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记小池镇一小抗洪突击队

骆传光

<p>  根据小池教育党委、镇中心学校安排,7月27日至7月31日,小池镇一小组建了一支由12名年富力强的领导和老师组成的抗洪突击队,奔赴长江干堤临港总支防守地段,与相关社区和村委会一起开展了为期5天的防汛突击增援工作。防汛中大家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十六字方针,大力弘扬98抗洪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p> <p>  张家飞校长自防汛以来,一直靠前指挥,很少休息,无论是在滨江圩,小池外排泵站,还是在长江干堤,他总是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奋战在大堤,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大家,打造了一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防汛团队,为教育赢得了荣光。</p> <p>  叶亚林老师快60岁了,马上就要退休,因为学校男教师少,他主动要求参加防汛,从滨江圩到长江干堤,领导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没有一句怨言。</p> <p>  李记芳老师女儿今年高考,张家飞校长说:“现在正是你女儿填志愿的关键时刻,要不防汛就算了,换别人去。”李记芳老师说:“我是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p> <p>  黄学林副校长分管后勤工作,负责学校食堂工程项目建设,忙完防汛,又忙工程督导,这个暑期他人不在大堤,就在工地,主动加班加点,放弃休息。</p> <p>  7月29日,这是防汛突击增援的第三天。早上7点,镇一小抗洪突击队员在17号哨棚换班,开启了24小时值班巡堤模式。</p> <p>  帐篷,是我们抗洪队员临时的家,衣架上的帽子,地上的胶鞋,套靴都是巡堤必不可少的装备。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帐篷里早晚还比较凉爽,白天却似火炉。学校及时为16、17、18号哨棚送来慰问品和防暑物资,老师们的鼓励给了抗洪队员无穷的力量!</p> <p>  拿着长竹竿,戴上防汛巡查袖章,每到整点,大家就开始巡堤。</p> <p>  大家排成“一”字型,沿着背水坡巡查,在巡堤过程中严格落实“六查”、“六时”、“五到”、“三清”、“三快”等要求,做到不打折扣,不走样,不放过一个疑点,不漏掉一处隐患。临近中午,热浪滚滚,没有风,蝉声也歇了,一次巡堤需35-40分钟,走一趟个个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是大家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p> <p>  饭不养人水养人,巡堤一趟下来,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巡堤结束,回到营地休整。中午吃的是盒饭,还有绿豆汤。凉凉的绿豆汤,喝一口,既解渴,又解乏,大家对村委会领导在生活上如此细致入微的安排,表示万分感谢!</p> <p>  程宝宏、廖劲松、王传亮、朱凌云等社区,村委会领导对一小抗洪队员不畏酷暑,坚守岗位,积极防汛,无私奉献,表示感谢,程书记面对镜头,他高举大拇指说:“我要为一小勇士们点赞。”</p> <p>  虽然我们不是军人,但是我们牢记军令如山,不管在哪个哨棚,我们严格做到,听从指挥,规范值守,不怕吃苦,干在当先。五天来,我们守在大堤,吃在大堤,住在大堤,为守护大堤,保护百姓安危,助力小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了我们最大的力量,树立了教育良好形象!</p> <p>  撰文:骆传光</p><p> 图片:部分图片由领导,抗洪突击队员提供,在此表示感谢。</p><p> 审核:张家飞</p>

防汛

抗洪

巡堤

小池

大堤

一小

干堤

老师

领导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