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武进士魏冠军的故事</p><p> 高红国</p><p> 清朝时期的安阳县,共产生了35位文进士和5位武进士。5位武进士分别是安阳城人、道光庚戌科王允恭;安阳城人、道光庚戌科王步云;瓦店集人、道光乙巳科冯瑞彪;西梁村人、同治乙丑科范景星;众乐村人、光绪壬辰科魏冠军。</p><p>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武进士魏冠军的故事。</p> <p> 出身寒门 武功绝伦</p><p> 魏冠军,本名魏占朝,字右广,清朝同治八年出生,安阳县众乐村(今属殷都区伦掌镇)人。他的祖父名叫魏善林,伯父名叫魏汝诚,父亲名叫魏汝敬,都是勤谨敦厚的庄户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占朝、占堂兄弟二人从小就崇文尚武,抱有大志。</p><p> 魏占朝读书勤奋,有强烈的爱国热忱。他13岁时在《后汉书》中读到了《班超传》一文,顿时被班超的忠勇杀敌精神所深深打动。他不禁感慨道:“大丈夫当为国御侮,立功疆场,整日在桌前读书写字,能有什么作为呢?”于是便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习武艺上。</p><p> 众乐村北岗上有座千年古刹宝峰寺,寺中僧人有习武的传统。魏占朝经常跑到寺院里,一边帮助僧人干活,一边虚心学习武艺。僧人们见他如此诚实好学,就把武艺悉数传授给了他。安阳城西南三十多里的石堰、串村、东平村(今属龙安区龙泉镇)一带,习武之风浓厚,很多人都在从事镖师、军队武术教官之类的职业。因为村民都爱出手比武较量,所以这一带的村庄就有了“出较窝”的美称。魏占朝慕名来到出较窝拜师学艺,数年后武功大有长进。</p><p> 魏占朝擅使一把120斤的春秋大刀,舞起来上下翻飞,虎虎生风。他双臂有千斤神力,能臂夹双石磙,疾步如飞。相传这一年即将进入麦收时节,麦场边上有个大石磙,两三个人都搬挪不动。恰逢魏占朝扛着春秋大刀从出较窝回来,大家就让他来搭手帮个忙,把那石磙挪到麦场中间。但见魏占朝手持大刀,沉气运力,一下便将石磙立到了刀背上,随着一阵翻舞,便把石磙挑到了麦场中间。这一幕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直竖大拇指,从此成为一大美谈。</p> <p> 高中皇榜 皇帝赐名</p><p> 魏占朝聪敏过人,修文习武,用功甚勤。在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武科举考试中,都是顺风顺水,出类拔萃。</p><p> 光绪十二年(丙戌年,1886年),魏占朝18岁。在这年的县试中,他乳虎出山,牛刀小试,考上了武生(俗称武秀才),进入县庠学习。</p><p> 光绪十七年(辛卯年,1891年),23岁的魏占朝赴省城开封参加武乡试,考中武举。乡试主考官为魏占朝联名题赠“武魁”大匾。</p><p> 光绪十八年(壬辰年,1892年),24岁的魏占朝赴京参加壬辰科武会试。武会试分为内外三场。首场是马射,树距35步,考生跨上战马,一马三箭,三马九箭。中三箭者为合格,可进入下一环节。第二场为步射,树距50步,连发九箭。中两箭者为合格,可进入下一环节。第三场是开弓、舞刀、掇石三项,以试技勇。开工分为8力、10力、12力三个级别;舞刀分为80斤、100斤、120斤三个级别;掇石分为200斤、250斤、300斤三个级别。要求“弓开满,刀舞花,掇石去地尺”。外场技勇考试各项合格者,方能进入内场进行笔试。笔试内容主要是策问、武经、论文等。魏占朝在会试上技压群雄,表现出色,顺利晋级殿试。</p><p> 10日后,魏占朝等100位武进士齐聚金銮殿前,参加由光绪皇帝亲自主持的武殿试。武殿试是武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一般都在武会试后10日举行。考试内容仍为外场的马射、步射、开弓、舞刀、掇石及内场的笔试。魏占朝在武殿试上得中第三甲第七名。主考官为魏占朝联名题赠“进士第”大匾。</p><p> 殿试放榜之日,榜上有名的武进士们都站在金銮殿外等候,光绪皇帝亲自复验试卷。当光绪皇帝翻阅到魏占朝的试卷时,看到字体工整遒劲,言论精彩犀利,大为赞赏,马上传召魏占朝觐见。他看到魏占朝体格健硕,面貌俊朗,谈吐不凡,好生喜欢,就开玩笑似的说:“你就是魏占朝呀。这朝廷都让你占了,朕上哪儿去呀?当今正是朝廷用人之时,朕希望你忠勇骁战,勇冠三军,就赐名冠军吧!”</p><p> 就这样,24岁的魏占朝被光绪皇帝赐名“魏冠军”,赐“同武进士出身”,授职御后侍卫。</p><p> 这一年与魏冠军同榜得中武进士的,还有距众乐村不远的漳河北岸磁县时村营的一位孟姓青年。魏孟两家都出了武进士,成为情深谊厚的世交之家。因为御前侍卫、御后侍卫在满语中称为“辖子”,所以安阳人、磁县人都尊称魏冠军为“魏辖子”,尊称时村营的孟姓御后侍卫为“孟辖子”。</p> <p> 保驾有功 赏戴蓝翎</p><p>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1900年)6月10日,八国联军侵华。7月14日,北京城沦陷。15日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外出狩猎为名,带领朝中众人向西安仓皇避难出逃。</p><p> 担任御后侍卫的魏冠军,一路殚精竭虑,紧随銮驾后方护卫。话说这一天,突然不知身后何人在魏冠军坐骑屁股上猛打一下。那马后腿一撅,朝前狂窜了起来。虽然魏冠军出手敏捷,迅速控制住了那匹受到惊吓的马,但是那马还是窜到了銮驾的前方。光绪皇帝揭开轿帘询问情况,魏冠军就刚才的突发事件进行了如实禀报。光绪皇帝听后莞尔一笑,不但没有怪罪,反而问道:“魏侍卫赤胆忠心,夙夜在公,难道想到御驾之前护卫朕?”这时的魏冠军灵机一动,马上跪倒行礼:“谢主隆恩!臣将忠心保卫御驾,万死不辞!”</p><p> 就这样,在这件突发事件中,魏冠军不但没被皇帝追责,反而因祸得福,由御后侍卫擢升为御前侍卫,赏戴蓝翎。魏冠军一马当先,保护銮驾七百里顺利到达西安。</p> <p> 任职都司 保障一方</p><p> 光绪三十年(甲辰年,1904年)受四川总督锡良提拔,魏冠军擢升为四川黔彭管都司。黔彭管,大致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黔江县、彭水县一带,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清朝武职官员分为提督(从一品)、总兵(正二品)、副将(从二品)、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从六品)、把总(正七品)9级职位。魏冠军所任都司,为武职正四品官员。</p><p> 黔彭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人杂居之地,治安状况很不好。当地有一温姓匪首,笼络有数千人马,是当地最大的匪帮。他们杀人放火,四处劫掠,气焰嚣张,并要攻占县城。魏冠军带领队勇和乡团,一面冒着箭矢和乱石,奋勇阻击,一面传令从背后包袭,断贼后路。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魏冠军共剿灭对方500余人,最终平定了这场匪乱。此后,他采取平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逐渐使境内安定了下来。魏冠军任职都司达8年之久,洁己奉公,保障一方,深受当地民众拥戴。</p><p> 光绪三年(辛亥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四川响应。当时的四川军政府拟提任魏冠军出任某县县长。魏冠军以有病为名,推谢未任。在他离职还乡那天,前来送行的老百姓人山人海,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很多人送了几十里还恋恋不舍,深深地感念着这位清廉有为的都司大人。</p> <p> 卸甲归田 造福乡梓</p><p> 魏冠军回到安阳老家众乐村后,过起了农家生活。他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俸禄,创建了魏氏祠堂,修订了《魏氏家谱》。效仿曾文正公(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制定家规,把家族治理得和谐有序。</p><p> 众乐村地处安阳西北丘陵,沟岭纵横,土地贫瘠,民众生活苦寒。魏冠军倡导乡民大力培植林业,在沟沟岸岸上植树造林。他为此还创办了森林社,亲手制定了《培植保护章程》。</p><p> 当时社会动荡,匪盗猖獗,多有绑架事件发生。魏冠军组建联庄会,实行数村治保联防制度。他还带领众乐村百姓修筑了寨墙和寨门,使得里闾完固,再无风鹤之警。如今东寨门依然屹立在村东头,门头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依稀可见。</p> <p> 人才辈出 兴家置业</p><p> 魏氏家族人才辈出,是按“林汝占怀中”字辈排序的。魏冠军膝下两子,魏怀远、魏怀芳。魏怀远膝下三子,中慧、中实、中道;魏怀芳膝下两子,中原、中孚。魏冠军弟弟魏占堂膝下两子一孙,名为怀挚、怀琛、中谷。</p><p> 魏怀远,字海天,曾任安阳县第十区区长。</p><p> 魏怀芳,字德圃,国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民国十四年,李云龙就任陕西督军,命魏怀芳在北平组建办公处并担任处长。魏怀芳还乡安阳后,历任地方保安团团长、区长、校长等职。因积劳成疾,36岁时去世。</p><p> 魏怀本,字道生,日本宏文学校毕业。</p><p> 魏中谷,字若虚,1923年国立北平大学地质系毕业。先后在开封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河南省立体育专门学校任教。1925年至1927年间,在河南省地质调查所任所长,曾在豫南山区进行地质调查,与谭锡畴合著出版《河南信阳罗山光山商城固始潢川地质矿产报告》一书。北伐军到开封时,他参加了冯玉祥的骑兵第一军,任军部秘书。随后因病回家乡安阳休养,担任彰德中学校长。抗战初期,在开封河南大学任教。1952年任河南农学院副教授。1957年退休后被聘为私立黄河中学名誉校长。1979年病逝。</p><p> 魏家大院兴建于清朝末期,共有并排5组院落,是魏氏父子两代人用几十年时间建造起来的。每组院落多为两进或三进院,有的是前后四进、九门相照。魏家大院门头上曾挂有“武魁”和“进士第”两块黑底金字大匾,是魏冠军考中武举和武进士时,主考官联名题赠。</p><p> 魏家大院房屋檩条上至今仍保留有“大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七日”“大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六日”“大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日”等建房记录。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古宅如今已是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如同一位步入风烛残年的迟暮老人,在晨风夕雨中静静地守望着这里。</p> <p> 后记</p><p> 2012年10月5日,我在众乐村朋友魏嵘的带领下,曾参观过魏家古宅。在武进士魏冠军曾孙魏玉振、魏玉福家里,就魏冠军的事迹进行了采访。在魏家古宅的一座小楼上,我发现了一个形体硕大的马蜂窝,感到很惊奇。随后我把这次见闻写成一篇小文,题目为《古宅蜂窝》,发表在了12月6日的《安阳晚报》上。</p><p> 2020年7月26日,应好友赵运刚邀请,我和文友秦哥、方哥、菜哥、申振、木慧,一道前往安阳北岭上的殷都区安丰乡、伦掌镇访古探幽。我们先后游览了丰乐镇漳河古渡、西门豹祠、乾隆皇帝御碑、幸福渠闸口、曹操书画院,赵家窑古宅、韩家寨古宅、上天助村观音寺、伦掌镇众乐村魏家古宅、宝峰寺塔。在众乐村魏全凯老人家,有幸看到1990年正月重新绘制的《魏氏家谱》,听到一些跟魏冠军有关的故事。参考以前的采访笔记,于是写下这篇《武进士魏冠军的故事》,以表对这位安阳先贤的敬意。</p><p> 2020年7月26日 4500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