁锨把做成双杠、单杠活动。<br> 各连队也组织篮、排、足球和乒乓球比赛,涌现出不少优秀运动员。后来在青海省运动会上,兵团运动员在许多运动项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青海兵团战友孙传胜曾代表兰州军区参加全军运动会夺得800米冠军,并打破全军运动会该项目记录。</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h1><b> 师部宣传队</b></h1><h1><br> 一九七零年,师部以二团、工程团宣传队为主,从各团选调充实,组建了“兰字九四零部队文艺宣传队”,编制列入师部直属连三排(文艺排),隶属师政治部。当年参加了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艺汇演,并在兰州、武威、西宁等地演出。<br> 一九七三年三月,师宣传队正式建制为连级单位。一九七五年,随兵团移交海西州改为格尔木农场总场宣传队。<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九八零年一月,格尔木农场总场宣传队撤销。</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h1><div><br></div> <h1></h1><h3> 1973年,师宣传队部分演员参加兰州军区建设兵团宣传队去兰州军区汇演《插秧舞》 </h3><div><br></div><div><br></div><h1> 1、《舞》(一)</h1><h1><br> 妙曼随歌舞,</h1><h1> 轻盈步管弦。<br> 风沙遮不住,</h1><h1> 少女自清妍。</h1><h1><br></h1> 歌舞《军垦战士胸有朝阳》 舞蹈《铁路修到格尔木》获1978年全省歌舞调演三等奖 <h3> 洗衣歌是兵团战友至今难以释怀的记忆,成为一种符号,已是耄耋老人的我们,听到她总能回到青春少年时代。</h3><div><br></div><div><br></div><h1> 2、《洗衣歌》</h1><h1><br> 几度洗衣歌,</h1><h1> 少年头已皤。<br> 关山千里外,</h1><h1> 旧曲老来多。<br></h1><div><br></div> 小歌剧《紫曲河畔》 舞蹈《纺线线》 女声小合唱 <h1> </h1><h1> </h1><div><br></div><h1> 3、《相声》</h1><h1><br> 捧逗相声巧,</h1><h1> 方言南北翻<br> 台前唇舌逗,</h1><h1> 台下笑声喧。</h1><div><br></div> 1973年师宣传队参加兰州军区兵团汇演到达黄羊镇合影 师部宣传队演出的小歌剧《迎女婿》在青海省获奖 师宣传队《江姐》剧照(上下图) 1975年冬,宣传队去省话剧团参加《万水千山》的演出,王金令饰演谢连长,化妆师精心造型一个多小时,他上台后只有一个字的台词“到”。 《万水千山》中的剧照(上下图) <div><br></div><h1> 4、《乐队》</h1><h1><br> 笙弦管鼓鸣,</h1><h1> 一曲动边城。<br> 大漠垦荒客,</h1><h1> 喜闻塞上声。</h1><div><br></div> 师宣传队乐队排练 师宣传队在采石场、水电站建设工地演出后,在昆仑山合影 <h1> 5、《下连队》</h1><h1><br> 宣传队到连,</h1><h1> 奔走互相传。<br> 下午停工看,</h1><h1> 浑如过大年。</h1><div><br></div> 师部宣传队到389部队慰问演出 师宣传队在马海演出 演出归来 卜庆庄指导师宣传队新学员练功 师宣传队乐队合影 1977年宣传队在青岛歌舞团学习时合影 <h3> 格尔木农场总场宣传队撤销后,部分队员转到格尔木市职工业余文工团。图为文工团合影。</h3><b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b><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 各团宣传队</b></span><br></div> 一团文艺宣传队表演翻身农奴把歌唱 一团宣传队 一团宣传队表演《炊事班喜看样板戏》剧照 一团文艺宣传队表演高原汽车兵 一团宣传队在排练 一团文艺宣传队经常去草原为牧民巡回演出。驼背上是铺盖、炊具等。 二团宣传队在冷湖石油局演出《愚公移山》 二团宣传队在冷湖石油局演出留念 二团宣传队在马海鱼卡石棉矿慰问演出 <p class="ql-block"> 工程团三连宣传队西宁知青沈生荣、王玉珠夫妇参加团文艺汇演表演舞蹈《花儿与少年》。</p> 马海西宁连队演出队(上下图) 工程团宣传队下连队 参加工程团汇演后合影<div><br></div><div><br></div><h1> <b>连队文艺</b></h1> <div><br></div><h1> 6、《高原红》</h1><h1><br> 高原风肆虐,</h1><h1> 少女有红腮。<br> 初到柴达木,</h1><h1> 时时照镜台。</h1><div><br></div> 二团一连宣传队 一团六连战士在王世新烈士墓前演出慰籍烈士英魂 三团三连宣传队 <div><br></div><h1> 7、《连队文艺》</h1><h1><br> 塞上清商少,</h1><h1> 业余琴手多。<br> 收工梳洗罢,</h1><h1> 弦动几声歌。</h1><div><br></div> 工一连在老炸药场演出 工程团二连宣传队在连队演出 <div><br></div><h1> 8、《舞》(二)</h1><h1><br> 歌如荷出水,</h1><h1> 舞似百花旋。<br> 少女能歌舞,</h1><h1> 稚容着意怜。</h1><div><br></div> 马海二团四站十四连 <div><br></div><div><br></div><h1><b> 体育活动</b></h1> <div> 1973年王钧代表兰州军区兵团在比赛中上篮得分瞬间。王钧后来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br></div><div><br></div><div><br></div><h1> 9、《篮球》<br><br></h1><h1> 高原氧气疏,</h1><h1> 奔跑喘嘘嘘。<br> 三步投篮后,</h1><h1> 回防步履徐。</h1><div><br></div> 师部足球队训练 连队排球赛 <div> 1976年,工一连赵庭与张国柱对弈。两人回青岛以后,终身从事围棋教学,培养出许多优秀棋手,其中就有国手谢赫。赵庭曾荣获青海省冠军,十次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围棋比赛。回城后又荣获山东省围棋冠军。<br></div><div><br></div><div><br></div><h1> 10、《围棋》</h1><h1><br> 马厩空间小,</h1><h1> 棋盘天地宽。<br> 晚成为大器,</h1><h1> 敲子震棋坛。</h1><div><br></div> 兰州军区兵团排球队 一团女篮获总场篮球赛亚军及风格奖。 马海一营篮球队 一团二连男子篮球队合影 老一团十三连(后来是三团八连)篮球队 一团十连市北排篮球队 <h1> </h1><div><br></div><h1> 本篇配曲《雪山之水》由兵团战友王沛东作词,王金令作曲,由兵团战友合唱团演唱。<br><br> (未完待续)</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