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军旅生活回忆(6):攻读“数理化”

岳臣

<p><br></p><p> 1970年7月,我在《解放军报》上看到有关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报道,报道称,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的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197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p><p><br></p><p><br></p> <p><br></p><p>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p><p><br></p><p> 从此以后,我即有了上大学的梦想。我知道自己数理化基础差,要通过文化考试难度不小,必须尽快找到几本初中数理化教科书好好地读一读,把过去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数理化知识补上去。我到部队附近的地方新华书店看了,根本没有我需要的书。我搭了部队的顺路车专程到惠州市(距离部队驻地300多公里)新华书店,据一位负责中小学教材业务的同志介绍,文革前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数理化自学丛书》,这部《丛书》于1963年出版,计划出17册:《代数》四册、《物理》四册、《化学》四册、《平面几何》二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一册。其中《立体几何》一书未见出版发行,实际上共16册。他还详细介绍说,这部丛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丛书涵盖了初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的绝大多数知识点,不但适于社会青年自学,也是中学教师教学和中学生课外阅读自修的重要参考书。</p><p><br></p><p> 据我的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四清”运动中,这部丛书就遭到了批判,说它为升学服务、传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文革中,又批判它与“上山下乡”唱反调,还对其“斩草除根”,将所保存的丛书全副纸型通通焚而弃之。</p><p><br></p><p> 明知一书难求,仍然想碰碰运气,为此,我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四处购书:一是通过战友出差或探亲的机会帮购书;二是委托亲戚朋友在家乡多方寻书;三是直接与各地新华书店和上海科技出版社联系购书。采用以上办法,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实在收效甚微,还得不到整部丛书的三分之一。我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决定横下一条心,不配齐这部丛书决不罢休,同时坚持一边读书一边继续想方设法搜寻下去。经过多方的合力搜索,最终还是把这套丛书配齐了。</p><p><br></p><p> 为了尽快学完这部丛书,早日全面掌握数理化知识,我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读书计划,时间主要安排在晚上。从1971年年底开始,我无论春夏秋冬,寒冬酷暑,始终坚持攻读丛书。最难是夏天和冬天,由于地处惠阳潼湖,部队主要开展军农生产,军营周围都是稻田,到了夏天,晚上蚊子特别多。在办公室里读书,没有电风扇,也没有时间扇扇子,只能穿上长衣长裤,几个钟头下来,汗流浃背,热气腾腾。困了累了就到室外走一走,透透气伸伸腰醒醒脑,虽然只有几分钟,散热解困效果还不错。到了冬天,潼湖的气温有时接近零度,加上屋顶是用稻草盖起来的,墙又是泥巴墙,四面透风,晚上坐下来不活动,尤其是到了半夜,即使穿上棉衣棉裤也感觉很冷,手指僵硬握起笔来不听使唤。10点钟熄灯号一吹,别人都睡觉了,此时我正渐入佳境,思路越来越清晰。春天和秋天都是好季节,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p><p><br></p><p> 1975年3月,我从部队退伍回了家乡。到了7月,县招生办公室开始招生,招生对象主要是来自生产一线的青年农民和青年工人的优秀代表。当年的招生程序是,首先由生产队、大队、公社三级推荐,再由县招生办统一择优录取,最后由招生办上报地区审批。后来的体检和政审都顺利通过,我被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了。值得庆幸的是,进了工科院校,原来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对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非常有利,我顺利地完成了大学的学业。</p><p><br></p><p> 在过去那特殊的年代里,我在部队未能顺应潮流,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白专”道路。我不失时机自学并且全面掌握了数理化基础知识,如愿上了大学进了工厂,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工程师。</p><p><br></p><p> 1978年12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向全军发出的《关于部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几项落实措施的通知》文件中,把科学文化教育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当时以普及中学数理化知识为主、以干部为重点。部队印发了《丛书》20万套,共300多万册,发至连队,帮助连队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由此可知,我在这个文件下发的数年前就开始行动起来了,这不是说我有先知先觉,具有超前意识,而是说我有自知之明,亡羊补牢,未为迟也。</p><p><br></p><p> 作为一名在工厂从事专业技术的工程师,我不仅注重本单位技术问题的妥善解决,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我先后在全国的科技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分别被《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检索工具收录。部分(1989年以后发表)被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等世界检索工具收录。</p><p>回顾自己一生走过的历程:首先是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有幸上了一所重点的工科院校,学了一个应用领域广泛的专业;其次是进了一家有用武之地能施展才干的工厂,做到学以致用,投入满腔热情,收获累累硕果。</p><p><br></p><p>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没有虚度青春年华,此生无怨无悔!</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