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夕阳的美篇

俏夕阳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女便是囍</b></p><p> 学舌木瓜</p><p>初冬的雪花飞舞着,像仙女散花般引人注目。一只灵巧的“雪燕”带着神秘的气息,飞落在我这贫瘠的“陋巢”里。</p><p>八六年十二月,我的女儿降生在西安北方医院。从此,我的生活便增添了新的乐趣。当时由于我血压升高,需要在产房留观两小时。那天许是护士小姐忙晕了头,在她的出生日期栏写着10-12日字样。当时谁也没留意,只顾着围着孩子忙碌着,直到一个多月后报户口时,才发现她的出生日期有了错误。只能一错就错了。</p><p>当时医院规定,等母亲有奶水后,并且在每天定时喂奶时,才能将自己的孩子抱回母亲身边喂奶。我同病房住着六位产妇,都相继在产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有了奶水。然后,每天在需要喂奶的时候,护士小姐会推着并排放着八个婴儿的婴儿车(车上只能放下八个婴儿),并按照婴儿手臂上的挂牌,分别送到各自母亲的床边。每天大家都算计着、盼望着、焦急地等待着喂奶时间的到来。</p><p>记得,每当婴儿车推过来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围着车子品头论足一番。许多人都会指着我家的小宝贝说:看,这个孩子最漂亮,脸上白白的,光光的,没有一丝皱纹(那时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都会是满脸皱纹,像没长胡须的老人的脸一样,不好看,也很少有例外)。喂奶时,邻床的家属,不去帮自己的妻子给孩子喂奶(都是第一次当母亲,不太会给孩子喂奶),只顾着看我的女儿笑,一脸羡慕的神情:这个孩子真漂亮!</p><p>出院回家,月子里我都不敢轻易动她,怕万一弄坏了她的小胳膊小腿。换衣服、尿布,基本上都是她奶奶弄。 不记得她什么时候学会叫“妈妈”,只依稀记得,她十个多月的时候学会了走路。那时候天冷,家里都没有装暖气,她穿着厚衣服,正扶着沙发往前走,忽然就离开沙发向前跑了几步,竟然没有摔倒,站住了。吓得我赶紧向她跑去,又惊又喜。她自己还晃悠着、傻笑着,好像还有些得意呢。</p><p>刚满一岁多一点儿,由于堂妹的出生,奶奶没有精力再看她了,就只好把她送到托儿所去,让阿姨照看。第一天送去时,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她就很高兴地跟小朋友玩去了,回过头来看不到妈妈了,才哭了起来。往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往托儿所送去的时候,都会撕心裂肺地哭。但是没有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送,自己也流泪。后来慢慢习惯了,熟悉了,而且,照看他们的几个奶奶(因为是小小班,都是老阿姨)都喜欢她,她就很乐意上幼儿园了,都舍不得请假。</p><p>两岁多的一天,我给她穿一双方口系带的鞋。给她讲怎样穿好,她说记住了。下午下班接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她的鞋子两只脚穿反了,就说她:怎么又把鞋穿反了?她就很理直气壮地跟我说:“哎呀,那你把它叫个正的不就行了!”我当时都愣住了。她还太小,怎么从她口里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真是太神奇了!</p><p>那时候,我家住在有三户人家共住的单元房里,厨房和厕所共用,房间只有十四平米大小。屋里除了一张床和一个衣柜外,没有太多地方供她玩。我洗衣服、做饭,又怕她在单元里玩会影响别人家人忙活,也怕别人不注意时会碰着她伤着她,就只好把她放到床上,给她弄几本书画,她就会自己乖乖玩好久。</p><p>有一天,隔壁大妈下班回家早些,有点纳闷地说:这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听到你家小人哭闹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家没有小孩呢,我看看她在干啥呢。于是,就看到小小人一个人坐在床上,一边翻着书,一边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好像在认真读书一样。就特别惊奇的说:”这娃太乖了,这么小就不哭不闹,还自己看书玩,太可爱了!”又是亲又是抱的,喜欢的不得了。其实那个时候她还不认字呢。</p><p>一天晚上下班回家,大家都忙着做饭或做其他家务活,她却拦着对门的大伯问:“大伯,你今天剪头发了?”大伯摸着自己刚剪完的头,然后低头对她说:“是啊,你都看出来了?”她就正经八百地对大伯说:“可是,你剪得不好看啊。”大伯脸上有些挂不住,不好意思又慈爱的说:“是吗,那,下次让他们剪得好看些!”看,这就是我小小多事的女儿,她只知道要表达出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却不知道被她所评论的对象是否能够接受她所表达的意思!</p><p>后来,小姨来西安上学,周末会到家里看她,跟她玩。因为我要上班(当时为了错峰,我们单位周二休息),早上等她起床时我不在家,小姨就给她洗脸梳头。她觉得小姨给她扎的辫子不好看,就一边摇头一边生气的说:“我妈妈都不是这样梳的!”你看她多会挑剔,还嫌别人弄得不好。搞得小姨不知如何是好。</p><p>从小她就很臭美,稍微懂事时,每次买衣服,都必须带着她,自己去挑选。不满意宁可不要。一次我去临县出差,看到一套奶黄色的衣服,是她平时喜欢的颜色,款式也新颖些,就买回来想给她穿。结果她没看上,试都不试一下。后来我只好把那套衣服送人。那时她也就三岁左右。&nbsp;</p><p>大概三岁多的一天,她和几个小朋友在奶奶家的楼门口玩(奶奶住一楼),这时,奶奶出来看他们,她突然就冲着奶奶问:“奶奶奶奶,我长大了叫你什么啊?!”奶奶慈爱的看着她说:”还叫奶奶啊!”立时,她就稍稍低着头,张开小嘴巴,瞪着小眼睛,握着小拳头的两只小手举到两耳边上,又惊奇又很搞怪的,一边晃着小脑袋一边拖长了声音怪笑着说:“啊!——还-叫-奶-奶-啊-!”那天真可爱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她只想着自己会长大,却不知道,大人(老人)也会继续长大,继续变老!</p><p>四岁多的某一天,她在楼下跟一群小朋友玩,我正在厨房做饭,就听见她叫我。我转过头来看她,一脸委屈的样子对我说:我刚才不小心把XX小朋友给碰到了,我都给他说“对不起了”,他还想打我不跟我玩。我就跟她说,因为他这会儿还疼着呢,就很生气啊。过一会儿,他不疼了,就又会和你玩了。她就很乖巧的说:噢,我知道了。这就是她从小表现出的懂事、礼貌、宽容和善良。</p><p>五岁多的时候,跟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去学游泳。因为她勇敢不怕水,四天就学会了蛙泳,而且动作和姿势都很标准。教练很喜欢她,常常让她给其他小朋友做示范。因此,她很自豪,觉得自己了不起。</p><p>上小学前,送她去群艺馆跟老师学舞蹈。每当老师要教一个新动作时,都会让她站到学员队形前面做示范。她很自信,也很乐意。逢人便说:“老师都让我站在前面给小朋友做示范呢。”一脸欢悦和骄傲的样子。后来上小学了,姚老师让她跟着学跳舞,她嘴上答应着,却不去报名,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嫌太累不想学了,从此就断了继续练习舞蹈的念头。</p><p>在她四五岁的时候,不管是带她出门去散步,还是夏天去泳池游泳,只要看到年龄相近的小朋友,她都会主动上前跟人家说:我叫XXX,你叫什么,咱俩一块玩吧!那份自信,简直像个小小外交官!</p><p>刚上小学那会儿,跟她要好的几个同学家里条件都比较好,有个别同学,家里已经装上了电话(那时候,家里装电话的人家没有几户,都是经济条件很好或者是有级别的领导人家)。她就回家跟我说:XX同学家里都有电话了,而且卧房装一个客厅装一个(那时,只在电视里看到过),一副很羡慕的样子。我就跟她说,她家有人做生意,挣的钱比爸爸妈妈挣得多,我们家穷,不能和人家比。她好像是沉思着说:“妈妈,那我们家是中穷不是最穷吧!”看着她可爱的样子,我笑着点头称是。在心理笑着想:这小脑瓜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穷就穷呗,还不想是最穷的。唉!</p><p>稍大一点,有一次跟她说起吃零食的事。我说,妈妈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零食吃啊!她就惊讶的说:那你可以去买啊!我说:没有钱啊!她很快说:你可以去银行取啊!多么天真的想法!多么有趣的童真!!她哪知道,没有钱先存到银行里,哪有钱能取回来!</p><p>刚上初一没多久,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做饭。她又蹦又跳的跑到我跟前,气喘吁吁又有些焦急的跟我说:“妈妈妈妈,你猜我同学今天说我什么了?你肯定猜不出来,她竟然跟我说:你长得 很 漂 亮!我说,不会吧,我妈妈都说我长得可难看了!” 看着她那欣喜若狂的样子,我才知道平时跟她说着玩的话,她都当真了,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险些伤害了她。感谢上帝:幸亏,她是个性格开朗的孩子,没有给她造成自卑的心理阴影。</p><p>大考前,她仍然是个单纯幼稚的孩子。有人问她:你准备学什么?她说:“我不知道啊,你问我妈妈。”我说,那你就学会计专业吧,跟我一样。她说:“不行,我对数字过敏!”你看,已经长大了的她,依然是的傻傻的傻姑娘!</p><p>如今,她已经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出类,也不拔萃,但她依然清新,依然稚气,依然愣愣傻傻,没有一丝伶俐。我要讥笑她,她还击我说:“那还不是遗传了你!”的确,她依然如我:不溜奸,不耍滑,不贪功,不牟利,清清正正为业;不溜须,不拍马,不奉承,不献媚,不圆滑,不拐弯,不乞求,不攀比,平平淡淡做人,不存一丝功利。</p><p>她阳光、开朗、自信、宽容、知足、自律、真诚、善良!快乐自在心中!</p><p>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等你老了,我管你!”</p><p>看:还是女儿好吧!</p><p>有女就是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