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有效、有果、有愉悦——2020年历城区初中语文教师暑期培训第二天

李莹

<p>倾情分享总不倦,点点滴滴润心田。 </p><p>朴实中见智慧,从容中显实效。 </p><p>妙趣横生,情智共生。 </p><p>正可谓:</p><p> 一课一匠心,一课一境界。</p> <p>  7月28日,历城区初中语文教师暑期培训进入第二天,各项培训活动在教研员宿传勤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有序展开。</p><p><br></p> <p>  宿老师对培训会提出了“有序、有效、有果、有愉悦”的要求和期许。</p> <p>  第二天的培训分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上午的主持人是稼轩学校的刘佩佩老师,下午的主持人是里仁学校的李春华主任。会议程序包括:小组代表集中汇报昨天的评课情况;主讲人依次进行备课展示;听课后九个小组分散研讨。</p> <h1><b>有序</b></h1><p><br></p><p> 共有十位主讲人针对名著阅读专题、议论文专题、戏剧专题进行了备课展示。</p> 王舍人中学商蕾名著导读专题之《儒林外史》<br>  商蕾认为: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备好一堂课,要不断地去否定,不断地去完善。在《儒林外史》的备课过程中,基于学生从未阅读过此名著,应该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我们教研组反复的商讨、修订,最终才有了今天这堂课的呈现。备课、磨课都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让我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成长。 <p>港沟中学李莉名著导读专题之《水浒传》</p><p> 李莉老师的备课心得:接到这个专题的备课任务,一直诚惶诚恐。如何指导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读好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水浒传》,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教学难题。首先我利用一周时间温习原著,浏览了金圣叹、吴越大师的批注,观摩名师的课堂实录,几经探索后才有了说课的雏形。说课结束后,同组的老师真诚而热烈的指导,点燃了我对名著教学的再次思考:如何让学生读出名著中的名,吸取经典之精髓;如何实现名著阅读与写作与学考的结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阅读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小说......每次的成长都是痛苦的蜕变,每次蜕变都将会成为天空中美丽的云翳。</p> <p>唐冶中学张同敏议论文专题之《敬业与乐业》</p><p> 张同敏老师备课心得:接到区里的备课通知,要讲《敬业与乐业》,议论文因为学考不涉及,以前很少讲,突然之间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培训前的一周便开始紧张地备课,因为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所以便开始了反复研读教材、教参,广泛搜集优秀案例,看优课里部级优课的课堂实录。在众多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学情艰难地取舍教学内容,然后精心地设计课堂流程,力求达到课堂环节层层推进,巧妙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p><p> 备课虽然辛苦,但是每一遍读文本,都似乎听到梁启超先生的谆谆教导:虽然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但是只要你“能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教学是老师和文本、作者、学生的一场对话,在这一次的对话中我再次感受到作为老师“有业可敬”的幸福。</p> <p>里仁学校李春华议论文专题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 李春华老师的说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彰显了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和个人魅力。以“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雨果写的世界上最短的信激趣导入,三个教学活动“读信——议信——写信”贯穿教学始终。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声朗读体悟情感,加语气词演读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善用对联是李春华老师教学特色,对联的运用一直贯穿在文章的概括内容、理清思路、抒发感受、评价作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衔接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令人叹服。</p> <p>华山中学曲晓桐议论文专题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 曲晓桐老师认为: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备课过程中,除了理清文中的逻辑思路,令我感受颇深的便是鲁迅先生的一腔爱国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有代表性的论调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的、阶级的心理,绝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街论巷议。鲁迅先生捕捉这一论调进行深入剖析,是极有现实意义的。今日再读,仍能深深感受到其中包藏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呼吸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领略到一颗伟大的心跳。</p> <p>唐王中学韩金莲议论文专题之《怀疑与学问》</p><p> 韩金莲老师说:在备课时,我着重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独到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查找一些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教学也就为学生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做了一次很好的指导,学生对创造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指导、互动的学习,认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认识也会百花齐放,将文本的创造内涵做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与其他的老师存在很大差距,但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断促进自己成长。</p> <p>彩石中学俎倩倩议论文专题之《不求甚解》 </p><p> 俎倩倩老师备课感悟:一接到这个备课任务,我倍感压力。面对议论文,感觉无从下手,压力很大,但压力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我认真研读教材,搜集资料,最后确定了教学思路。经过彩石中学语文组老师们的共同研讨,最终我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通过备这一节课,我收获了怎么教给学生讲解驳论文,如何找驳论点,怎么用论证方法驳斥对方的观点,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我认为此次培训活动富有实效性,老师们集齐广益,对我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让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我要逐步完善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p> <p>  华山二中王婧文议论文专题之《谈读书》</p><p> 王婧文老师备课心得:作为一名初三的“新”老师,第一次集体备课交流展示,颇为紧张。从打不开思路到慢慢思索逐渐有了眉目,虽然这个过程极具痛苦,但也让我在这次备课中有了成长。拿到议论文的专题,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由此,我想到了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思维导图以清晰的逻辑框架给学生做一个提示,帮助学生去梳理论证思路。接着通过交流探究的形式体会本文的说理艺术。将培根所提倡的读书法贯穿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p><p> 要上好一门课程,都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我才刚刚起步,要做的事情很多,自己一定会努力的为上好每一次课而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不断追求进步。</p> <p>董家中学腾元元议论文专题之《山水画的意境》</p><p> 腾元元老师说:拿到这篇议论文,内心是忐忑的。因为学生对议论文不太“感冒”,再加上这是一篇文艺论文,如果过多的强调议论文的知识,难免过于乏味。我主要选取了理清文章思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了迁移赏析。以《漓江胜境图》作为赏析的案例,通过前后两次赏析,让学生提高感悟美,欣赏美的水平。我的说课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能与这么多同仁交流,我是快乐的,语文教学的路还很长,我行进在奋斗的路上……</p> <p>世纪英华王玲娣戏剧专题之九下第五单元</p><p> 王玲娣老师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样的活动中聆听优秀者的声音,让自己的思维绽放花朵。教学相长,此时的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在长者的教与自己的学中历练成长,为将来自己的教储备资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div>  十位老师的备课均能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围绕区培训方案进行课程整合,优化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br></div> <p>区教育局领导王永军、刘培成莅临语文培训会场听课指导。</p> <p>全程参与听课的校长专家。</p> <h1><b>有效</b></h1><br> 九个学习小组分别派出一位教师代表就前一天的小组讨论内容汇报展示。老师们认为深受启发,收获很多。 <h1><br></h1><br><br> <p>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老师们积极聆听十位主讲人的备课后,开展了热烈的小组讨论,在学习、研讨、质疑、建议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了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p> 当思想碰撞出火花<br>定会在心里生根发芽<br>为前进的道路指明新的方向 第二天的会程过半,宿老师召集骨干教师调整调度培训会议进程,完善培训活动的相关细节,保证培训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h1><b>有果</b></h1> <div> 小组评课后各主讲人根据修改意见继续完善自己的备课,并将备课资源及时上传到区平台交流共享,此备课将作为培训会的成果之一,为开学后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提供资料保障。</div> 字字皆收获,行行是真经!<br>每一页,都记录着培训学习的启悟!<br>每一页,都记录着灵魂碰撞的火花!<br>每一页,都写下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p>  看见引领,学会成长,让我们来听听参会教师今天的心得体会吧。今天主要对董家中学和历城双语的几位老师进行了采访。</p> <p>  <b>董家中学王婷婷:</b>今天上午听了商蕾,李莉,张同敏和李春华四位老师的说课,收获很多。其中李春华老师关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特上尉的信》一课的讲解让我感受颇深。李春华老师给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词概括:真实,踏实,朴实。而课如其人,李老师的课也正恰恰展现了这一风格。整节课以“读信”“议信”“写信”三个活动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对联的形式贯穿教学过程,既对每一个活动进行了简短概括,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活动形式新颖有趣。从最后李春华老师对圆明园的介绍和了解中,我可以真切感受到李老师是真真正正沉下心来研究语文,研究教材的,而这也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学习的典范。</p><p><br></p><p><b> 董家中学贾然:</b>1/5的学习盛宴让我悄无声息的实现了由教师到学生身份的转换。“我在学什么?”“我要干什么?”是我这两天思考最多的问题。所有主讲老师都带给我字字珠玑的震撼,所有同组老师大放异彩的评课都让我醍醐灌顶。我回归了学生身份的质朴与虚心,甚至还产生了作为这些优秀教师同仁的羞愧与胆怯。我想我知道了,我在学优秀教师们赠予我的精神财富,我要尽可能的倾听与思考,尽快学会参与与表达。春风化雨的环境,思维碰撞的惊心动魄,还有夏日蝉噪下听课做笔记旁若无人的我和我们。深呼吸,继续往前是使命!</p><p><br></p><p><b> 董家中学张欣:</b>炎炎夏日,学习不止。今天是参加历城区初中教师暑假培训的第二天,继续被李春华等优秀教师的大格局所震撼,春华老师所讲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上尉的信》可操作性强,每一环节都能与教学目标环环相扣,整节课堂用对联的形式进行串联,让人感慨于春花老师的深厚的文化功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然不能达到几位老师的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回忆起了自己初当教师时的信心满腔,犹记得大学毕业时院长对我们说“要以父母之心从事教育行业”时的慷慨,然而安逸的生活似乎使我忘却了这一切,感谢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清晰明确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自己可以抓住机遇,不负韶华,星辰大海,砥砺前行。</p> <p><b>  历城双语荣琳琳:</b> 今年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历城区初中教师暑期培训。无论是主备老师的精彩呈现,还是小组讨论环节的头脑风暴,都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获益匪浅。李春华老师的课,我是始终怀着一颗钦佩之心来倾听的,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也有外延。我在倾听过程中,享受着一次次思想“炸裂”带来的愉悦,不断刷新自我!尤其钦佩其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和把任何事情都到极致的求实态度!更是被其浓烈的爱国热情所深深感染!三毛曾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我愿将自己的一颗虔诚之心,诗意地栖居在历城区语文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潜心教学,一路向前!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方向,我相信经过“有序,有效,有果,有愉快”的暑期培训,定能收获一树繁花!</p><p><br></p><p><b> 历城双语王飞:</b>教师培训使我见识到何为大家风范,何为师之表率,不管是诗词教学的引经据典,还是名著引导的深入浅出,亦或是议论文的主张与事理相结合,都体现出了历城区教师的专业性与专强性。同样,教书匠的责任不单单是教知识,更需要教人格,当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时,更认识到责任与爱是教育的真正基础。因此,这次培训更让我在使命感中体味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p><p><br></p><p><b> 历城双语杨燕艳:</b>如果说李春华老师的简约平和、李芳老师的高屋建瓴、刘春娣老师的冲淡雅致……都让我由衷的赞叹、深深地折服;那么商蕾老师、李莉老师、张国敬老师……的沉稳、渊博、精巧则让我惊艳。他们,有的刚踏上讲台不久,还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满脸的稚气,双眸里却是不服输的刚强;有的虽几经磨练,却愈挫愈勇,讲台上是智慧的飞扬……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每一张课件都蕴含知识的能量。而这些都源于他们对学问的有心求知、对疑难的潜心钻研、对课题的精心准备和对每一节课的全身心投入。他们,正在绽放,这绽放,惊艳了我,惊艳了流光。</p><p><br></p><p><b> 历城双语李月:</b>四节阅读导读课听下来受益匪浅。读名著兴趣是关键,如何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李芳老师《简爱》导读课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李莉老师和商蕾老师的名著导读课精选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深入分析人物的细节描写,精准体悟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读,进一步加深对典型人物的印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带动学生将阅读进行到底。真正做到了宿老师所说的:“有序、有效、有果、有愉悦”。</p><p><br></p><p>听,凝神入境!</p><p>悟,心领神会!</p><p>研,见仁见智!</p><p>我们且行、且思、且记录!</p><p>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p><p><br></p><h1><b>有愉悦</b></h1><p><br></p><p>培训紧张有序,更有欢声笑语。</p> <p>今天的学习充实而快乐</p><p>未来是一段漫长而富有挑战的旅途</p><p>理念与实践之间还隔着一个“行动”</p><p>行动与成功之间还隔着一个“坚持”</p><p>寒来暑往教语文</p><p>疏密有致写青春</p><p>让我们携手共进</p><p>做一个有情有味优雅涵养的语文人。</p><p><br></p><p><br></p> <p>文图:李莹 张杰</p><p>撰稿:李莹 张杰</p><p>编辑:范淑慧</p><p>审核:宿传勤 </p>

老师

备课

教学

议论文

学生

培训

春华

专题

名著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