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人类的情感,不知从何处谈起,不知从何处激发,有的时候,可以让弱小的人们鼓起勇气,向死而行;而有的时候,可以让逝去的人,以别样的方式,鲜活地留存于世!</p><p> 人生三十而立,三十多岁的人,正是上有高堂需要奉养,下有稚子嗷嗷待哺的时候,对于家庭而言,是撑起一片天的顶梁柱。然而世事无常,时有天灾人祸,一场车祸让一个如花生命凋零,让一个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经过几天积极救治后,年轻的患者还是脑死亡了,年迈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起初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在经过几天的缓冲之后,终于平静面对,并做出了一个决定——器官捐献!</p><p> 中华文明数千年,逝者为大、落叶归根的思想,儒家《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文化传承,让器官捐献在中国举步维艰,医学知识传播的匮乏,更是让其受到攻讦。随着科学和医学的普及和进步,以及人文思想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对器官捐献有了新的认识。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拥有共情能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器官捐献者,她的生命在这里凋零了,然而在其他地方,在一些人的身上,她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并将绽放光彩。这世上,有一个人会通过她的眼角膜,告别黑暗,看到缤纷的世界;某人拥有了她的肾脏,不用再痛苦地利用血液透析维系生命,可以轻轻的尝一口生活的甘甜;某个人拥有了她的心脏,可以漫步在田野里,小河边,也许有那么一天,会在离家很远的地方,邂逅了一个人,看到他的一瞬间,心忽然又酸又甜,似他乡遇故知…</p><p> 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给这个世界留下礼物,这样我们就能永远活下去,活在我们留下的礼物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