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趣事

理直

<p class="ql-block">  “趣事”取材于七十年代初本地农村的真人真事(有个别当事人也许现在仍健在。为便于叙述,本人已对人名、村名等一些细节作了修改及调整)。标题写完后,却总感觉这“趣事“无趣,反而让人心里凭添几分沉闷。可这些事又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且长留于自已的印记之中,让我挥之不去,总想一吐为快。这并非是我想揭人之短,以丑为美,而是想把那特殊年代的那些“趣事”记录下来,让人们能从“笑料”中获得某种启示。</p><p class="ql-block"> 唯愿此等“趣事”永远别再发生!</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七五二八</p><p class="ql-block"> 某村有一男子,文盲不识数。一日进城赶集卖红薯,每斤5分钱。红薯卖到最后尚余7斤,一干部模样的人与其全买下。付钱时,该干部先递给他3毛钱而后再准备找他5分,可他得到3毛钱后拔腿即走,急得该干部举着5分钱随后追着喊补。谁知你越喊他跑的越快,该干部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男子对村人说: 唉!城里人真小气。我昨天上街卖红薯,5分钱一斤,7斤红薯他给我3毛我马上走开,他竟然在后面追我跑了好远。“七五二八”,我只不过多得了他2分钱,你说至于追成这样吗?众人听了全都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从此,“七五二八”便成了该男子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30个寡鸭蛋</p><p class="ql-block"> 某大队的一生产队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便组织大老潘等几人从事孵小鸭卖。然,大凡“技术活”都存在一定风险。这不,有一次队里孵化1000个蛋竞有300多个是孵不出小鸭的“寡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队里安排大老潘和另两名社员把寡蛋中那些.“胎死腹中”的,腐烂发臭的清理掉后便将那比较好的拿到集市去卖。那年代穷,人的肚里少有油星荤菜,2--3分一个寡蛋还是有不少人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整天的呦喝,寡蛋卖了200多,仍剩几十个,但眼看日落西山,集市散场,只好回家。</p><p class="ql-block"> 半路上,有一处叫坪定的地方,是村民赶集回家歇脚之地。此地地处大路傍,有屋三五间,且有几株大树遮荫。树下有理发的,卖糖的,卖稀饭和糖水凉茶的等等。周边好几十个村庄的村民赶集都在这里歇会脚,抽帒烟,喝杯凉茶或吃碗稀饭。稀饭3分钱一碗,豆角、黄瓜、萝卜酸任选一碟。那糖水,凉茶,小杯1分,大杯2分。还有理发的是一毛五一位,男女不论,老幼不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此地的房主纪老板夫妇,十分善于做生意。女的负责卖稀饭、茶水,男的负责做糖卖。他做的糖果主要是纸包水果硬糖,兼有麦牙糖、花生糖、芝麻糖等。尤其那麦牙糖做的很有特点。除做成普通的小指般粗中指般大的一小根外,有的还揑成小鸟等形状且画上彩色条纹,十分好看。糖果都卖1分钱一颗(块)。当时兴”三天一街”,遇上”空日”纪老板就挑着”货郎担”下乡游卖。小时候没有钱,我们常拿家里”值钱的东西”与他换购。长大后还听父母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家里如今找不到银园铜板就是因为小时候你们都拿去送给了纪伦(纪老板)……话扯远了,就此打住。</p><p class="ql-block"><br></p> <p>  当日,卖寡蛋的大老潘们自然也到那坪定歇脚。</p><p> 人刚落坐,热心的纪老板便迎将上来:三位今天是喝茶还是稀饭?因为是附近村民,大家相互认识。大老潘:不用。我们这有卖剩的鸭蛋,帮我们每人煮几个吧。蛋是生产队的你们也敢吃不怕挨批斗?纪老板担心地问。你老放心,我们三人商量过,我们吃的蛋也按市场价3分一个付钱,不会贪公家便宜的。大老潘边回答边取出9个鸭蛋交给纪老板′。</p><p> </p><p> 什么,你们的鸭蛋才3分一个?还有吗?给我煮几个。邻村正在喝凉茶的黄大壮在一旁插话道。大老潘:有哇,你要多少?煮10个,有吗?有,就帕你吃不得这么多。吃得,二三十个都不够我吃!你吹吧,我赌你吃得30个我们送给你不要钱。在一旁一直未曾开口的大老潘同伴甲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此话当真?黄大壮更加来劲。当真!不过,你若吃不完你赌什么?大老潘同伴乙也来了兴趣。黄大壮:我如果吃不完就按每个5分付钱这可以吧!</p> <p>  最后经大老潘同意,并请纪老板作证人。赌赛开始,按黄大壮要求先吃10个煎蛋后吃20个带壳煮的。不到十分钟大壮便吃完了10个煎蛋。只是接下来吃20个煮蛋时,由于蛋黄干涩难咽吃得较慢。虽然也允许喝水送,但喝水多会增加食量,因此他只有到实在咽不下时才喝一小口。</p><p><br></p><p> 随着时间的推移,蛋也在一个一个地减少。当吃到最后还剩下2个时,黄大壮站起来摸着圆鼓鼓的大肚子对一直帮他剥蛋壳的两位大老潘同伴说:辛苦两位兄弟为我剥蛋,这两个蛋就赏给你们尝尝啦。甲乙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心想,30个蛋吃了28个,他可能是实在撑不下了,说不定他输就输在这最后2个。于是摇头齐说不吃,不吃。黄大壮见状,也不再客气接连几口就把2个蛋吞下了肚。并得意地向纪老板再讨要一碗稀饭喝,说是解解渴……</p><p> 大壮一顿连吃30个鸭蛋的”惊人壮举”也由此传遍了十村八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趣谈”。</p> <p> 三、样子</p><p> 某 村有一男,年约三十四五,因右眼先天失明。故人起外号“独叔”。</p><p> 俗话说“屋漏偏遭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独叔”天生残疾则罢,可妻子偏又中年病亡,丢下一4岁多的女儿与其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十分凄苦。一大年三十,父女俩无钱杀鸡买肉,就煮了3斤糯米,拌上几段葱花充当年夜饭。</p> <p>  饭后在村口闲聊。人问: 独叔,三十晩吃什么?独叔不屑地回道: 样子,都说能吃,我父女俩煮3斤糯米饭都吃不完,还剩3调羹呢。</p><p> 独叔走,村人背后笑一议:一人带个4岁小孩吃完三斤糯米饭,还说是”样子”。</p><p> 此后,村人凡有能吃而又假言未能吃者,皆以”样子”之语戏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