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军营、难忘战友

知足常乐

<p>难忘军营、难忘战友</p><p> 每年的“八一”,对于曾经穿过军装,听过军号的人们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对军营、对曾经共同生活的战友,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无论是穿着军装时,还是脱下了军装后,你可以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但不会忘记八月一号这一天的建军节。</p><p> “八一”,岁月记录了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这一天,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声,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时光见证了这一天,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历史答卷上刻印了这一天,英雄的人民军队,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团结抗战,奋勇杀敌,驱逐日寇,用小米加步枪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p><p> 人民军队的丰碑上,刻满了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的英雄事迹,“八一”军旗上洒满了,许许多多无名英雄血染的风采。</p><p> 就是现在“八一”军旗下的军人,也不是一句很普通的名词,那是责任、担当、传承。军人,没有时间承欢膝下,更没有时间花前月下,有时间只是爬冰卧雪,站岗放哨。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和平时期,抗洪抢险、救灾,冒着生命危险,随时冲在第一线。战时,青春、生命属于国家,属于民族,属于人民。只要还有一口气,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都要勇往直前,绝不能后退半步。这就是“八一”军旗下,人民军队的军人。</p><p> 我们这一代人,共和国的同龄人,年轻的时候,我能有幸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我从前辈手中接过钢枪的那一刻,当时还不太懂得紧握手中钢枪的重要意义,只是觉得对军装情有独钟,也是为了圆自己儿时的英雄梦,认为只有去了军队,才有机会当英雄,只有军人,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才是英雄。 </p><p> 为了圆梦,初中毕业时就开始积极报名应征,直到1972年高中毕业,体检时就好比过关斩将,医务工作者就像鸡蛋里面挑骨头那样对待每个应征青年。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天随人愿,我终于体检全部过关,于公元1972年12月10日左右,我和我的战友们,一同来到了县武装部,穿上了军装,发给了被子,背包及日用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358部队的一名新兵。</p><p> 原以为,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可以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学排兵布阵,学孙子兵法等。没想到在新兵连成天训练学站队,学齐步、正步、跑步走,还有向左、向右、向后转。训练场上,班长要求还特别严格,每时每刻精神都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思想上一丝一毫开小差,紧张的两三个月新兵训练,每人都好比是安装了程序的机器人。</p><p>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多月的队列训练,转眼间到了1973年的2月2日,这一天是农历的大年三十。上午照常训练,下午放假。如果说新兵连的各种训练、紧张、辛苦、累的令人难忘的话,但这件事让我更加终生难忘。</p><p> 按照北方的习惯,大年三十吃团圆饺子,寓意来年团团圆圆,四川虽然不是北方,但训练我们的排长、班长大都是河南、河北的。他们习惯大年三十吃饺子。</p><p> 当我们高高兴兴从炊事班领来了面粉,猪肉,白菜及各种调料,摆在宿舍,这时,大家都大眼瞪小眼,十几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是拿这些东西没办法。不知从哪儿下手?过了一会,班长看我们还不动手,问我们等什么?我们说不知道怎么做。班长才反应过来我们是南方兵,说了一句:"你们真笨"就出去了,然后叫来了三四个山东的战友,帮我们剁肉,擀面,看着他们娴熟的动作,打心眼里感激,包好饺子后,还给我们去食堂排队下好了饺子。说心里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胖圆圆的东西叫饺子,也是我第一次吃饺子,从这以后,我也慢慢学会了包饺子。也算是一种收获吧。</p><p> 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快要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想着去哪?都在矛盾中等待着命运之神的安排。不过我的运气还不错,新兵连一百多号人,提前几天就圈定了12个人去师部电台当报务员,我也是12人之一。当时复杂的心情,现在都无法用语言表达,想去,又怕去,想去,觉得报务员是技术兵种,有一种神秘感。怕去,担心难度大,淘汰率高(听老班长们说的),自己不是那块料,怕学不好,给父母亲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丢人。</p><p> 想也好,怕也罢,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像考大学,自己事先可以填志愿、选学校。部队所有工作,都是革命工作,养猪、种菜、做饭、开车、站岗,只有工作需要,没有分工不同,服从分配,安心工作,这就是所有军人,对待部队分配工作的态度。</p><p> 到了师部电台,从老同志的一言一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中,体会到不管平时还是战时,部队通信工作的重要性。报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点一划,一字一码,战时,事关千军万马的安危,平时,事关部队训练、首长指示准确、及时上呈下达。</p><p> 不会忘记,初到电台,老同志们手把手叫我们从整理内务开始,如何又快又好地叠被子,以及值班、站岗、公差勤务等各项工作,都耐心细致地教会我们,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榜样,电台上的老同志,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p><p> 更不会忘记,新报务员训练时,教员、班长废寝忘食,技术上毫无保留地指导,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通过电台老同志们的传、帮、带。只用了二年多的时间,我们各自都能开始独立值班,并能出色地完成通信联络任务。</p><p> 通过部队多年的学习,以及老首长讲革命传统,才逐渐明白了,军人,一代一代人接过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而是保家卫国的责任;接过的是一种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场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敢于亮剑,平时勇于奉献的精神;接过的是忠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接过的还有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p><p> 岁月无情,光阴似箭。今天,离开军营30多年了,当曾经身着军装的照片褪色后,当青春变成白发时,记忆的天幕时常闪现的依然是部队的军营,难以忘记的还是曾经同吃同住的战友们!</p><p> 军营、战友,梦中的思念,一辈子的记忆。</p><p> 2020年7月28日</p><p> 于重庆复地小区</p> <p>新兵班合影</p> <p>报务员训练</p> <p class="ql-block">1978年36181部队通信集训队</p> <p>电台台长、无线报务训练队队长、报务教员:刘爱福</p> <p>刘爱福</p> <p>刘爱福(左一)和修理所所长</p> <p>电台台长、报务教员、训练新报务员班长:刘国强</p> <p>刘国强</p> <p>电台台长、报务教员:陈建德</p> <p>陈建德</p> <p>电台台长、报务教员、新报务员训练班长:姚如岳(右一)</p> <p>电台台长、报务教员、新报务员训练班长:史优荣</p> <p>电台台长:向海泉</p> <p>电台台长:蒋锐</p> <p>电台台长:姚如度</p> <p>电台台长:张毅伟</p> <p>电台战友、曾任通信团长汉玉(现役将军)</p> <p>汉玉和国际友人</p> <p>左起:汉玉、蒋锐、全德益</p> <p>汉玉</p> <p>电台战友:陈立荣</p> <p>电台战友:周继伟</p> <p>电台战友:华顺生</p> <p>电台战友:刘运德</p> <p>电台战友:孙尊连</p> <p>电台战友:吴菊平</p> <p>电台战友:胡俊</p> <p>电台战友:刘彦雄</p> <p>电台战友:全德益</p> <p>2016年电台战友湖南衡阳聚会合影</p> <p>2017年电台战友山西吕梁聚会合影</p> <p>2018年电台战友江苏常州聚会合影</p> <p>2019年电台战友湖南常德聚会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