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近有些航空公司机票打折的广告充满诱惑力,这对我们旅游爱好者来说是个机会,我们权衡再三决定到东北哈尔滨去,到被誉为金鸡之冠的莫河去,到拥有46755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去。方向有了,我们开始网上订机票,联系哈尔滨国际旅行社,并对整个行程做好攻略。由于在哈尔滨停留时间不多,所以对哈尔滨的景点作了些研究,除了网红打卡点必去之外还要有自选的景点,时间掐的很紧凑,凡事能打车决不步行,一切准备就绪,7月24号下午我们乘坐春秋航空17:55的航班,晚上21:00到哈尔滨,然后机场3线到哈尔滨中央大街,入住中央大街附近的维也纳大酒店,开启了东北哈尔滨之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是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我们对哈尔滨的了解大多是来自谍战片,日本七三一部队的罪恶使我们对哈尔滨有种莫名的回避,到哈尔滨不是看这座城市有多繁华,而是看这座城市的历史有多厚重,今天我们要去揭开这座古老城市的袈裟,去寻找我们想看到的“冰城”真貌。</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是25号晚上的火车去莫河,29号中午回哈尔滨,所以我们在哈尔滨有一天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5号上午 第一站:索菲亚教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索菲亚教堂就在旅馆附近,走过去10分钟左右,我们慢慢逛逛来到索菲亚教堂,由于教堂内部在整修,所以只能看看外观,我去过欧洲的很多大教堂,但是具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的教堂还第一次看到,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旅游必打卡之地,现在的教堂是建筑艺术博物馆。</p><p><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后来补进来的视频,2020.8.20号,我们前往东北旅游,第二次来到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开放了,参观教堂内部拍了这段视频。</p> <p> 第二站:龙塔 </p><p>龙塔这AAAA景点是旅行社不推广的,因为离市区比较远,在南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跟团游时间不允许,但我们决定去龙塔,龙的传人上龙塔这是龙塔的宣传语,龙塔就是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为全钢结构高塔。龙塔于2000年建成开放,塔高336米,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第一高埃菲尔铁塔)。</p><p> </p> <p>此照片选自网络</p> <p> 龙塔总面积为16600平方米,其中塔座为13000平方米,塔楼为3600平方米,塔座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球冠形。塔身正八面型,塔体为抛物线形,中间是圆柱形井道,由七条银白色的铝合金板和九条深蓝色镀膜玻璃围护。塔楼设在181米和206米处,由飞碟状的下塔楼和圆形的上塔楼组成。天线设在220.5米至336米。</p> <p> 上龙塔65岁免票,我们乘电梯到达181米观景台,在环绕的玻璃栈道上观赏哈尔滨城市全貌。</p> <p>站在181米的玻璃栈道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p> <p>胜利总是留给坚持一下的我们,来到塔顶首先看到的是历年高考状元榜,状元鼓,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状元的尊敬。</p> <p>我们来一张马到成功!</p> <p> 哈尔滨的果戈里大街,是这次行程攻略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老街上有个网红书店《果戈里书店》,我们第三站来到这条拥有一百多年的老街,就是为了寻找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之一的果戈里书店,当我推开书店大门的那一刻,我的脚步便开始变慢了,走进书店的一楼门厅,宛如步入了另一个世界,浓浓的欧洲古典气息扑面而来,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通往二楼的走廊与楼梯,每一处都尽显书店的用心,橱窗的书籍,镜框里的哈尔滨老照片,木质的扶手、地毯上的风情图案、彩色的玻璃窗,欧式的穹顶……无不体现着哈尔滨的独特魅力。处在这样充满书香且优雅的环境里,似乎每个人的内心都平静了,看着小孩子在翻阅绘本,中学生在埋头自习,我不禁感到开心,也心生羡慕,因为在他们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有了果戈里这样不可多得的书店的陪伴,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p> <p>果戈里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市,俄国批判主义作家。 他被誉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死魂灵》《钦差大臣》等。</p> <p>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旅行是人生中极为美妙的体验,当这两者在我的生活不期而遇完美融合时,内心深处得到了最好的满足。</p> <p>从果戈里书店的文艺风格里走出,浪漫还在继续,大街两侧有许多欧式的古老建筑,在果戈里大街不远处有个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座巴洛克风格,砖木结构的教堂在1938年成为哈尔滨东正教神品学校校址,这座教堂1930年10月12日开始筹建,1931年5月动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教堂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由于疫情教堂不开放,我们无缘进教堂看看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p><p> </p> <p>第四站:中华巴洛克广场</p><p> 这其实是条美食街,由于晚市热闹,所以我们匆匆逛一下就直奔下一站。</p><p> </p> <p>网红名店,开晚市,我们无缘品尝,匆匆赶往下一站。</p> <p>第五站:伏尔加庄园(另有美篇)</p><p>第六站:莫河之旅(另有美篇)</p><p>第七站:哈尔滨中央大街、防洪纪念碑、斯大林公园………</p><p> 7月29号中午从莫河回到哈尔滨后开始第七站的游览,中央大街类似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凡是来哈尔滨的游客都必须要走走逛逛,我们也不落俗套,哈尔滨的夏天非常热,我们来二支马迭尔冰棒,在中央大街特有的马路上边走边逛向松花江边的景点慢慢走去。</p> <p> 松花江防洪纪念碑位于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1957年洪水威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战胜洪水袭击,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 </p> <p>1957年,松花江上游连降暴雨,爆发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当时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哈尔滨壁垒森严、众志成城,在英雄的哈尔滨抗洪大军面前,洪魔被降服。</p><p><br></p><p> 1998年哈尔滨发生150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哈尔滨数万名人民解放军官兵、本地驻军某部官兵,用“钢铁长城,子弟兵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的英雄气概再次谱写一曲威武雄壮的胜利凯歌。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至今已成为东北名城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塔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p><p><br></p><p> </p><p><br></p><p><br></p> <p>松花江铁路大桥是哈尔滨铁路局修建最早的大桥之一。</p><p>建桥年代:光绪二十六年--二十七年(1900-1901年)</p> <p>十元钱买张船票,松花江上游个来回,性价比极高,一小时前松花江上还是阳光明媚,转眼乌云来袭,我们坐在船上欣赏着松花江两岸风光,远处的铁路大桥,空中的过江缆车,还有江面上破浪前进的游艇,这情景使我想起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这首歌,想起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三省的视虎视眈眈和妄图霸占我东三省的狼子野心。船外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气温一下子降下来了,我们匆匆上岸躲进了一家略有名气的餐馆,美美地享受了丰富的晚餐,雨后的松花江,雨后的中央大街更有种脱俗之美,哈尔滨我们来了,我们走近了你的胸怀,我们感受到了你脉搏的跳动,这座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城市令我们留连忘返。这次东北之行的安排自我感觉非常满意,游的尽兴,玩的开心,漲了知识,大兴安岭的天然氧吧洗涤了我们的灵魂。</p> <p>哈尔滨有几个火车站,这张照片是哈尔滨站,我们去莫河就是从哈尔滨站出发。</p> <p>短短的一天半时间,我们匆匆把这座古老的名城转了一圈,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只有你来过这里,便会体会到那种"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的浪漫味道!中央大街、巴洛克风情街等都是值得回味的,回顾这次东北哈尔滨、莫河之旅真是收获满满,不枉此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