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甘肃游的最后一站,是嘉峪关,分别去了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和天下第一雄关。</p><p> 照片就是长城第一墩景区入口。</p> <p> 万里长城第一墩</p><p> 古代修长城,三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而眼前这不起眼的土墩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始点,也就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墩"的称号。经历了多少的风起云涌,金戈铁马。又有多少边塞诗句流传至今。</p><p> 为保护长城第一墩减少风蚀,己在背面修筑了一道防风墙。</p> <p>无虏到来传炮火,</p><p>有人行处断炊烟。</p><p> 虚惊自是寻常事, </p><p>墩堡堪怜不似前。</p><p> 明 李开先</p><p><br></p> <p> 这是长城吗?初看还真不敢相信,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p><p> 只是岁月的逝去,让古明长城消磨成残垣断壁,但仍然可见它的踪迹,绵延在戈壁深处,延伸向远方。</p> <p> 站在茫茫戈壁中,望着昔日的墩台已成为荒凉的土墩,倍感西部的苍凉、浑厚与深邃。不由想起唐朝王维代表朝廷到边塞慰问戊边将士时留下的名诗</p><p> 巜使至塞上》</p><p>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p><p>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p><p>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p>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p> <p> 万里长城第一墩体验馆,你是否奇怪,馆在哪?</p><p> 看仔细了。就是照片中左边黑色部分。</p> <p> 原来这馆是建在了戈壁底下,里面详细介绍了长城的各种资料和往事。</p> <p> 讨赖河</p><p> 从祁连山融化的雪水,就是从第一墩边上的峡谷流向市区,成了嘉峪关市的母亲河。</p> <p> 悬壁长城</p><p> 悬壁长城也是嘉峪关的一处景点,是明嘉靖年修筑(1539年)采用片石夹土墙。因城墙自山底蜿蜒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有“西部八达岭”之称。</p> <p> 悬壁长城是建在黑山东坡,目前能爬的是1987年重修的。长有750米。从平地直至山顶。有诗云: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p> <p> 妻也鼓足勇气,开始向峰火台进发。</p> <p> 过了第一个烽火台,回首一望。已过一重山。</p> <p> 我是一口气爬上了第二个烽火台,双手叉腰。此时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站在长城上,好汉一条的感觉也洋溢在了脸上。</p> <p> 居高远望,右边有一片绿洲,远处是酒钢的部分厂区。</p> <p> 左边除近处有些建筑,远处就是戈壁的延伸,直至远方。</p> <p> 嘉峪关关城</p><p> 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古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距今已有640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p><p>(照片是嘉峪关全景,来自网上)</p> <p> 嘉峪关的入口处,标注五颗星。</p><p>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被修复过的长城一角。</p> <p> 关城地势天成,功防兼备,据两山,扼咽喉,既是古代河西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又是东西往来的要道。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p> <p> 站在城楼看内城,左边可操练。</p> <p> 右边可屯兵。</p> <p> 站在嘉峪关,往南看,就是祁连山,终年积雪不化。</p> <p> 出口有一巨石,那是林则徐被贬新疆,经过嘉峪关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时写下的出嘉峪关感赋。还是毛主席手书的呢!</p><p> 到这里,就走完了西部行程,乘动车回到敦煌。准备隔天的回程。应该说是收获满满。</p><p> </p> <p> 大漠、沙丘。长城、雄关。洞窟、遗址。星空、夕阳。是这次行程的印记。</p><p> 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先人戍边的悲壮。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看到的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祖国山河的雄伟多样。还有丝绸之路在今天仍是东西方交往的纽带。</p><p> 相信随着人们对西部旅游的渴望,西行的风向标会更加强烈。</p><p> 这张飞机票也见证了我们的西行记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