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平和打包厂的前世今生(之一)——2020年7月

TYR

<p>有一种记忆叫东方芝加哥,有一种风情叫老汉口。当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当城市的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已经74岁的我,重新回到我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去寻找历史上的大武汉,老汉口的踪迹。</p> <p>在汉口青岛路,一处沉寂多年的老厂房,修旧如旧后,现在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p> <p>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p> <p>这是我再也熟悉不过了的棉花打包厂了!小时候,差不多每天都会经过这里。那时打包厂门口的保安是头上缠着白头巾的印度人,由于他们的肤色是棕红色,我们都叫他们红头洋人。据我的一位同学听她父亲说过,那时扛花包的苦力每次可以领到一个竹牌,叫做‘欢喜‘,每天收工后凭这个‘欢喜‘竹牌领工钱。</p> <p>19世纪末,英国商人Liddel 兄弟来华,创立上海英商平和洋行。1905年在汉口英租界华昌街(现青岛路)开设了平和打包厂。</p> <p>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平和打包厂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打包厂复工复产。解放后成为湖北省商业仓储公司的仓库。</p> <p>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打包厂,一切令我好奇又兴奋。115岁的打包厂,修旧如旧后,再显风华!</p> <p>平和打包厂为汉协盛营造厂建造,在汉口老租界区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中,有很多是由该厂建造的。</p> <p>宁波人沈祝三是清末民初一代华商的传奇人物,1908年它脱离了上海协盛营造厂,在汉口创业,但为了不忘上海协盛,他将自己的营造厂取名`汉协盛`。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汉协盛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p> <p>闻名遐迩的武汉大学老校舍,就是由汉协盛营造厂承建。老板沈祝三信誓:`武大建筑,应着眼百年以上`。他在政局动荡,长江洪水爆发,建材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条件下,不惜亏本,恪守诚信,才使武大老建筑历经近90年的风雨,依然厚重牢固。他曾说,`我给洋人盖了一辈子房子,今天,我要给国家盖一所最好的学校!`</p> <p>我心中情不自禁,默默地为百年前的`武汉制造`点赞!为重质量,讲诚信的爱国民族商人沈祝三点赞!</p> <p>入口处这面墙,很是吸引眼球。</p> <p>十足的英伦风范!</p> <p>我喜欢欣赏老建筑的细节。</p> <p>粗矿的工业风与精致的艺术完美结合,这座厂房更像是一座写字楼。</p> <p>七十几岁的我突然后悔,当年报考大学时,为什么不选择建筑专业?</p> <p>保留下的工业遗迹</p> <p>斑驳的墙,百年前从英国进口的设备。</p> <p>拂去历史遗留的风尘,我仿佛又见到了当年的兴盛。</p><p><br></p> <p>消防桶随处可见。</p> <p>红色记忆</p> <p>每个时代,总要有些建筑被城市铭记,总要有些精神被城市传承!武汉平和打包厂,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