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河

濯缨

<p>  我似乎曾写过这个题目,今天,老家在竹竿河畔的王野先生邀我游竹竿河,因而想起许多我与这条河相关的往事,所以就再写一遍。</p><p><br></p><p> 竹竿河发源于今湖北大悟宣化(原属罗山)境内的大别山北麓,一路流经罗山的周党、南李店、周店、竹竿,然后向北经河口寨吸纳小黄河之后,汇入淮河,全长140余公里。《水经注》称之为谷水,因上游山区的木材窑货要经水路运往河口寨,运货要用竹子编成竹排,一眼望去,满河都是竹竿,所以俗称竹竿河。</p><p><br></p><p> 竹竿河在下游,是罗山与光山的界河。</p><p><br></p><p> 在光山一侧,河岸上突兀而起两座山。北边一座,绵延起伏十余里,叫做恨山。恨山再南去六七里,又有一座孤独的像馒头一样隆起的山,叫做独山。据说秦始皇征役夫修长城,王母娘娘哀悯役夫辛苦,就悄悄在每个役夫的担子上放一根丝线,役夫搬运砖石就不觉沉重,健步如飞。秦始皇很奇怪,就将丝线收起,做成一根鞭子,轻轻一挥,群山皆动,于是就赶山填海。王母娘娘担心山被赶尽海被填完,就趁秦始皇困觉时,偷偷用一根假鞭换下。秦始皇醒来持鞭再赶,山就不动,于是发恨,拦腰一鞭,将此山打为两截,于是叫恨山(一名杏山)。至于独山,人们说是秦始皇赶掉下的。姑妄听之吧,我小时候老人家们就是这么讲的。</p><p><br></p><p> 我家在罗山庙仙乡官庄村,官庄又名喝风岗,可见其高。因为高,所以看东边十里左右的恨山独山,非常清楚。尤其是雨后天晴,这两座山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青青地凸起,恨山长长的,一起一伏的,宛如一个睡美人,仿佛轻轻唤她一声,她就会打个呵欠站起来似的,那独山,就像她的小跟班或者保护神。我的并不十分美丽的家乡,因为能看见这两座山而平添许多魅力。</p><p><br></p><p> 1973年初,因为前一年初二毕业不能上高中,我就到竹竿河边的周店复读,时我父亲任该校校长。这年春,学校组织初中部学生去恨山采药,我自然参与。趟水过竹竿河,再前行不远即入恨山。恨山北边几座连峰,南边几座连峰,中间凹下去的地方,传说即是秦始皇一鞭打下去痕迹,我们就在这里采药。主要采天门冬,一根细细的青藤,伸展几片绿叶,牵着藤儿找到根部,用小铲挖下去,即可挖到像小红薯一样的根茎,当然还可以采到桔梗。我后来在网上搜索天门冬,却和我那时采的不一样,不知是我们老师说错了名字,还是网上弄错了,反正我当时采的,就是我描述的这种植物。</p><p><br></p><p> 那时候是冬季毕业。冬月吧,光山马畈一个摄影师来给我们照毕业相,谁知快过年了,那人就是不送照片来,我父亲急了,就问我班的同学,谁在马畈有亲戚。一个姓周一个姓夏的两个同学同时站起来说他们有,于是我父亲就派他俩去取照片,我嚷着要跟着去。出发那天是雪后天晴,地上积着一尺来厚的冰,我们三人天不亮就出发,鞋子踩着冰雪咯吱咯吱响。南行到十几里外的南李店,天还不很亮,沿路向东穿过长长的沙滩,河面上一道板桥。桥板一尺来宽,一丈来长,板与板搭在木头支起的高高的架子上,桥面结着冰凝着霜,一踩一晃悠,我那俩同学,一前一后,半牵半扶总算把我护送到对岸。到了马畈,拿了照片,去一个同学的姑母家吃午饭,然后返回。一路上经过长征,学生已经放学,夕阳把放学路上学生们的身影拖得老长。再到仙居,天已深黑,不知过河的路径,再也找不到那座供人通行的板桥,可怜我那俩同学,脱下鞋子,挽起裤脚,背着我趟过结着冰的竹竿河。他们背我时,完全不会想这是校长的公子,而是想着我是他们的同学,小弟,我非常感念他们。</p><p><br></p><p> 周店学校西门对着街道,而东门外即大沙滩。东门离竹竿河怕有一里多路,这片漫长宽阔的大沙滩,是我那时的最爱。星期天,老师和学生都回家了,我常常是一个人在学校,忘记怎么解决吃的问题了。春天,某日,星期天,午后,我一个人跑到沙滩上,穿过一大片桑树林,再穿过一片芦苇荡,再到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望着这条从南向北慢悠悠流过来的竹竿河。黄沙、绿草、白水、蓝天、还有远处的白鹭和扑面的春风,我觉得我走进了古人的诗中,我突然萌动了写诗的欲望,我感觉我那一刻,是受到诗神的召唤,我诗词的种子,就是在周店竹竿河这片沙滩上种下的。那一年,我十五岁。</p><p><br></p><p> 从1973年起,学生毕业的时间改为夏季,我在周店上到1974年的暑假,然后就上高中。因为想写诗了,就专门在诗上下功夫。我以前固然读过一些诗,包括《论语》《孟子》都读过。高中时,某同学有一大本唐诗选本,忘记名字了,我就借来抄。有一种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本子,纸张很厚,带横线,我从中间折一道印儿,两边分抄,正面写满写背面。开始用蓝笔水抄,同学说不能长久保存,就改用墨汁,谁知次日再写,墨汁凝固,很费劲才弄好,后来再抄,头一天一定把笔管里的墨汁写完,然后洗净,这样,我抄了厚厚的四大本。现在我能背诵的古诗词,一大半都是那时候抄过的。</p><p><br></p><p>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信阳师范。1980年暑假,我毕业后经过短暂的实习,第一站就分配到竹竿河边的竹竿中学,那年我二十二岁。</p><p>&nbsp;</p> <p>&nbsp;&nbsp;&nbsp; 我给竹竿划分为四个风景区:一是养马河和竹竿河交汇处的三角洲。这里有田园、竹林、梨园、沙滩,我早期的诗“地如锦毯空如帐,心似闲云岸似船”,就是星期天在河边躺着看书写的。我的朋友鲁义刚一直记得这首诗,并对我屡次编辑诗集不选这首诗表示不满。二是竹竿大桥。月明之夜,我会在桥上散步,赏月,看水。洪水袭来,我也会来看热闹。上游的西瓜顺水飘来,人们用网子捞取,桥边一堆一堆的都是。三是河对岸的树林。过竹竿桥向北,沿沙滩向前,一大片望不到头儿的榆树林,还有水曲柳,还有不知名的杂木,一直连着二三十里外的淮河岸边。树林多鸟,那时我和万国华兄同住一室,他从哪里借来一支猎枪,我们星期天来此打鸟,回去自己做着吃,腥腥的不知什么味道,不好吃,就不再打了。国华三十二岁就因公去世了,我因此而长时间的哀伤,不说这悲痛的事了吧!第四,就是这恨山。它虽然在光山县境内,但离竹竿中学就几里路,我有时夜晚散步,就会走到恨山脚下。有时会骑车去,车子放在山下随便一户人家,然后登山,为其山也不高,登亦不难。我在竹竿时登恨山,主要在北边这座山峰,我少时采药之处倒是没去。登上山顶,看脚下的长河,河上的烟雾,雾上的夕阳,夕阳下的白鹭翩飞,还有更远处的田园村落,想想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p><p><br></p><p> 今天,我和王野先生是从光山仙居这边进去的。一条狭窄的水泥路,蜿蜒通到山脚下,水泥路尽处,车不能入,舍车步行,一路长松夹道,鸟语关关。我特意寻找那种我们叫天门冬的植物,看到了两种,一种是圆叶的,一种是尖叶的,忘了哪一种是。我俩拔它起来,拔断了,也没见到像小红薯状的根茎,有点遗憾。</p><p><br></p><p> 我在竹竿先后工作四年,因为是暑假来暑假走,连头带尾就是六年,加上我在周店足足上了一年半的学,总计起来,我在竹竿河边呆了七、八年。另外,我虽然离开竹竿,但在竹竿有亲朋,譬如王茂银兄,他活着时我年年要去拜年的。我会时时跑过去喝酒,当然也喝水。这水,就是竹竿河沁出来的。</p><p><br></p><p> 我现在应该可以称为诗人了吧,而且常常“被著名”。著不著名,别太当真,一种爱好而已。这爱好与竹竿河密切相关,我十五岁,在河边种下写诗的种子,二十二岁将这种子催生,长大,成熟。罗山多水,北边是淮河,西边是浉河,中间是从灵山发源的小黄河,再东边是从我家门口流过汇入竹竿河的养马河,另外还有子路河、九龙河等等,但我独对竹竿河有着莫名的眷恋。那时,我在河边看风景,当然,人们也许因为我有些奇异而把我当作风景看。竹竿河还在,只是那段美好,再也回不去了。</p><p><br></p><p>庚子夏某日</p><p>&nbsp;&nbsp;&nbsp;</p> <p>恨山(网上找的)</p> <p>板桥,我过的比这窄,比这长</p> <p>疑似天门冬</p> <p>二十二岁的我,在竹竿河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