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留下青春的身影一一一纪念当兵五十周年

飞马

<p>1970年12月,常州市406名热血青年穿着65式新军装乘坐着闷鑵子火车一路颠簸了几天来到塞上江南一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在宁夏军区独立师开始了军人的生活。我们部队番号84606部队(一团),我的连队是担任自治区党政机关的警卫执勤,自称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警卫连。</p> <p>部分战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这是独立师一团四连75年老兵退伍时拍照的留念,前排从左至右是副指导员兰俊成(后调银川警备区),指导员何云祥,连长马森林,副连长姓吕但记不起名字了。</p> <p>这是我们的执勤点。当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当时是革命委员会)在银川老城,从新城过来经唐徕渠进老城,进城首先经过唐徕渠,尔后是自治区区党委和政府,马路对面是银川警备区。警备区旁边是独立师医院。再过去是银川剧院,生产指挥部,公安厅,银川百货大楼。区政府过去左转是银川交际处,体育场,人民公园。当时对银川老城区的描述是一条街二幢楼,一个公园二只猴,一个警察看二头。春天是翻浆路,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路不平,灯不明。</p> <p>当时独立师师部在新成新市区,一团团部在老城八一巷。自治区公安厅,财政局,广播电台,发射台都在老城。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康建民住人民公园旁小院子,都是我们执勤点。</p> <p>这是新老兵合影,前排左起第三是宁夏平罗县人马玉琪(三排七班长)。</p> <p>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室楼</p> <p>我和四川新兵</p> <p>我和战友苏宝生在师教导队合影。他是北京人,其父总后勤部。71年“九一三”事件后我师成立教导队抓军事训练,我有幸参加了示范班集训。</p> <p>此地图是现在的银川地图,现在的银川比七十年代面积大好几倍,北京东路,黄河路将新城和老城相连接,路二边昔日的芦苇荒滩也是高楼林立。70年代新城区到老城区就一条路,现名解放路。</p> <p>唐徕渠将黄河水引入银川平原,造就了塞上江南。唐徕渠还是老样子,不过渠二边都建了栏杆。</p> <p>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在原来的地方,现在称解放路,是70年代新城到老城的唯一道路。现在自治区政府整个建筑也焕然一新了,上面有70年代自治区革委会大门的照片。</p> <p>区人民政府的信访接待处</p> <p>区人民政府对面的是银川警备区还在原来的地方,但也彻底地变样了。</p> <p>自治区财政厅原称自治区财政局现也搬至银川警备区旁了。</p> <p>这是解放路上进入老城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p> <p>四十多年银川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巨变,2017年7月路过银川拍的南关清真寺</p> <p>清真寺夜景</p> <p>贺兰山。宁夏花儿称:宁夏川,二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70年代,贺兰山三关口是我们的防御阵地,北有20师,南有62师。当时驻地在长流水,一条公路从阿拉善左旗(当时阿左旗归宁夏管辖,现归内蒙古管辖)穿山而过到银川平原。现在银川到阿拉善盟已通了高速公路了。</p> <p>贺兰山上的明长城</p> <p>当时形容贺兰山是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从贺兰山到银川全是茫茫戈壁,现在是一片绿洲了</p> <p>2015年8月游沙坡头。</p> <p>渡河工具一羊皮筏子。</p> <p>70年代就已知西夏王陵,由于交通不便没机会去。2017年7月有幸去参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