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里的怪兽》

joan

<p>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故事森林的作品《城堡里的怪兽》,通过阅读这本小说,孩子们会爱上神奇的自然,学会观察和爱护动物。在有鬼魂穿梭其中的情节里,孩子也会获得很大的阅读乐趣。而作者想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正能量,也会潜移默化地注入他们心中,让善良和正义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p> <p>  伊娃·伊博森的作品有种魔性,读了之后,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城堡里的怪兽》就是这样一本奇特的书。</p> <p>  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玛德琳和罗洛的父母要去美国,他们被托付给了年迈的乔治舅公和艾米丽姨婆。</p><p> 在古老的科洛岩城堡,他们见识到了神奇的野生白牛,结交了智勇双全的小伙伴——内德,认识了一帮行侠仗义的鬼魂朋友。最终,为了拯救不列颠独一无二的野生白牛,为了保卫野牛的家园——科洛岩公园,大家在哭丧女妖三姐妹的帮助下,同心协力,开始了冒险与抗争。</p> <p> 作者将人、鬼魂、妖、兽置于同一时空,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通过一个个戏剧化的冲突,描写了他们的生活日常与情感纠葛。</p><p> 作者将城堡、野牛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故事跌宕,情节动人,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高超的谋篇技巧和超凡的构思水准。</p><p> 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作者独具匠心,塑造了人、鬼魂、妖、兽四组形象,而且每个群组里的个体都十分具象,有很高的辨识度。</p> <p>  孩子与鬼魂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作者对他们的形象刻画尤其入木三分。其中,两个女孩,一个乖巧可人,一个世故练达;两个男孩,一个古灵精怪,一个纯朴厚道,形成了鲜明的反衬与比照。鬼魂的形象也各有千秋,独具特色。</p> <p>  马戏团女郎苏妮塔精明能干,常常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血腥新娘布伦达放不下自己的情仇,一直哀怨不断;骷髅史密斯先生由于生前肥胖,经常遭人取笑,现在变得豁达幽默;被自家哥哥谋害的雷纳夫衣袂飘飘,侠气十足;大脚丫相貌丑陋,却舞技高超,忠诚执着。</p><p> 他们生前时运不济,遭遇不测,命运多舛;而此时此刻,他们不吝神工鬼力,向孩子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其行为令人动容。毫无疑问,这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也使作品极具表现力。</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英式幽默贯穿始终。</b></p><p> 在这部作品中,英式幽默主要体现在情景和语言两个方面。情景幽默主要表现为作者较多借助时空错位的手法,将主人公从一个环境移植到另一个环境中,或者从一个时代移植到另一个时代,从而产生误会、奇遇等喜剧元素。</p><p> 这样的桥段与场景比比皆是,譬如鬼魂的面试与演出,女妖三姐妹的霸王式搭便车,手术室里的人鬼大战等,都让人捧腹大笑,开心不已。语言幽默主要表现为机智的语言运用,或对语义的延展、扭曲与挤压。寥寥几笔,却达到了夸张的漫画效果。</p> <p>  对乔治舅公、艾米丽姨婆、奥莉芙等人物的刻画就体现了典型的语言幽默。幽默提升了作品的可读性,让阅读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愉阅”。</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主题寓意丰富,发人深省。</b></p><p> 伊娃·伊博森擅长讲述鬼魂故事,擅长用鬼魂故事传达人生寓意。《城堡里的怪兽》也不例外。它是一则关乎成长、寻觅和收获的寓言:在拯救野牛、保卫城堡的斗争中,人、鬼魂、妖、兽都得到了成长,有了收获——乔治舅公、艾米丽姨婆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相处,在重拾亲情的同时,保全了野牛和科洛岩城堡。</p> <p>  孩子们锻炼了体格,磨砺了意志,在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的包围中实现了回归;鬼魂们找到了朋友,拥有了温暖的家,不再害怕离别与孤独,即便是怨气深重的布伦达,也学会了理解和原谅;女妖们学会了关爱和帮助,有了几分人情味;野牛回到了自己的领地,更加珍惜自由的可贵,生命的美好。</p><p> 伊娃·伊博森曾经说过,她写鬼魂、女巫和魔法,是为了减少孩子对这些的恐惧。所以,她笔下的鬼魂和女巫会做各种各样的趣事,而且是需要同情和帮助的弱者。</p> <p>  我们脑海里会经常浮现着一个画面:科洛岩城堡沐浴在阳光之中,明朗而温暖。那里住着一户相亲相爱的人家,几个从容安详的鬼魂,一群逍遥自在的野牛。他们互相陪伴,却又各自安好,互不相扰……完美地诠释了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美在自由自在,美在和睦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