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蝉声起,夏正浓,骄阳似火。正如此刻坐在屏幕前的我们,内心火热。为了更好的践行“学习共同体” 理念,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7月30日上午,莒南县第四小学全体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聆听了郭教授和罗校长给我们带来沁润心灵的盛宴大餐。</p> <p>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展开,学习主题以数学核心内容为线索来确定。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指数学学科领域中具有共同要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内容。</p> <p> 首先,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的郭华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的报告。郭华教授从教育学、人工智能和心理学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解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与特征。并重点强调深度学习是教师领导下的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让学习真正的发生,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主动活动中获得发展。</p> <p> 一、深度学习的意义</p><p> 教育学的深度学习主要从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区别和与心理学的深度学习的区别进行讲解</p> <p> 那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p> <p> 二、深度学习的特征</p><p> 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把握本质与变易材料,迁移与创造,价值判断与合作交流</p> <p> 三、深度学习是现代教学应该有的样子</p> <p> 四、深度学习在于自觉创造学生发展的空间</p> <p> 五、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主题</p> <p> 最后小结升华内容。</p> <p> 这样的讲座简直就是一顿饕餮盛宴,值得我们不断的咀嚼与反刍。</p> <p> 接着,在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小教学处何成刚副处长的主持下,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给我们带来《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的精彩报告。</p> <p> “让经验更有价值”,在深度学习再思考模块中,罗校长划分了三个层面——回顾、困难、学生,带着大家逐一进行了分析解答。并利用化学课例教大家如何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单元目标和挑战性任务,再从挑战性任务到单元学习活动。</p> <p> 一、深度学习再思考——回顾</p> <p> 二、“深度学习”实践模型2.0</p><p>罗校长还指出,未来的教学教研趋势是将长期共存。</p> <p> 经过反复实践,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更新到2.0,确定了深度学习实践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面向未来的学习,基于标准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持续改进的学习。深度学习关注目标的达成以及目标达成的方式。在教学时,目标要先于美容,评价先于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p><p><br></p> <p> 三、“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p> <p> 两位专家从案例到理论,深入浅出让我们对“深度学习”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为我们在教学中发生的现象答疑解惑,让我们豁然开朗。相信有了理论的武装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必会走的更坚定有力。</p> <p> 最后,在互动交流环节,郭华教授和罗滨校长又结合大家在“空中”研修平台上的留言和疑惑给予了详细的解答。</p> <p> 深度学习刷新了我们对学习活动的认识,明确了以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被动到主动其实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只有这样思维活动才能真正的发生,学生自主活动,自主达到未来水平,在此活动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深度学习从而发生。</p><p>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梦想已经起航,永远向着明亮那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