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与瞎子阿炳的故事

大地

<p>无锡惠山古镇,有一个古祠堂群落,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共汇集了118座古祠堂。</p><p>惠山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好的老街坊风貌,丰厚的文化底蕴。大运河支流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建筑文物林立,人文荟萃。</p><p>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赞誉无锡惠山为“江南第一山”。我们走在惠山老街上,有一种走进历史长河的感觉,仿佛我们熟悉的那些古人,随时都能擦肩而过的晃悠。</p><p>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多位历史名家留下的千古绝句。</p><p>在这千年祠堂的古镇,记录着古人们的姓氏,记录着古人们的繁衍往事,更是缩写出往至先贤的生平和荣耀。</p><p>这是个特别的古镇,一个古镇拥有一百多座祠堂;出了一百多位历史名人,他们是:春申君黄歇、李绅、司马光、李鸿章等九位宰相级人物。文化名人还有:张载、朱熹、吕祖谦,书画家:王绂、倪云林等数不胜数。</p><p>如此特别的古镇,众多的古祠堂,不是说建就能随便建的,必须要得到官府的批准,尤其是惠山这样的风水宝地,有的甚至要得到皇帝的批准。当时的江南名门望族都以能在惠山古镇修建祠堂作为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大事而十分兴盛。这些祠堂都是以江南私家宅邸的格局形成。以集祭祀、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而建。</p><p>古人云:“祖宗虽远,但祭祀不可不诚。”每年的祭祖时节,街上人流如识,来自同一宗族的人,都会因为这种血缘关系,相聚在一起共同缅怀追思共同的祖先。</p><p>惠山古镇上的祠堂,早先是“大王庙”,唐朝人为纪念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疏浚古芙蓉湖的功劳而建,实际地点就在惠山古镇。到了元、明之间,惠山祠堂逐渐成为群落。到了明清时期,惠山祠堂群发展到鼎盛阶段。当时惠山五里街西侧桃红柳绿,夹路乔木古藤、祠堂、庙宇更是香火鼎盛,繁华林立。无锡邑内外的宗族纷纷以能在惠山古镇争一席之地为荣,所以呈现在现代赫赫有名的古祠堂,大多是当时而建成。到了民国,随着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一批行业祠和会馆祠先后在惠山古镇建立起来,成为祠堂文化中独特的历史现象。可惜的是,1937年日冦侵华战争期间,140多枚炸弹投向惠山古镇,不少珍贵的祠堂建筑被毁,幸存的古祠堂杂草丛生,十分萧条。</p><p>而现存有的祠堂大多是八十年代后期逐步实施保护与修复,虽然少了不少牌坊,但众多的宗祠主流原址还是真的。其中“华孝子祠、淮湘昭忠祠、留耕草堂、顾洞阳祠、至德祠、尤文简公祠、钱武肃王祠、王武愍公祠、陆宣公祠、杨藕芳祠”。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这些国宝级的历史文物建筑,有的凾待修复、有的地址难找、有的就是空空的一间屋子而已……</p><p>惠山古镇的每一条石板小路,每一级石阶,仿佛在无声的诉说过去的故事。</p> <p>在惠山东麓、二泉的南面有个小院子门口的牌子简单的写着“华颜钧墓”瞎子阿炳墓于1983年迁入此地,与景区内热门景象相比显得有些冷清。</p> <p>这是座落在民间二胡演奏家华颜钧(瞎子阿炳)墓前的铜雕像。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但只要听过一曲《二泉映月》,宛转悠扬的旋律和哀怨凄凉的意境,就能知道阿炳将二胡诠释得恰到好处。听到这曲子,仿佛眼前浮现出一个顽强的盲人民间艺术家与二泉为友,在命途多舛的一生中不断挣扎的寞落形象。他就是瞎子阿炳原名华颜钧。“二泉”指的就是江苏无锡惠山古镇内的“天下第二泉”。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泉水清澈见底、口味甘甜。唐代茶圣陆羽品此泉水后称其为“天下第二泉”。</p> <p>阿炳出生于江苏无锡,民间艺人,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二胡音乐,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曲调,一生共创作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创作的《二泉映月》成为音乐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p><p>真实的阿炳或许会让人多少有点失望。阿炳三岁丧母,父在雷尊殿当道士,上过三年私塾,精通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特别是二胡有过人天赋。二十五岁其父去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花花世界的诱惑下,阿炳淫糜无法自拔,吸鸦片、嫖妓,不仅败尽了雷尊殿的香油钱,最后得花柳病导致双目失明,遂以街头卖艺乞讨为生,这才有了他身残志坚的励志形象。1950年12月4日一个冰寒的冬日,阿炳烟瘾发作,一把鼻涕一把泪,再加之家中断粮多日,借贷无门,饿得实在受不了。抽出腰带上吊自尽了,终年57岁。</p><p>阿炳的一生,无疑是悲催的一生,他是旧中国身处底层人民的一个真实写照。阿炳是源自草根艺术家,相比于如今的音乐创作者,他是用自己亲身所感而作,不得不说《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只有阿炳才能创作和演奏出来。(此文在原作者的基础上有所改动。感谢原作者☕️🙏)</p> <p>惠山泉一共有上、中、下三个池。上、中池在二泉亭内,上池为圆形,上有八角形石栏,中池为方形,有天圆地方之说。如今的二泉池成了惠山古镇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每天游人如织。</p><p>人们除了游览天下第二泉,不得不提瞎子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他红遍大江南北的盲人民间艺术家,与无锡、与二泉有着密切的关连。</p> <p>“天下第二泉”,原名惠山泉,被陆羽茶圣称为“天下第二泉”清朝乾隆皇帝品尝后御封为“天下第二泉”而名扬天下,四方茶客不远千里来取二泉水。唐武宗时期宰相李德裕嗜饮此泉水,令专人将泉水送至三千里之遥的长安城。南宋皇帝赵构,在金兵追击下南逃至无锡时,竟然还有雅兴品茗惠山泉,为此建造了二泉亭,可见这泉水在古代是何等的出名。</p><p><br></p> <p>“天下第二泉”前留个影,以缅怀民间盲人艺术家的传世曲《二泉映月》等二胡名曲。</p><p>🌹🌹🌹《二泉映月》毛翰词</p><p>🌴🌴🌴🌴🌴李煜惜音效🌹🌹🌹</p><p>🌷🌷🌷🌷🌷(二胡演奏许奕)🌹🌹🌹</p><p>二泉映月</p><p><br></p><p>一城知音半城苦</p><p><br></p><p>一根苦竹</p><p><br></p><p>替我探问人间的路</p><p><br></p><p>泉水悠悠寒与暑</p><p><br></p><p>月光淡淡有与无</p><p><br></p><p>春夏秋冬</p><p><br></p><p>人生百年能几度</p><p><br></p><p>东西南北</p><p><br></p><p>不知何处是归宿</p><p><br></p><p>我来到这个世上啊……</p><p><br></p><p>有受不完的身心苦</p><p><br></p><p>光明和自由已不属于我</p><p><br></p><p>我只是地上的一棵草</p><p><br></p><p>我只要草上的一珠露</p><p><br></p><p>命运弃我</p><p><br></p><p>弃我秋风茅屋</p><p><br></p><p>只有那天边一弯月</p><p><br></p><p>翻过芦墙来看我</p><p><br></p><p>看我比孤独更孤独</p><p><br></p><p>看我比无助更无助</p><p><br></p><p>可恨苍天不公</p><p><br></p><p>做贼的眼贼亮</p><p><br></p><p>偏叫乐师去做瞽</p><p><br></p><p>瞎子阿炳已死掉</p><p><br></p><p>沒有死的只是那一把二胡</p><p><br></p><p>阿炳一生穷</p><p><br></p><p>阿炳一世苦</p><p><br></p><p>弦歌三百首</p><p><br></p><p>首首不果腹</p><p><br></p><p>天生我才有何用</p><p><br></p><p>天妒我才我何辜</p><p><br></p><p>谁为我一哭😭😭😭</p><p><br></p><p><br></p><p><br></p><p><br></p> <p>过郡马祠,是唯一的原貌宋代皇亲祠堂,祀宋郡马过孟玉。过孟玉,祖籍山西高平,后迁和州。过孟玉年少才俊,好学不倦,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他被选为徐王郡马,娶逍遥郡主,赐宅第于无锡黄藻里,过孟玉遂由和州迁居锡山南塘黄藻里(今东亭)。过孟玉读书不为名利,只为家族兴旺。他以身作则,以勤俭教导子孙,子孙们也都诚实勤恳,帮贫济困,宣传仁义,过氏遂成为无锡名门望族。</p> <p>唐末五代十国时吳越国王钱鏐(公元852~932年)</p><p>钱鏐浙江临安人,是吴越国的创始人。吳越国地域包括浙江全境及福建福州,江苏苏州等十三州。钱鏐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修筑海塘,兴建杭城,励精图治凡四十年开创江南繁荣富庶之地,为造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佳话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武肃”是谥号,意为“擅长武艺,做事严肃认真”。</p><p>祠筹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无锡举人钱兆凤,钱基等发起在现址兴建。为浙江钱氏迁锡后裔各支的共同宗祠。嗣后又于道光丙戌和光绪戊戌两度扩建,建筑九处二十七楹,规模为当时惠山祠堂之最。1925年,钱武肃王祠毁于直奉军阀齐鲁混战。1928年钱氏堠山支,湖头支,中丞支后裔钱福炯、钱伯圭、守恒等率众集资修复了部分主要建筑。1999年钱王祠落地整修主要建筑五王殿、殿前改建东门楼自成院落。2002年钱武肃王祠被公布为无锡文物保护单一。2007年包括钱武肃王祠在内的惠山古镇十座祠堂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石牌坊通向阿炳墓地、天下第二泉。</p> <p>“功在人心”为顾炎武题。</p> <p>“廉顽立懦”为高攀龙题。</p> <p>此五幅图片是祠堂内各厅堂建筑均为明清时期。</p> <p>二泉映月(伊人家乡音效)(徐立树词)</p><p><br></p><p>水映天边月</p><p><br></p><p>凄凄秋风颤颤翠屏幽</p><p><br></p><p>月还是那时月</p><p><br></p><p>柳还是那树柳</p><p><br></p><p>最是寂寞黄昏后</p><p><br></p><p>孤灯残影清案守</p><p><br></p><p>独饮一杯酒</p><p><br></p><p>杯酒浓浓能溶几多愁</p><p><br></p><p>为什么往事依旧</p><p><br></p><p>往事依旧在心头</p><p><br></p><p>琴声颤颤声悠悠</p><p><br></p><p>情满琴弦歌咏喉</p><p><br></p><p>悲悲切切</p><p><br></p><p>切切切切</p><p><br></p><p>声声诉</p><p><br></p><p>诉不完缠绵相思泪</p><p><br></p><p>说不尽恩怨离别苦</p><p><br></p><p>一把琴弦度春秋</p><p><br></p><p>明月照深秋</p><p><br></p><p>凄凄秋风吹得人消瘦</p><p><br></p><p>红尘有爱也有恨</p><p><br></p><p>都如春风化秋雨</p><p><br></p><p>也如秋雨化春流</p><p><br></p><p>爱到尽头无限恨</p><p><br></p><p>情到深处无怨尤</p><p><br></p><p>多想抓住你的手</p><p><br></p><p>天涯知音何处求</p><p><br></p><p>芳草已是秋月老</p><p><br></p><p>只有霜叶</p><p><br></p><p>只有霜叶湮荒丘</p><p><br></p><p>思念悠悠</p><p><br></p><p>白了少年头</p><p><br></p><p>秋去又何往</p><p><br></p><p>沧桑岁月多风雨</p><p><br></p><p>歌尽风流写春秋</p><p><br></p><p>清流涓涓映明月</p><p><br></p><p>云卷秋风*月照西楼</p><p><br></p><p>此恨年年歌不休</p><p><br></p><p>岁月悠悠</p><p><br></p><p>往事依旧难回首</p><p><br></p><p>一把辛酸泪</p><p><br></p><p>云烟一眼收</p><p><br></p><p>天涯知音何处求</p><p><br></p><p>只留相思在心头</p><p><br></p><p>弯月窥阁弄清影</p><p><br></p><p>露似珍珠月如勾</p><p><br></p><p>泉水叮咚铜自响</p><p><br></p><p>只留明月不映人</p><p><br></p><p>岁岁年年空自流</p> <p>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据说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文学家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里记载:“无锡去县五里为铭山(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盅、泥人等货”,可见当时的泥人已成为商品进入商铺。</p><p>到了清代,惠山泥人进入历史上最昌盛时期。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匠师三十多人。</p> <p>倪云林先生祠。当年乾隆下江南来过这祠堂,赞道:祠堂完好,看来子孙还好。倪瓒的裔孙倪大培现场聆听完。书“帝锡德音”大匾挂于享堂。</p> <p>“清孝”二字是倪云林契友赠与的私谥,寓意先生清操峻节,谦让待友之意。</p> <p>惠山古镇的牌坊现有11座,牌坊形制大小各异,其中关刀河南岸恢复牌坊6座。</p><p>此牌坊为圣恩牌坊。</p><p><br></p> <p>乾隆皇帝御赐此匾“内相经纶”悬挂于陆宣公祠堂门正中。陆贽的思想策略一直受历代帝王的赞同,特别在清朝更是推崇备至。雍乾二帝都有题词、题诗对其赞扬,道光年间还被入祀文庙。乾隆皇帝就御赐“内相经纶”“世代忠良”牌匾,文革时期“世代忠良”牌匾被毁。</p> <p>白墙上书“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充分体现了陆贽的广阔胸襟。</p> <p>“学为帝师”为汤恩伯所题,堂前楹联:“世上几百年舊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说明了陆家以积善读书传家的思想。</p> <p>陆宣公祠位于惠山古镇直街43号,是陆贽在锡后裔祭祀祖宗的祠堂。</p><p>陆哲(公元754~805年)浙江嘉兴人,字敬舆,溢号“宣”唐代大历进士,官至中书待郎同平章事(宰相)。</p><p>祠始建于宋代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清康熙、嘉庆年间曾两次重建。现存建筑二进。门间后为戏楼,下临水池,池上架有通享堂的石桥。享堂为硬山顶建筑,二层,面阔三间9.05米,进深八架6.9米,高7米。</p> <p>圣恩牌坊</p> <p>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字希文,苏州吳县人幼年丧父,家贫如洗。因母亲改嫁朱姓,改名朱说。长大后因母道自己的身世,感泣辞母,发奋读书,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进士,后接母归养还姓改名范仲淹【至孝之举】被时人称颂。</p><p>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天圣中任西二年(公元1035年)以天章阁待制权议朝政,被指朋党,贬知饶州,他与韓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法制,减轻徭役。因为保守派反对,不能实现。他亦罢去执政,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在赴颖州途中病逝。谥文正。</p><p>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有《范文正公集》</p> <p>虞薇山先生祠:旧祠在惠山虞道旁。清顺治中商孙虞佐奉檄重建于锡城东林书院南,亁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祠建于今址。原祠有鹿野堂,悬有保存完好的“宋季完人”,“守先待后”,“学者津梁”等古匾。祀主虞荐发,字君瑞,祖籍江苏丹阳,宋亡避无锡学术久废。有识之士强荐他为儒学教官,招生讲学,培养人才。他仿效古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不受元代俸禄。自号“薇山老人”。明先贤邵宝诗赞:“龟山文献是公延百世无惭俎豆前”。清锡邑官祭祠祀称“志洁行廉”,为锡儒林之冠,守先待后,得龟山理学之精。</p> <p>郭沫若题词</p> <p>砖雕山水画</p> <p>陆宣公祠碑文</p> <p>“出则忠”牌楼</p> <p>“入则孝”牌楼</p> <p>此为御轿,相传当年乾隆六幸江浙,十四次游寄畅园就是乘坐此轿游览。</p> <p>运河支流两侧茶棚林立。</p> <p>这是个值得游览的江南古镇,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用一天的时间慢慢的浏览每一个公祠,每一段历史时期的文人墨客,让我们记忆起曾经的学过的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回顾历代儒学雅士对读书的执着,秉承五千年历史辉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之历史底蕴。传承于年轻的有识之士,建设强大的祖国,读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