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茶

近朱者赤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饮 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朱叶青</b></p><p><br></p><p> 至乎于茶之为饮,不仅可以用来解渴,还很能让自己上瘾。</p><p><br></p><p> 平日里,我的嗓子眼并不渴,却也捧着茶杯喝个不停,茶如流水一般,一杯杯、一天天,日子就是这样过去了。此之谓:茶瘾是也。</p><p><br></p><p> 茶之为瘾,一种中国人生而有之的习惯,因为中国的茗饮之俗,肇始久矣。有人说始于神农氏时期,所谓神农氏遍尝百草遇荼而解之;也有人说始于秦汉时期的蒙顶茶;我很愿意相信前一个说法。我曾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做过非考古式的考订,所谓最早的茶叶未必就是现在茶叶,远古之人抓一把树叶子熬上一锅汤,如此这般喝多了,茶之为饮也就被发现了,这样的模式差不多是可以被肯定的。不过,现代人疑古之心甚重,习惯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思维,除非有一天在马家窑或仰韶文化的彩陶罐里,发现了茶叶渣子,不然的话,很有道理的道理也会变得毫无道理可言矣。</p><p><br></p> <p><br></p><p> 茶之为饮到了盛唐愈加地兴盛,陆羽用一部《茶经》做了总结,但是唐人饮茶之风略逊于宋朝。有宋一代乃是中国历史上喝茶最为兴盛的时期,李觏《盱江集》云:“君子小人靡不嗜,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朱或《萍州可谈》亦谓:“此俗遍天下”。宋朝皇帝爱茶之甚,不仅点汤击拂,且亲自著书立说,陈述点茶的技艺与诀窍。宋徽宗《大观茶论》曰:“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醇孽之起麦,疏星皎月灿生。”端明殿学士蔡襄亲自督造贡茶,创制“龙团凤饼”。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评价道:“建溪贡凤饼、龙团,名魁天下。”“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天子如此,而天下风靡,所谓上行下效,宋人乐此不疲。于是“盛世之清尚”,“车担浮铺”,“提瓶点茶”,而盛况空前。</p><p><br></p><p> 我想象不出,小小一盏茶,大有一番讲究,竟能喝出各种花样,可见宋朝人的腐朽委实是真的腐朽。但是,宋朝人的审美之境,却也是后人望其项背而不可企及的,故而茶至宋朝以降,日渐式微矣。</p><p><br></p><p> 喝茶,一种饮水的习惯,动辄冠之以“文化”、或点缀于“艺术”,很有些小题大做的意思。茶之为饮本身并无文化,无论如何去喝,亦无可能将文化灌进肚子。一个人自身的修为与文化,肯定是来自于学习,而非来自于茶。</p><p><br></p><p> 饮茶,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而这个人也可以表述关于茶的文化,而饮茶本身决然是不会有文化的。倘若非茶而文化不可的话,那么,至多也是一种由文化而派生出的次文化,不过,准确地讲,茶文化是一种日本人才有的东西。此乃题外话。</p><p><br></p><p><br></p> <p><br></p><p> &nbsp;身为中国人,天生了一个并不缺水却始终需要饮茶的嗓子,由此构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习俗。同样因为是中国人的理由,偏偏很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俗,结果形成了一个很开放的嗓子,既可以唱花腔与咏叹,也可以捏着高脚杯做洋习俗状。看来,要让嗓子眼变换天生的习惯,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看看中国近代的历史,才不过才百年的功夫,中国的思想与生活皆日新月异,全然换了一个希奇的模样,更何况乎嗓子之为饮,还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呢。</p><p><br></p><p>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对于有些习惯的变化是很奇怪的。譬如说咖啡,我知道有很多人是极喜欢的。五·四运动以来,咖啡之为饮,业已到了普遍的程度。咖啡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或许会早于五·四,但一定不是古已有之的饮料。我看见很多人喝起咖啡来,一招一式都很正宗,也很洋派,甚至让人误以为就是洋派。</p><p><br></p><p> 我亦偶尔饮用咖啡,也常去星巴克小坐,要一杯当日最便宜的普通咖啡,不加奶不放糖,只是一边喝着一边写点东西。疲倦的大脑处在嘈杂的环境,以便于集中精力地想些什么。这大约也是一种时间艺术的魅力吧,我对此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反正,生活中之小事,可以为之也不可以为之,总之,完全是无关乎文化之痛痒的。</p><p><br></p><p> 我的习惯,茶,依旧是天天要喝的;咖啡,偶尔也是要喝的。人生之为“饮”,总不外乎为了一具臭皮囊,亦即吃吃喝喝维持生命而已。不论世间多么伟大的生物,吃吃喝喝总是必须的,古人有一句话,曰千里做官也是为着吃穿,在这一点上,又有谁能够避免了呢?不做官也是要吃喝的。</p><p><br></p><p> 看世界发展的趋势,总是要大同了,既然非如此不可,那就在吃喝拉撒方面率先大同起来吧。事实上,当今世界也已经在吃喝拉撒方面大同了。譬如穿衣而言,中国人穿西装也是很能习惯的。我完全不曾想象的是,吾国极其偏远农村的土生土长的农民,竟然也是一律地西服革履。于是不能不这样想,吾国国人的悟性极好,不必化费太多心思,很快就会习惯外来的很多东西,故《韩非子·五蠹》曰:“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p><p><br></p><p><br></p> <p><br></p><p> 中国传统的特性,恰恰是极能适应外来的东西。大凡外来的方便玩意儿,只要到了国人的手上,委实不必花费多少时间,即可化解得如土生土长一般。服装、宗教、饮食、思维等方面莫不如此。从这一点来看,怕是世界真的要大同了吧。</p><p><br></p><p> 我想着陆游的《游山西村》,诗曰:“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而当今中国之世,衣冠之俗尚且依稀残存,而茶之为饮尚能久否?</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1-01-27</p><p><br></p><p><br></p> <p><br></p><p>【作者简介:朱叶青】浙江温州人,作家、画家、诗人、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原教授、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的御用摄影师。</p><p><br></p><p>【声明】:本文已得到家叔——朱叶青的授权,在美篇分享,望美友们阅读!但未经作者和本人的同意,一律不得转载!</p><p><br></p><p>作者/朱叶青</p><p>编辑/近朱者赤</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