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情世界</h3></br><h3><strong>放下借口,勇敢面对,静待花开</strong></h3></br> <p>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经常被以下这种“借口式”的语言包围呢?</p><p><br></p><p><b>“我很忙,</b></p><p><br></p><p><b>没时间做这事”</b></p><p><br></p><p><b>我现在手上有其他事情在做</b></p><p><br></p><p><b>“我没学过,</b></p><p><br></p><p><b>我不会”</b></p><p><br></p><p><b>没人教过我,怎么可能会呢</b></p><p><br></p><p><b>“我年龄大了,</b></p><p><br></p><p><b>这工作不合适我”</b></p><p><br></p><p><b>要重新开始,我没法和有经验的比啊</b></p><p><br></p><p><b>01</b></p><p><br></p><p><br></p><p><b> 找借口,似乎是一种本能的反应</b></p><p><br></p><p>当我们习惯地说着“我很忙”,“我不会”,“我还有孩子”,“我不合适”等等,在我们作出选择之后,我们往往会坚信自己做得没错,于是开始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p><p><br></p><p><br></p><p>心理学上有个术语“承诺一致原理”,也就是说,当你作出一个决定和表态时,你后面的言行会不自觉跟着你的决定和表态,去表现一致。</p><p><br></p><p>当你说着“我没学过,我不会时”,有没有觉得不会做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没教我。当我们心安理得去表达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动力就会减弱。因为这是别人的问题,我不会做是有原因的。</p><p><br></p> <h3>当这样的思想被贴上标签,不断植入我们的大脑中时,“承诺一致原理”就开始潜藏在我们潜意识中,我们开始不敢去面对挑战,害怕失败,总是想着稳稳地守住自己的地盘,不敢跨越雷池一步去尝试突破。</h3></br><h3>我们甚至会习惯性地寻找更多的原因来证明哪怕不合理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当我们的日常,被这样的习惯包围时,找借口似乎变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渐渐让我们觉察不到借口的存在。</h3></br> <h3><strong>02<br></br></strong></h3></br><h3><strong> 借口的背后,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选择</strong></h3></br><h3>我们不一定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在找借口,我们只是在寻找合适的理由来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而已。或许这里有对自我的设限,自我的不确认,亦或者是我们对未来的恐惧,或觉得是命运的不公。<br></br></h3></br><h3>我们日常的思想、行为和决策等这些“有意识”的念头,只占4%,其实其余96%都是隐藏在水面下的潜意识。</h3></br><h3>选择自己觉得恰当的理由来拒绝,会让我们呆在自己的舒适圈内,做着自己熟悉的事情,感受到那一份安心。短时间内,拒绝改变也不一定会暴露出太大的问题,只要没有太大的困难,我们的生活也能过得悠然自在。</h3></br> <h3>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渐渐看到差距。在寻找理由的过程中,我们也拒绝了很多成长的机会,或自我主动探索的能力。<br></br></h3></br><h3>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有时我们需要用力去生活,才能赶得上变化的节奏。突破舒适圈,是对梦想的追求,对改变的渴望,对当下机会的把握。</h3></br><h3>春种依旧种,秋收自然收,春莫问秋。然而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情时,先想着我是不是能收获什么的话,很多时候会阻碍我们的前行。收获是在过程中,结果只是自然的呈现。</h3></br> <h3><strong>03<br></br></strong></h3></br><h3><strong> 停止借口,是一种成长思维模式的反应</strong></h3></br><h3> 在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心理家卡罗.德威克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一种是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h3></br><h3>记得孩子刚进小学,老师经常给他们讲解成长心态,面对困难要积极想办法,主动学习,多做些调查,失败了没关系,勇敢去尝试就好。</h3></br><h3>当事情变得艰难时,有着固有心态的人,会积极寻找外界的理由,开始退缩。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不能胜任,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价值。</h3></br> <h3>而成长心态的人,拥有强烈的信念,我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如果我不会,正是我学习的好机会。这样心态的人不仅喜欢追求挑战,他们也喜欢从失败中学习,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寻找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能。</h3></br><h3>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内在成长的空间也在不断变化中。如果万事具备,我们的价值又何在呢? 让我们启动成长思维模式,停止借口,停止外面的理由,开始向内寻找问题的根源。</h3></br> <h3><strong>04<br></br></strong></h3></br><h3><strong> 不做借口患者,我们行动起来</strong></h3></br><h3>当我们收到一个全新的请求或任务时,假如我们那时正好忙着,我们的第一反应会如何呢?我们是直接拒绝,还是慢一点说“不”,让我们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来一起探讨能做的最佳解决方案并投入呢?</h3></br><h3>优秀的员工总是会尽可能去达到上司的预期,甚至会主动地想着还能做些什么或者有没有新的机会。他们不做借口的患者,而是积极行动。</h3></br><h3>不用想太多,脚踏实地做起来就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高处走需要用力,在不断用力的过程中,千里马才有可能被伯乐相中。</h3></br> <h3>假如我们觉得上司给的任务太多做不完的时候,在我们拒绝之前,能否先把自己手上的任务再全盘整理一下,分析一下是否目前的工作效率有待提升,或者自己有没有拖延的习惯。只有正视自己,才会不断看到真实的自己。</h3></br><h3>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给自己设立目标呢?如果我们的目标还不够明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分解成小目标来循序渐进地去完成,一点一点来给自己增加自信心呢?</h3></br> <h3>当我们跳出安逸的现状,去梳理好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计划,全力以赴地去做,过程中不断反思,带着坚持到底的决心,我们的 “借口式阻断成长”这种模式,一定会渐渐离我们而去,直至消失。</h3></br><h3>我们内心想要的,也会在行动中渐渐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我们相信,人生什么时候都不晚,从现在开始就行动吧!</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