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志愿军女兵在朝鲜的日记

平分秋色

<p class="ql-block">本文未经美篇作者的许可不得转载!</p> <p>邓祖琪日记:</p><p>十二月二日</p><p>天天都在议论前方的战事,听说要我们去慰问前线部队,大家都盼着这一天。今天首长来作了动员,决定以文工队为主组成慰问团赶赴前沿。首长说:106团是我师的英雄团,他们在十一月中旬就上了上甘岭五圣山,接替我军31师93团争夺并坚守537.7高地的北山阵地。仗打得很艰苦,已歼敌两千余名,但自己伤亡也很大。敌人每天有成万发炮弹落在阵地上,你们上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p><p>宣布了到上甘岭慰问人员的名单,共十三人,由彭维纲队长带队。男队员有:武炎、李仲群、罗乐、苏修华、罗极、汤壁辉、马骧。女队员有我、宁仰年、白玉凤、朱慧馨、王昭容。另由朱守仁、马骧、孙鹏三人负责收集英雄事迹并担任创作任务。</p><p>真高兴,名单宣布后,我还分到了两个新节目。我要在这次任务中接受组织考验,争取早日转正(我七月刚入团,还是预备团员)。</p><p>十二月三日</p><p>下午一点我们就出发了。队长说,东西不要带得太多,要轻装。</p><p>第五次战役后我们已在后方休整了几个月,极少锻炼,加上又是今年第一次穿着棉衣、棉裤行军,所以路走得十分艰难。</p><p>朝鲜的初冬,寒风刺骨,大雪覆盖地面足有一尺多厚。棉鞋冻成了冰坨坨,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越走越重。想喝水,水壶里的水已成了冰块,只好抓把雪解渴。这样我们大约走了二三十里才到后勤处。</p><p>吃过饭,烧了两堆火烤衣服。外面衣服烤干了,汗湿的内衣却透心凉。我们虽然又困又累,但都精神抖擞,为即将奔赴前方而兴奋不已。大家围着火堆说笑着。罗极话最多,一个劲地说个没完。“黑娃”(王昭容)熬不住了,打起了瞌睡,头一冲一冲的,惹得大伙哄堂大笑。</p><p>晚上我们住在朝鲜老乡家里。他们连被子都没有,真可怜。我们把大衣给他们盖上,还拿烟给他们抽。老乡直说:高马什米达!(谢谢)</p><p>十二月五日</p><p>昨天在后勤处休息了一天,将苹果、香烟,还有师首长及未参战的101团、100团指战员带来的慰问信和慰问品装上了车。</p><p>今天我们分坐在四辆卡车上继续前行。驾驶员很有经验,晚上开车一不开灯二不按喇叭,凭着练就的一付“夜猫眼”穿行在满是弹坑的公路上。我们的头顶上不断会有敌机骚扰。几架美军“油挑子”在天上盘旋扫射,没找到目标,瞎打一阵就跑了。我们平安地躲过了敌机的空袭,高兴地唱起了《汽车兵之歌》:“我的车呀快快地跑呀!我的车呀快快地向前!我的朋友,我的伙伴,前线同志等着咱……”驾驶员也不时地与大家拉歌对唱。</p><p>行进在颠簸的道路上,大家都有些累了。你靠着我我靠着你渐渐睡着了。突然,一阵爆炸声把我们惊醒,有人大喊:“我们中弹了!快下车隐蔽。”我们一个个慌忙跳下了车。原来运苹果的那辆车被敌机击中,驾驶员也不幸牺牲了。</p><p>大家看着这位牺牲了的不知名的战友,默不作声,心情非常沉重。他是那么年轻,那么快乐,刚才休息时还和我们一起唱着歌,转眼却离开了我们,把他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朝鲜战场上。</p><p>为了赶路,我们不得不丢弃一辆车继续前进。深夜,我们终于到达了此次行程的第一站,上甘岭参战部队106团的后勤留守处。</p><p>十二月六日</p><p>这里离前沿还有几十里,是敌炮火封锁线。马干事对我们说:前方的战士打得顽强,我们后勤的同志们也很英勇。由于敌人的飞机大炮昼夜封锁,给我们运输、通讯联络造成了极大困难。运输连和担架连每天都要冒着炮火,用双肩把物资送上去,再把伤员接回来,他们的伤亡也很大。这里没有条件集中看演出,你们只有分散行动。</p><p>马上我们便分成两个小组行动起来。一边采访,一边根据采访的英雄事迹给节目增添新内容。罗极的“金钱板”和我们的群口快板《捷报》都加了新词。</p><p>下午,我们来到了伤员的防空洞。狭小的洞里挤满了从前沿阵地上抬下来的伤员。他们的衣衫满是弹痕,头上、手上、腿上缠着渗透鲜血的绷带。有的躺在担架上;有的躺在铺着雨布或是稻草的地上。望着他们被硝烟熏黑的脸和布满血丝的双眼,我们含着眼泪把慰问品放到他们面前,为他们演唱。</p><p>晚上,我们又分批去了伤员防空洞进行慰问。</p><p>十二月七日</p><p>对这次任务,我早有思想准备。危险、吃苦我都不怕。真想马上飞到前沿阵地为战士们演出,哪怕只是同前方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也会感到非常欣慰的。因为当胜利之时我可以无愧地告诉人们,这胜利也有我的一份力量。</p><p>晚上演出,一位伤员告诉我,敌人在前沿阵地搞“苦肉计”,抓了些老人、孩子和妇女来作战。听后我非常气愤。自从来到朝鲜,亲眼目睹了战争给这个美丽的国家带来的灾难,残垣断壁、满目焦土,没见到一个完整的城市。男人们都上了前线,留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如今敌人还要用他们来当炮灰。这活生生的事实,给我这个新兵又一次深刻的教育。</p><p>十二月八日</p><p>五号首长(师参谋长蒋科)指示我们明天就要到前沿去了。今天要把106团后方演完,我们又分成了两个小组。为班以上的干部演完之后,我们又赶到了8连、9连。</p><p>十多天前,9连1班的班长刘保成牺牲在了537.7高地。当时他胸部中弹仍坚持战斗。在敌人向阵地冲来的时候,他抓起了爆破筒,高喊着“*****”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另一位战士高守余,眼看着班长和战友牺牲了,他化悲痛为力量,带着满腔仇恨坚守阵地,一个人打退了敌人六次反扑,歼敌一百多。</p><p>我们把这些英雄事迹编成了快板,面对英雄即编即演:“孤胆英雄高守余,只身一人守阵地。机智灵活巧周旋,浴血奋战斗顽敌……”我们唱了一个又一个,嗓子哑了也不顾。直到战士们劝我们回去休息时,我们才想起从昨天到现在,大家只睡了三个小时。</p><p>十二月九日</p><p>早上三点半,队长把我们一个个喊醒。要到前沿阵地去了,大家异常兴奋。今天要通过好几道封锁线。我记住了行前通讯员教我们的窍门:跑封锁线首先要掌握敌人打炮的规律,选择炮击间隙冲过去。再就是跳进刚打过的弹坑中,躲过这阵炮击后再跑。</p><p>通讯员的经验果真有效。我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封锁线的开阔地上,等一阵排炮打过,我急忙跳进一个弹坑。这时“黑娃”也滚了进来,炮声一停,我俩手拉着手,从这个弹坑又跳进另一个弹坑,连滚带爬,跑得飞快……就这样终于通过了两个较长的封锁线,我们没有恐惧。回头望着身后那累累弹坑,再互相望望满是沙尘的花脸,一下子忍不住拥抱在一起。为庆幸自己闯过了这一道道生死关,高兴地笑着、跳着。</p><p>小分队无一伤亡,顺利地到达了师前线指挥所。</p><p>指挥所公路旁摆着一排排没有伪装的高射炮,在这敌机封锁区,大白天车辆行人能毫无顾忌地来来往往,我感到好生奇怪,问指挥所的同志才知道,炮兵老大哥为了保证前沿这条运输线的畅通无阻,有胆有识,不怕牺牲,不惜代价,只要敌机一来就打。前几天还击落几架敌机,吓得敌机不敢在此低空飞行。所以运输队、马匹、人力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平安地行进在这条公路上。这种紧张繁忙而有序的壮观场面,入朝以来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哩!</p><p>一路上,我们见到许多从前沿换防下来的战士。我们向他们喊着:同志们,辛苦了,我们向你们问声好!战士们也高兴地喊着:文工队,来一个!我和白玉凤就打起竹板唱了起来:“美国兵有个十大怕,纸糊的老虎经不住打,咱们两个一条一条说说它呀,抓住它的弱点消灭它……”</p><p>晚上,我们在防空洞里和十五军二十九师及炮兵老大哥联欢,还和首长跳了舞。</p><p>前沿兄弟部队对我们新上来的部队非常照顾。106团上阵地后,他们每天都为我们蒸六百斤馒头,还送给团里三万斤苹果……我们的胜利是和他们的支持分不开的。</p><p>十二月十日</p><p>五号首长来了,他带我们上了五圣山。</p><p>我们的左前方就是106团的阵地537.7高地,五号把望远镜给我,我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个小山头。那一片每天承受着敌人几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被周围白茫茫大雪覆盖的光秃秃的焦土地,就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它是咱们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的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小山头。五号说: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守住了这块阵地。在争夺战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等着你们去写、去唱、去传颂。</p><p>激烈战斗已近尾声,我们来迟了。</p><p>为了庆祝胜利,白天29师请客,有89部和炮兵部队参加,我们演出了一场。坑道很小,我们的歌表演只好排成一个小圆圈,伴奏只有一只黑管,一把二胡,一把三弦,呱哒板代替棒子。</p><p>晚上组织了舞会。</p><p>十二月十一日</p><p>早上四点出发,去獐谷。</p><p>我们走在满是弹坑的公路上,刚上公路就迎来了一阵炮击。我想炮弹没长眼睛,不像飞机见人就打,没什么可怕。有了这几天跑封锁线的经验,大家都很沉着。我扎紧身上背的打击乐,拉开距离飞快地跑过了这条封锁线。途中卧倒时还捡了一把半新的牙刷。我的牙刷在入朝时弄丢了,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可是我带的呱哒板却跑丢了一个,要作检讨了。</p><p>大约走了八九里地到了獐谷。</p><p>獐谷是我们运输线上的总指挥地。敌炮、敌机不停地骚扰,紧张又危险。友邻部队运输连,我师的警卫连、侦察连部分同志都住在这里。见到他们分外高兴和亲切。饭也顾不上吃,马上分成三个小组,往返于他们的驻地坑道、防空洞慰问演出。</p><p>他们住得分散,有的洞里只能进去两三个人。汤壁辉横躺着拉二胡,马骧则不顾安危站在洞口用手风琴伴奏。我和黑娃、白玉凤则跪着唱起《拉洋片小调》填词:“我们三人代表文工队,走上前来问声好,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哟嘿!”观众虽少,但我们越唱越有劲。</p><p>上午去了29师几个点,下午、晚上则在山边几张雨布临时搭起的手术室里演出。我们头上随时会掉下被轰炸震起的尘土。有个伤员头上扎着绷带,耳朵被炮弹震聋了。我俯在他身旁用沙哑的声音大声给他念完慰问信后问他想听什么歌。他激动地说,不用唱了,你们来了就好。当我把祖国慰问团送来的香烟点燃送到他嘴边时,我看到他的泪水顺着沾满鲜血的绷带流了出来。</p><p>在手术室最后一个防空洞里,有三位等着转移后方的伤员,见我们去了都很激动,争着发言。一个劲地检讨没有歼灭多少敌人就负了伤,对不起祖国人民、首长和同志们。表示一定要尽快养好伤,重返战场。我记下了他们的姓名:106团2连高春发、运输连叶敌清,还有才从外单位调来的冯西庆。</p><p>我要把他们的名字永远记住。 几天的连续演出,我的嗓子更哑了。面对着这么好的战士,我不能放开喉咙唱歌,心中十分懊恼。</p><p>十二月十二日</p><p>昨晚,我们五个女兵住在82炮连让给我们的防空洞里。一进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一盆火,一盏小油灯,把洞子照得通亮。桌上放着五个红红的苹果,石凳上还压着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文工队的同志们:你们千幸万苦,通过敌人封锁,前来慰问我们团,真值得我们敬佩。我们希望在你们鼓励之下,部队情绪更加高涨,勇气百倍,更坚决地歼灭敌人。你们来了,战地上没有别的东西表示我们的敬意,只有把我们自己住的简陋的防空洞让给你们避避露气。一炉火表示我们的心。屋内的东西如脸盆、菜盆,凡你们需要的都可以用。此致革命敬礼。”</p><p>我们被这封热情洋溢的信深深感动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战士们的真情。这是在战场上享受到的最高款待。洞中的炭火,战士的真情,让我们之间缩短了距离,就像回到家中一样,从里到外暖洋洋的。</p><p>离开时,我们把洞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想告别说声谢谢,却一直没见到洞子的主人。苹果来之不易,我们没舍得吃,留下了,其他物品都没有动用,但我们带走了这份刻骨铭心的战地情,它将永远留在我心中。</p><p>十二月十三日</p><p>罗乐、武炎等几个男同志继续到前面团指挥所慰问,少部份同志将回到师指挥所。今天我们师要请客,招待29师、45师及炮兵老大哥。女同志全部到指挥所布置会场,写标语。晚上演出,还开了舞会。</p> <p>【编者的话】</p><p> 美篇中这些青春焕发的志愿军女战士都刚满十几岁,当祖国一声召唤,她们毅然离开故乡和学校,参军入伍,跟随入朝作战的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赶硝烟弥漫的朝鲜前线。为了正义为了和平,她们中的许多战友,血洒朝鲜三千里江山,长眠在异国他乡。她们用无声的庄严,壮丽地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她们是那个年代,乃至现在这个时代最可敬可爱的人!</p><p> 女兵们珍藏着的一枚枚军功章,一张张嘉奖状,最让她们自豪的是她们曾经是个抗美援朝的女兵!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的女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