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边屯垦 大漠军魂

王莹14484857

<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看过太多回忆兵团的文章和作品,却很少有人提及当年兵团里的那些带兵的人,也许因为我也是军人的缘故,总想写一写他们,兵团里的现役军人,那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祖国安宁不辱使命,带领着成千上万知识青年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中国军人们!</b></p> <p><br></p><p><b>夜不能寐,半睡半醒,朦胧之中忽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它像留声机一样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猛然醒来,赶紧起身去查,原来是1935年11月6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之时,毛主席站在雪地里,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发表的慷慨激昂的讲话。</b></p> <p><br></p><p><b>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之初,一大批意志坚定的中国军人,像当年的红军一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从各大集团军出发,开进了莽莽草原、浩瀚沙漠,他们是新时期长征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他们“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带领着大批的青年学生,共同完成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光荣任务!</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毛主席批准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b></p> <p><br></p><p><b>这些在部队里带兵打仗的人,在兵团成了学生头儿,他们和年轻的兵团战士一起,向荒山野岭进军、向大漠碱滩要粮,开疆拓土、艰苦创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建成了180电厂、化肥厂、化纤厂、玻璃厂、糖厂、制药厂、造纸厂、印刷厂、被服厂等,创造了屯垦戍边和西部大开发的奇迹,为保卫祖国安宁、繁荣地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兵团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六个师当中一、二、三师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四、五、六师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后来四师从锡林浩特迁址海勃湾,六个师形成了西四东二的态势。兵团总部和各师师部的人员均为现役军人,下属各团级单位的人员以现役干部为主,后调入部分地方农场干部。</b></p> <p><br></p><p><b>三师24团由27军负责组建,23团由38军负责组建,由于24团组建的晚,兵源未到,23团成建制地调过来两个连队帮助24团打底子,27军和38军,两个战争年代的英雄部队,又开始了在兵团里的协同作战。24团在海勃湾,原属三师,四师迁址后,兵团调整地域归属,24团便被纳入四师序列。</b></p> <p><br></p><p><b>我在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b></p> <p><br></p><p><b>我1965年8月考入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在校期间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总参谋部有要求,这期间的军事院校的毕业生离校前一律要到野战部队去接受锻炼,就这样,我们这批人在38军113师339团的农场种了一年多的水稻。</b></p><p><br></p><p><b>接到去兵团的命令是在38军锻炼结束的时候,学校来人,提干的命令和调令是同时宣布的。那时正值北京军区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我们几个女生是顶着38军的名额去的,算是38军的人,据说当时兵团急需女干部,那是1970年的5月。</b></p> <p><br></p><p><b>没有回学校,打了背包,直接上火车。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从保定出发(38军军部所在地),直奔内蒙古临河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师部所在地),从此开始了我五年的兵团生涯。</b></p> <p><br></p><p><b>在三师干部处报到后,我被分到24团,三师的几个团中属24团离师部最远,一起来的同学当天就走了,我一个人在师部招待所里等了两天,见到来接我的黄干事,真好像见到亲人一样。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兵团的那些战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黄干事,就像部队征兵时,那个把你带回部队的人,你肯定一辈子都不会忘记!</b></p> <p><br></p><p><b>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因为黄河青睐,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铁路两旁虽然也多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但还不觉得太荒凉。火车过了巴彦高勒三圣宫黄河大铁桥,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长满了骆驼刺的沙包一个连着一个,一眼望不到边,没有树木,荒无人烟,沙包之间或隐或现的车辙,就是汽车走的路了。离开兵团十年以后,陪同部队首长下部队视察走的就是这条路,吉普车上下颠簸,像波浪中的小船。</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就是沿途的地形地貌</b></p> <p><br></p><p><b>车厢里人很少,我和黄干事面对面的坐着,谁都不说话,车厢里静悄悄的,只有“咣当咣当”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看着车窗外的满目荒凉,不知道前面还会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眼泪竟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怕被黄干事看到,我使劲儿地忍着,扭过身去把脸冲向窗外,黄干事不看我,安静地把目光转向别处。</b></p> <p><br></p><p><b>黄干事是27军干部,一直在政治处干部股当干事。干部股管着全团干部的考核、提拔和使用,以及后来兵团战士提干和入学等。干部股是不能随便推门就进的,在部队待过的人都懂这个规矩,做干部工作的人也都是自带威严,黄干事好像天生就是做干部工作的,他党性原则强、谨言慎行,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也真诚热情,不过我对他一直是敬而远之,在我心里他们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b></p> <p><br></p><p><b>团政治处干部股干事黄尚超</b></p> <p><br></p><p><b>军队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我初中毕业那年考取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这是学院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个初中毕业生的教学试验班,当时为保密,还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无线电中级班的名义招生的。在那一年北京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考生当中,我们是900多:1被选拔出来的,是佼佼者也是幸运儿。</b></p><p><br></p><p><b>15岁参军上大学,这曾经是一段可以拿出来炫耀的经历,如果不是到兵团,我的人生也许会截然不同。很多年以后有人问我,到兵团后不后悔,我也是一笑而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想当年兵团里的那些现役军人也都和我一样,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别无选择。</b></p> <p><br></p><p><b>我1965年初中毕业,同年8月入伍</b></p> <p><br></p><p><b>27军和38军,这是北京军区的两支王牌部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27军235团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38军在抗美援朝的松骨岭战役中,被彭老总誉为“万岁军”。每一个从英雄部队走出来的人都自带光环,那种崇高的荣誉感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都与众不同。</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兵团,光环被撤去,不管你原来是哪个部队的,在这里都一样,从手握钢枪的正规军到肩扛锄把的土八路,形式上的落差和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是每个兵团里的现役军人都曾有过的。在知识青年的眼中,他们令人羡慕,但在正规军的眼中,他们是没有番号的杂牌军,有时看到军分区的小战士都会自叹不如!</b></p> <p><br></p><p><b>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每一个部队都有自己的番号和代号,番号仅限在内部使用,代号是公开的可以对外,那时候通信地址都不允许写番号,一律要写代号。比如我们学院的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793部队;在内蒙古军区时,番号是内蒙古军区通信总站,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1161部队。兵团只是半军事化管理,并不在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之内,没有番号,也没有代号。</b></p> <p><br></p><p><b>我父母1960年从北京调新疆南疆地区工作,我提干后的第一次探亲假是在1971年的秋天,先从海勃湾坐火车到兰州,再换乘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火车,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我在上铺躺了两天两夜。那时南疆没有铁路,我从乌鲁木齐要坐六天的汽车,每天早上顶着星星月亮出发,晚上在兵站里住宿。</b></p><p><br></p><p><b>住宿登记时,小战士问:“哪个单位的”?我没敢说是兵团的怕人家不接待,“北京军区”,我含糊着答道。“哪个部队的”?知道他问的是部队代号,我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便脱口而出:“7083”!7一0一8一3,小战士一字一顿地边说边写着,我的心“砰砰”的一阵乱跳,差点儿从嗓子眼里蹦出来。</b></p><p><br></p><p><b>兵团哪里有什么代号,7083,谐音七零八散,团里的现役军人们没事儿的时候自己调侃出来的,我居然在这里给用上了!后来几天的住宿登记,不用人问我索性自报家门,7083!我在心里已经认定它了,从此便也坦然了许多!</b></p> <p><br></p><p><b>24团现役干部名单</b></p> <p><br></p><p><b>24团是农业团,连队驻地分散,各连距团部也很远,那时候交通不便,也没有通讯联络,大家彼此很少见面,我来兵团后留在机关,除了偶尔下部队时和连队干部有过短暂的接触,认识更多的是纸上的这些名字。</b></p><p><br></p><p><b>看着眼前这100多人的名单,回忆着当年他们每一个人的样子,就感觉他们一个个的都从纸上站起来了一样,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不断地在眼前闪动着。这是100多号人啊,站在一起就是整整的一个连,这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是军官、是一帮带兵的人,放在战场上绝对是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守得住、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特别敢死队!</b></p><p><b></b></p> <p><br></p><p><b>兵团的现役军人中最不容易的还是那些连队干部。在部队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身体和年龄的原因已经准备转业了,到了兵团他们重新披挂上阵,除了自己要适应兵团的艰苦环境,还要整天面对那些刚刚迈出校门离开父母的十几、二十岁的学生们,连队二三百号人,他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b></p> <p><br></p><p><b>脱土坯、盖房子、烧石灰、起羊圈、挖大渠、种水稻、烧砖、采矿……,在这样的劳动场面中,随处都能看到连队现役军人的身影,他们不仅要想在前面,说在前面,更得干在前面,给战士们做表率。干部冲在前面,部队才能有战斗力!</b></p> <p><br></p><p><b>我们一起来兵团的同学有一个被分到26团,在连队当排长,她身体单薄,一阵大风就能吹跑似的,在学校时遇到有体力劳动,同学们也都会帮助她。这回让她自己带一个排,大家都替她捏着一把汗,结果还真是闹出了笑话,连队割麦子时她情绪很高,挥着胳膊鼓动大家:同志们,冲啊!结果一回头,后面只剩下自己了。当时听了就是觉得好笑,现在想起来不知怎么倒是有些不忍了,那时候的我们也刚刚二十岁啊!</b></p> <p><br></p><p><b>24团刚组建时,每个农业连队有五个现役干部编制: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和军医,后来团里又成建制的增加了几个连队,现役干部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连队班子里陆续补充进了一些地方干部和从战士中提拔起来的知识青年干部。</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面是现役干部先后在连队的任职情况</b></p><p><br></p><p><b>一连</b></p><p><b>连 长:戴明德、左廷禄</b></p><p><b>指导员:王宗懋、胡玉琪</b></p><p><b>副连长:任有信、黄恒娟</b></p><p><b>副指导员:庄贤仁、王 莹</b></p><p><b>军 医:杨振清</b></p><p><br></p><p><b>二连</b></p><p><b>连 长:刘化成、李志明</b></p><p><b>指导员:崔 芳、王平荣、王立华</b></p><p><b>副连长:战吉堂、李明清、李洪福、王海</b></p><p><b>副指导员:周怀涛、吴永年</b></p><p><b>军 医:曹传远、吴先平</b></p><p><br></p><p><b>三连</b></p><p><b>连 长:张兴玉</b></p><p><b>指导员:黄正银</b></p><p><b>副连长:陈金岐、赵树申、任殿和、张维才</b></p><p><b>军 医:林志友、纪新福、王静滨、吴先平</b></p><p><br></p><p><b>四连</b></p><p><b>连 长:任有信</b></p><p><b>指导员:陶洪仁、杨德成</b></p><p><b>副连长:赵海忠、宋安辉</b></p><p><b>军 医:李庆寿、李书宏</b></p><p><br></p><p><b>五连</b></p><p><b>连 长:邹洪章、冯长高</b></p><p><b>指导员:刘 飞</b></p><p><b>副连长:李振民</b></p><p><b>副指导员:吴永年</b></p><p><b>军 医:陈 祥</b></p> <p><br></p><p><b>六连</b></p><p><b>连 长:马彦春、李洪福</b></p><p><b>指导员:胡锦楼</b></p><p><b>副连长:郭本胜</b></p><p><b>军 医:高振业</b></p><p><br></p><p><b>七连</b></p><p><b>连 长:冷兆功</b></p><p><b>指导员:郭耀德</b></p><p><b>军 医:纪新福</b></p><p><b>(注:1971年七连的建制撤销,大部分人员调往乌拉山化肥厂,只留下一个木工排,划归司令部基建股管理。)</b></p><p><br></p><p><b>八连</b></p><p><b>连 长:姜洪本、冷兆功</b></p><p><b>指导员:徐振声、杨德成</b></p><p><b>军 医:丛培仁</b></p><p><br></p><p><b>种子连</b></p><p><b>连 长:陈群星、李振民、蒋万新</b></p><p><b>指导员:王立华、王平荣</b></p><p><b>军 医:封汝华</b></p><p><br></p><p><b>砖瓦连</b></p><p><b>连 长:姜立荣、李明清</b></p><p><b>指导员:王国山、徐振声、王立华</b></p><p><br></p><p><b>采矿连</b></p><p><b>连 长:刘化成、陈群星</b></p><p><b>指导员:杨明礼</b></p><p><b>副连长:陈金岐</b></p><p><b>军 医:施金法</b></p><p><br></p><p><b>机务连</b></p><p><b>连 长:蒋万新、艾长会、侯胜天</b></p><p><b>指导员:杨德成、李广州</b></p><p><b>副连长:侯胜天</b></p><p><b>副指导员:李有志</b></p><p><br></p> <p><br></p><p><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里的“三军”,毛主席泛指的是整个红军队伍。我们兵团人也把自己谐称为三军,所谓三军指的是兵团里的三种兵:戴着领章帽徽的现役军人、穿军装不佩戴领章帽徽的兵团战士和刚刚摘掉领章帽徽退出现役的退伍老兵。在北线战备吃紧的那个年代,也正是这个“三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戌边卫国的北疆长城。</b></p><p><br></p><p><b>兵团里的退伍兵们在部队里个个都是好兵,他们服兵役三年,退伍时也不过刚二十出头,但在兵团战士的眼中,他们都已经是很有经验的老兵了。他们是兵团最基层的带兵的人,在连队他们当排长、当班长、当排头兵,把部队好的作风带到兵团。兵团组建初期,退伍老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军装上虽然没有了“三点红”,但他们依然是我们亲密的战友和兄弟!</b></p> <p><br></p><p><b>24团退伍老兵名单</b></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24团的现役军人当中我年龄最小,在我的眼里,团长和政委,他们都是我的长辈,是我敬重的人。还有政治处的那些现役军人们,他们的年龄比我大、到兵团比我早,待我就像兄长一样,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家一样的感觉,也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的人生在这里起步!</b></p><p><br></p><p><b>五十年了,每每想起他们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不知他们是否健在?安好?我把记忆中的他们写在这里,在我的心里,他们永远都是当年的模样!</b></p> <p><br></p><p><b>团长邹积昇</b></p> <p><br></p><p><b>邹团长,27军干部,抗战时期的老兵,他相貌堂堂,一个顶天立地的山东大汉,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多年来乡音不改。在现役军人眼中,团长是把他们带到兵团来的人,是要带着他们扑下身子在兵团里大干一场的人,在兵团战士眼中,团长犹如严父一般,话没出口自带三分威严,战士们敬畏他,又想凑近他。</b></p><p><br></p><p><b>团部的家属房盖好之后,团长举家搬到海勃湾,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团长的大女儿也是军人,如果我不到兵团,我俩是同行,在总参三部搞话报监听,搞这个工作是很艰苦的,长年蹲守在山沟沟里,我和她聊过。</b></p><p><br></p><p><b>她随了父母的基因,个子高高的,身着军装,一脸英气,聊到探家我俩有共同话题,她探家回海勃湾,我探家要去新疆,不管天南地北、天涯海角,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b></p><p><br></p><p><b>团部家属宿舍离团部很近,中间就隔着一条沟,那时首长家里没有电话,有什么事情会到家里去找,和首长的家属都很熟,敬佩那些随军的家属们,她们大城市能住,小山沟里也能待,拉家带口的跟着走南闯北,毫无怨言。</b></p> <p><br></p><p><b>政委戴荣照</b></p> <p><br></p><p><b>戴政委,38军干部,兵团组建时他在23团当副政委,成立24团,他带领着23团的五连和七连来到海勃湾,随后被任命为24团团政委。</b></p><p><br></p><p><b>那时27军的现役干部还没有到位,戴政委是负责24团组建的总指挥,23团五连放在老石旦的黄河畔,做为24团的二连,23团的七连在下海勃湾王元地一带,做为24团的一连,两个连队顺着黄河走向一南一北,撑起了全团的架子。</b></p><p><br></p><p><b>一连和二连的保定知青比较多,不少是高中生,文化程度比较高,是组建24团的骨干力量。后来天津、青岛和上海等地的兵源陆续到达,一连二连的不少人被派到各连带新兵,成为各个新建连队的班排长骨干。</b></p><p><br></p><p><b>戴政委和蔼可亲,在兵团战士的眼中就像是慈祥的老妈妈,尤其是他从23团带来的那两个连,战士们把他当成亲人一样,无话不说,他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战士们心目中最爱戴的人。</b></p><p><br></p><p><b>24团的团长和政委,一个是严父,一个像慈母,两个人性格迥异,却相得益彰,在兵团里也称得上是理想的团一级领导班子。</b></p><p><br></p> <p><b>二连连长刘化成</b></p> <p><br></p><p><b>刘化成,38军干部。浓眉大眼、络腮胡子、身材魁梧、大嗓门,典型的东北汉子,如果穿上部队那种老式的羊皮军大衣,活脱脱一个林海雪原里打虎上山的杨子荣。</b></p><p><br></p><p><b>刘化成原来是23团五连连长,组建24团时,他带着全连从杭锦后旗的巴拉亥来到海勃湾,刚刚在老石旦的黄河边上站住脚,又被调去组建采矿连,这个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还是38军攻坚克难的老作风,迎难而上,从没有二话。</b></p><p><br></p><p><b>“待人忠厚、刚直不阿、爱兵如子、平易近人”,连队的战士都这样评价他。刘化成带兵近于严苛,生活上却像父亲一样关心着每一个战士。他回保定探亲时,走访了很多战士的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b></p><p><br></p><p><b>38军在保定驻防,组建23团时,跟来了很多保定籍知青,不少都是有亲属关系的,他们被分到23团不同的连队。23团五连到海勃湾后,刘化成体恤这些战士,请团里出面协调,把这些有亲属关系的战士从23团调过来,让他们在一起能有个照应,也少了相互间的牵挂。</b></p><p><br></p><p><b>在他待过的连队里,战士都喊他老连长,他被调到团司令部生产股当股长后,战士们见到他不改称呼,还是亲切的喊他“老连长”。</b></p><p><b></b></p> <p><br></p><p><b>三连连长张兴玉</b></p> <p><br></p><p><b>张兴玉,27军干部,1955年参军,山东莒南人,到24团后一直在三连当连长。</b></p><p><br></p><p><b>24团成立的晚,1970年全团的主要任务是搞基建,每个连队都在盖房子,必须赶在入冬前部队能住的进去,入冬后各连又开始挖大渠搞水利,引黄河水灌溉,为第二年开春做准备。时间紧任务重,那一年的连队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分秒必争不敢有半点儿松懈,那时连队里最辛苦的是连长,担子最重的也是连长。</b></p><p><br></p><p><b>水利大会战在即连队休整,有人看到连长一大早就扛着铁锹镐头出去了,傍晚的时候才回来,一身的泥土,原来连长自己挖渠去了,他这一天挖了10米,第二天在队前布置任务,男战士一天8米,全连8米一段的往下排,大家任务明确不等不靠,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保证了工程进度,这样的指挥让人不得不佩服。</b></p><p><br></p><p><b>三连组建时,连长是张兴玉,指导员是黄正银,他们都是27军的干部,后来黄正银调到团政治处,接替指导员位置的是从战士中提拔起来的女知青陈泽辉,连长身上的责任自然会更重一些。在三连当连长的几年当中,张兴玉和两任指导员搭班子,都配合的很好,连队工作有条不紊,很少出问题,是让团领导放心的一个连队。</b></p> <p><br></p><p><b>一连指导员胡玉琪</b></p> <p><br></p><p><b>一连政治指导员胡玉琪,27军现役干部,关心体贴战士、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是一连党支部班子的主心骨和带头人。</b></p><p><br></p><p><b>胡指导员在部队施工中就患上矽肺病,原本是被批准转业的,接到去兵团的命令,二话没说打上背包就来了。内蒙的干燥和风沙对他的身体影响很大,但他仍能以炽烈的革命热情对待生活,并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影响和激励着连队的战士们,给年轻的战士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b></p> <p><br></p><p><b>一连流传着胡指导员写的一首诗,是用钢笔写在军帽的里衬上的,被人发现后便流传开来,大家称它为藏“头”诗,诗中写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沙滚滚丘连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年荒原人少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毛之地庄稼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旗高照后人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不知是哪个战士还在诗下面加了一个落款:后人之秀胡玉琪。</b></p> <p><br></p><p><b>胡指导员看上去人挺粗,同来的27军战友都喊他"老胡"、"胡司令",其实他很细,在部队就是文书出身,不仅出口成章,还写得一手好字,战士们都喜欢他,什么话都愿意和他说,很多战士离开连队以后,还和指导员保持着通信联系。</b></p> <p><br></p><p><b>六连连长李洪福</b></p> <p><br></p><p><b>李洪福,江苏常州人,1964年就读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日语专业,1968年12月毕业,在北京军区工程兵部队锻炼一年半的时间,1970年7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分配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4团。</b></p><p><br></p><p><b>和李洪福一起来的有四个人,他们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同一届毕业生,李洪福被分到二连任副连长、李振民被分到五连任副连长、黄恒娟被分到一连任副连长、宋安辉被分到四连任副连长。</b></p><p><br></p><p><b>他们有知识、有境界,有理想、有抱负,是一股注入兵团现役军人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他们和战士们的年龄相仿,在共同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们在教育和被教育的角色中相互转换着,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不断地升华。</b></p><p><br></p><p><b>李洪福在二连当副连长,被战士们称作拼命三郎,他干起活来不要命,修水利挖大渠时战士们两个人抬一个筐,他一个人挑两个筐,边干边喊口号给大家鼓劲儿,战士们都喜欢这个大学生副连长。到六连当连长后,他得了肝炎,但依然坚持在连队第一线,是全团干部战士学习的榜样。</b></p> <p><br></p><p><b>他们是国家培养了几年的外语人才,很多人为他们惋惜,他们把兵团看作是对自己的又一次历练,在兵团的几年中他们也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转业地方以后,李洪福一直在外贸部门工作直至退休,他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都派上了用场。</b></p> <p><br></p><p><b>四连副连长宋安辉</b></p> <p><br></p><p><b>宋安辉,湖北省枣阳市人,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她和李洪福是同一届校友,李洪福学日语,她学西班牙语,他们学校一起来的四个同学被分到四个连队,她在新地四连当副连长。</b></p><p><br></p><p><b>宋安辉,怎么看怎么像红军长征队伍中的红小鬼,她虽然长我几岁,但我一直叫她小宋。1971年我们一起在上海接兵,接兵组要求统一行动,一队人无论走到哪儿都很显眼,尤其是宋安辉,她个子小像个小兵,常有人停下脚步指指点点。那时候的军装都比较宽松,宋安辉领最小号的都有点显大。她为人朴实,穿着也朴素,在上海接兵还穿着打补丁的军装,我们走在繁华的上海外滩,那感觉,好像自己就是当年南京路上的好八连。</b></p> <p><br></p><p><b>宋安辉是女现役军人,还是大学生,但在连队里从来不搞特殊化,一身洗的发白的旧军装,黝黑的脸庞,头发全都塞在军帽里,和连队的战士没有两样。连队种水稻她是一把好手,育秧、插秧、挠秧全都在行;在扬水站工地,红砖卡子一提4块,她一手一提,100斤一袋的水泥也是扛起来就走,搬石头拉沙子样样都不在话下。</b></p> <p><br></p><p><b>宋安辉生活态度积极,兴趣爱好广泛,闲暇的时候她会找战士们下围棋,那时连队会下围棋的人不多,下棋时她全神贯注,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金角银边草包肚子”,一副不服输的样子。连队的生活再苦再累,她都没有荒废自己的专业,她是学西班牙语的,每天睡觉前总是跟着半导体收音机坚持口语练习。兵团撤销后,她转业到北京地图出版社,我想她一定用上了她的专业。</b></p><p><br></p> <p><b>砖瓦连指导员王国山</b></p> <p><br></p><p><b>王国山,1960年7月入伍,63军现役干部,河北保定人。1971年4月,王国山在团部木工排任指导员,同年7月调砖瓦连任指导员。</b></p><p><br></p><p><b>砖瓦连在团里是个不小的连队,多时有近200人。连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连干部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他们不仅自己动手建起了厂房、砖窑、大烟囱,还自装了制砖机。出坯、切坯、晾坯,装窑、烧窑、出窑,出砖、推砖、抹垛,在这些劳动中处处都能看到连队干部的身影。指导员是连队的带头人,刮风下雨他第一个冲出去冒雨苫坯,自己被雨水湿透了也全然不顾。对砖瓦连而言雨情就是命令,遇到阴天下雨,别的人都是往屋子里跑,砖瓦连的人却是往外跑,他们心里装着的是坯场上那些还没有晾干的坯!</b></p><p><br></p><p><b>砖瓦连生产的红砖解决了连队盖房子的大问题,从最初要在下海勃湾砖瓦厂买砖,到后来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支援了海勃湾的城市建设。1973年10月,王国山调到团部机关工作,在后勤处供应股任助理员,1975年6月转业到石家庄工作。</b></p><p><br></p><p><b>在兵团期间,他和连队的战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联系。他性格开朗、积极乐观,是个热爱生活的人。</b></p><p><br></p> <p><b>卫生队队长林志友</b></p> <p><br></p><p><b>林志友,27军干部,原24团三连军医,后调团卫生队,是卫生队第二任队长,我到卫生队当指导员时和他搭班子。</b></p><p><br></p><p><b>兵团里的军医们是很令人敬重的,他们是医生、更是军人,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毅然放弃转业地方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临危受命。他们精湛医术、立足本职,在为兵团广大指战员服务的同时,还为兵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人员。</b></p> <p><br></p><p><b>我那时年轻,没有工作经验,从林队长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受用至今。林队长的工作方法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不说教、很少训人,也从不树立自己的个人威信,但卫生队里他却威望最高、最能服人,在卫生队战士们的眼里,他就像和蔼可亲的长辈一样。</b></p><p><br></p><p><b>林队长爱讲故事是出了名的,而且都是些老故事,像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啊,还有那些成语典故什么的。他讲故事有一个特点,挨个屋的讲,你只要随便走走,一个故事就能听上好几遍,有时听的人都借故跑了,他仍然兴致不减,一个听众也往下继续,还有声有色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为,他的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在他的故事里。</b></p><p><br></p><p><b>在卫生队里,林队长主要抓业务和日常的行政管理,我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在做人的工作上,林队长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卫生队工作期间,我没遇到过什么的难题,也没感到有什么压力,是林队长一直在帮衬着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满怀感激!</b></p> <p><br></p><p><b>卫生队副队长杨振清</b></p> <p><br></p><p><b>杨振清,原一连军医,后任团卫生队副队长。印象中的他:人很瘦,架着一副近视镜,镜片很厚,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38军的干部。</b></p><p><br></p><p><b>我到一连当副指导员时,他在一连当军医,我调到团卫生队当指导员时,他调到团卫生队当副队长,想起来也是挺有缘份的,再加上又都是从38军过来的,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感情上自然又深了一层。</b></p><p><br></p><p><b>杨军医是个事业心强的人,也是一个爱琢磨事儿的人,他在一连当军医时,听说连队附近有一个叫麻黄沟的地方,就赶紧跑去看,果然沟里长满了麻黄,他如获至宝,紧接着又发现山里边大量的野生药材,凭着医生的职业敏感,他建议连队利用这些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办药厂,在连队党支部的支持下,一连成立了小药厂,杨军医带领着小药厂的战士们克服了设备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奇迹般的把药厂办起来了,在整个兵团当中开创了连队自办药厂的先河。</b></p><p><br></p><p><b>当时兵团唯一的制药厂是呼和浩特制药厂,24团一连的小药厂在全兵团六个师的几十个农业团中绝无仅有,中医中药、因地制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兵团组建初期连队药品匮乏的状况,得到兵团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小药厂也因此荣立了集体二等功。</b></p><p><b></b></p> <p><br></p><p><b>政治处副主任宋志科</b></p> <p><br></p><p><b>宋副主任,如果说的快了就会把“副”字吞掉,让人听成宋主任,不信可以试一下。宋副主任的年龄和我父亲相仿,他有五个孩子,大女儿和我同岁。团里的家属房盖好之后,宋副主任就把家属接了过来,从此我和政治处里的几个战士就有了家了。</b></p><p><br></p><p><b>逢年过节,宋副主任一定是派小儿子把我们大家都叫过去,小炕桌摆放在地中间,好吃的全都端上来,盘子摞盘子的好几层,不撑得你走不动路都不会让你撂筷子,他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b></p><p><br></p><p><b>宋副主任是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有一回团里开大会,我给他写讲话稿,团部礼堂坐满了人,他把千里迢迢读成了千里“zhao zhao”,这事让我难受了好一阵子:写什么不好,非得用这个词儿!</b></p><p><br></p><p><b>我记得很清楚,宋副主任家有两个带底座的大木箱,漆着棕红色的油漆并排靠墙摆放着,这在当时是很像样的家具了。我离开兵团时宋副主任让人从海勃湾木器厂帮我买了两个,当时好像是20块钱一个。</b></p><p><br></p><p><b>这两个箱子从海勃湾到呼和浩特,后来又进了北京,跟了我快50年,房子换了几次,家具也换了几茬,这两个箱子都不舍得扔掉,看到它就会想起宋副主任,就会想起兵团里发生过的那些经年往事。</b></p> <p><br></p><p><b>调回内蒙军区后我结了婚,这两个箱子是唯一的家具,两个箱子摞在一起,下面用报纸包着的红砖垫着,当时的这两个箱子就像是从兵团带过来的嫁妆,单位的同事看了都赞不绝口。</b></p> <p><br></p><p><b>一直跟着我的两个木箱子</b></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政治处副主任史炳生</b></p> <p><br></p><p><b>史副主任,27军干部,刚到团里时在政治处宣传股当干事,后提为政治处副主任。</b></p><p><br></p><p><b>我到政治处后先在保卫股当户籍干事,后来处里领导看我字写的还行,就让我当秘书,平常给领导誊写一些东西。政治处里属史副主任最能写了,他文章写的好,但字确实太难认了,他的字好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最后还是得连猜带蒙。</b></p><p><br></p><p><b>团里的大材料都是史副主任往外拿,后来索性他动嘴我动手,他说我写。每份材料都是十大几页甚至二十多页,他才思敏捷,我写的赶不上他说的,他每句话只说一遍,搞得我十分紧张。后来时间长了我也有些适应了,还能偷偷的给改上个把字,经常给那个“的”字换一下位置。</b></p><p><br></p><p><b>材料写完后,我得给他念,他闭着眼睛听,他只要一睁眼,一定是发现问题了,那个换了位置的字是一定得放回原处的。这样的情况好几次了,我屡试不爽,从此以后,我就老老实实的,不敢再有自己的想法了。</b></p><p><br></p><p><b>史副主任还有一个习惯,他坐椅子的时候从来都是仰着坐,椅子的前腿翘着,两条后腿支在地上,前后摇晃着也不会摔倒,看来平衡真的是在于运动。那时候的家具也结实,就这么晃也没见他坐坏过一把,史副主任的才思和灵感可能也是这么给晃出来的。</b></p><p><br></p><p><b>史副主任是福建人,内蒙古的气候干燥风沙大,他冬天洗脸只用清水不打香皂,说不能把油脂洗掉,留在脸上可以保护皮肤。他家属也是福建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所以家一直没有搬过来,只是每年过来看他一次。</b></p> <p><br></p><p><b>和史副主任的小女儿一起合影</b></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政治处秘书庄明岩</b></p> <p><br></p><p><b>庄秘书,27军干部,福建龙岩人。</b></p><p><br></p><p><b>内蒙古是高原地区,气候环境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海勃湾和乌兰布和沙漠就隔着一条黄河,沙尘暴说来就来,昏天黑地的,北方人来了都受不了,更不要说福建人了。</b></p><p><br></p><p><b>庄秘书年龄偏大,身体也不太好,处里的领导照顾他,有时也能开个小灶。那时连队的生活很艰苦,机关也好不到哪儿去,庄秘书注意影响,星期天没人的时候,他才悄悄的把小电炉拿出来自己蒸点儿米饭,南方人爱吃米,没有菜,他就把家里寄来的小香肠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起蒸。</b></p><p><br></p><p><b>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味就出来了,庄秘书从不吃独食,每次都是把政治处的几个战士叫过来,看着大家吃起来开心的样子,他比自己吃都高兴。现在我也经常这样蒸米饭,都是那时和庄秘书学的,每当这时就想起庄秘书的小电炉和他那只蒸饭的小铝锅。</b></p><p><br></p><p><b>庄秘书对政治处的几个小战士都非常好,大家也都喜欢他。放映组的陈汶溪年岁小,人又聪明懂事,庄秘书生病的时候,陈汶溪像个小警卫员,跑前跑后的照顾他,相差近二十岁的两个人,像兄长又像父子,那情景想起来就让人感动。</b></p><p><br></p><p><b>后来庄秘书因为身体的原因,提前转业了,临走前留给了陈汶溪这张单人照,几十年了这张照片保存完好,照片上的庄秘书英俊潇洒,就像孙道临、王心刚那个时代每个电影院里都挂着的电影明星照。</b></p> <p><br></p><p><b>政治处陈汶溪(左)、葛继善(右)和庄秘书的小儿子在一起</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现役军人的兵团生活照</b></p> <p><br></p><p><b>副政委高培典</b></p> <p><br></p><p><b>政治处的现役军人(从左至右):</b></p><p><b>副主任史炳生、群众干事惠书芳、副主任宋志科、王莹</b></p> <p><br></p><p><b>史副主任(中)和政治处放映员</b></p> <p><br></p><p><b>李宝珠副团长(中)和司令部警卫员</b></p> <p><br></p><p><b>卫生队军医张妙春在巡诊途中</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政治处群众干事惠书芳(右)</b></p> <p><br></p><p><b>政治处秘书王莹(右)和劳资股杨金荣</b></p> <p><br></p><p><b>政治处群众干事惠书芳(中)</b></p> <p><br></p><p><b>劳资股参谋赵树申(左)、后勤助理王海</b></p> <p><br></p><p><b>砖瓦连指导员王国山(左)放映员衣彦才</b></p> <p><br></p><p><b>政治处干事惠书芳(右)和放映员陈汶溪</b></p> <p><br></p><p><b>政治处保卫股股长王兴家</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政治处干部股干事黄尚超</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司令部兽医所所长潘成忠</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机务连副指导员李有志</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卫生队军医张妙春(左)、砖瓦连指导员王国山</b></p> <p><br></p><p><b>卫生队军医张妙春(左)、三连副连长张维才(中)、宣传股长陈德为</b></p> <p><br></p><p><b>政治处秘书王莹(中)和政治处女战士</b></p> <p><br></p><p><b>政治处干事庄贤仁(左)和放映员陈汶溪</b></p> <p><br></p><p><b>政治处黄干事(前排右)和宣传股的干事们</b></p> <p><br></p><p><b>后勤财务股长陈焕文(前排右一)、后勤助理王国山(前排左一)、财务助理卢其贵(后排右一)</b></p> <p><br></p><p><b>兽医所所长潘成忠(前排中)和兽医所的战士们</b></p> <p><br></p><p><b>二连连长刘化成(左)、军医曹传远(中)、副指导员周怀涛</b></p> <p><br></p><p><b>二连现役干部和连部班战士</b></p><p><b>后排从左至右:二连连长刘化成、副连长战吉堂、副指导员周怀涛、指导员崔芳、军医曹传远</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连连长刘化成(后排中间)和二连战士</b></p> <p><br></p><p><b>二连连长刘化成(后排左二)和连队战士们</b></p> <p><br></p><p><b>六连指导员胡锦楼(左二)、副连长郭本胜(右)</b></p> <p><br></p><p><b>四连军医李书宏(左)、连长任有信(中)、指导员陶洪仁</b></p> <p><br></p><p><b>四连现役干部和连部班战士</b></p><p><b>军医李书宏(后排左一)、指导员陶洪仁(后排左二)、连长任有信(后排左三)</b></p> <p><br></p><p><b>1970年副团长陈殷文(前排右二)、保卫干事张维才(前排右三)带队在鄂托克旗乌兰镇支农支牧</b></p> <p><br></p><p><b>四连指导员陶洪仁(中间左)、连长任有信(中间右)和连队女战士们</b></p> <p><br></p><p><b>八连连长姜洪本(中间左)、指导员徐振声(中间右)和连队女战士们</b></p> <p><br></p><p><b>1973年24团送走的一批大学生和团首长合影</b></p><p><b>政治处副主任史炳生(二排左三)、团长邹积昇(二排左四)、副团长李宝珠(二排左五)、后勤处处长栾道远(二排右三)</b></p><p><b></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4团现役军人名录(部分)</b></p> <p><br></p><p><b>1975年6月,兵团宣布撤销,兵团的现役军人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24团的现役军人中有一些没有回原部队,直接转业在海勃湾当地。在回原部队的人中,除个别留在部队继续服役外,绝大多数人都转业回到地方。</b></p><p><br></p><p><b>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兵团里的年轻人都已经年过花甲、两鬓斑白,兵团里的那些现役军人们更是到了耄耋之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离我们而去,永远地怀念他们!</b></p><p><br></p><p><b>五年的兵团生活,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再短也难忘!正是这五年,让我们有了之后不一样的人生!</b></p><p><br></p><p><b>为了那难忘的岁月,为了那逝去的青春,也为了那永远的怀念一一</b></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致敬!不辱使命的兵团现役军人们!</b></p> <p><br></p><p><b>1975年10月,我调回内蒙古军区</b></p> <p><br></p><p><b>谨以此篇献给一一</b></p><p><b>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24团现役军人的战友们!</b></p><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