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效民的美篇

方效民

<h3>方效民 1947年生人 1963年8月入伍 历任8023部队卫生学校学员 、546医院传染科护士。北京军区七分部256医院外科护士长、山西医学院医疗系学生 、256医院普外科医生、消化内科医生。北京军区七分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主治医师、急诊科主治医师。中央警卫局305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门诊副主任医师、保健诊室副主任医师。2007年退休。</h3> <h3><br> 一次难忘的夜行<br> <br> 读韩文林老师的《吕春一家》,深受感动,同时回忆起我的一次经历。<br> 记得1967年秋的一个星期天,我到三部去看战友,三部座落在红山环抱的地方。我坐在班车上进山时,只见远处山边有个工地,深青色的山峦延深处,像被巨斧劈掉了一大块,裸露着一片片浅色。旁边有几座石灰窑,一股股淡淡灰白色的烟,从窑顶端冒出。隐约看到有人推着小车干活,班车上的人说,那是采石场、石灰窑。<br> 那天下午,三部的战友很热情,盛情招待,他们炒菜、烙饼,大家边吃边聊,结果错过了返回的班车。<br> 部队纪律严明,不能随便在外住宿,我必须赶回医院,没有班车,我决定用双脚走回医院。于是,战友一路送我,到红山哨所,往前就不能再送了。<br> 我沿着进出红山唯一的一条山路前行,路上没有碰见一辆车,也没有遇见一个人。天色渐渐黑了,我孤身一人,走在这条夜路上,天上有半个月亮和稀疏的星星为我指路。我直视前方,步履匆匆地赶路,不敢回头,更不敢四处张望,生怕遇见狼或坏人。<br> 周围实在太安静了,只有我自己沙沙的脚步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知走了多久,才终于出了山。<br> 这时,我看到远处采石场石灰窑的灯火通明,还隐隐听到了口号声。难道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工作?。<br> 因为看到了灯光,听到了声音,我好像有了依靠,有了胆量,步伐也轻快了许多。终于在凌晨一点钟,我踏上了那熟悉的医院小木桥,我长长出了一口气,抹掉脸上的汗水,心,终于踏实下来了。<br> 那天,我从下午七点到凌晨一点,独自一人在红山和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足足走了六个小时的夜路,双脚磨出了血泡,是那个采石场石灰窑的人们给了我力量,让我没有停止脚步,奋力前行。<br> 今天,我终于知道了那是吕师傅带着战士们为部队的建设,夜以继日地生产石头、石灰、水泥。吕师傅一家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基地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地工作,生活在远离大部队的山脚下,无怨无悔,令我敬佩不已。<br> 让我们记住为军队建设,为共和国建设奉献一切的平凡而伟大的老一辈吧,不管他们有名,还是无名,不管他们曾经在哪一个岗位工作!<br>  方效民 2016年9月28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