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年二月的假期我们都要出走。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一般去比较暖和的国度。2020年在以色列和摩洛哥之间有过争论。虽然这两个国度我们都不需要签证,但护照上的穆斯林国家的进境章会不会影响入境以色列?所以最后我们决定先去以色列。</p><p><br></p><p>我们是二月最后一周出发的。当时中国的新冦病正在武汉爆发,中国各城市都封了城。相对来说,欧洲貌似平静,好像病疫与我们无关。</p><p><br></p><p>在以色列进境时,感觉有些紧张,边境官员都带着口罩。检查我们的女边境官反复训问我们,是否近六个月去过中国或东南亚等国家。得到否的确认后,她才放行。次日我得知,这时新冦病己经开始席卷意大利北方。</p><p><br></p><p>以色列边境人员办事很认真。他们居然查到我8年前来过以色列。上次是公差。</p> <p>耶路撒冷肯定是旅行的第一站。它是以色列人在中东建立的首都。巴勒斯坦人也希望将其作为首都。历史悠久的旧城区面积很小,不到一平方公里,由四个区组成:穆斯林区,亚美尼亚区,基督教区和犹太区。旧城被城墙包围。共有九个城门。</p> <p>这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门。</p> <p>这是著名的西墙。西墙或“哭墙”是犾太人在世界上最宗教的景点。它是圣殿山(Temple Mount)的西部支撑墙。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往隔离墙参观和念诵祈祷。墙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供男性祈祷,另一个供女性祈祷。</p> <p>照片中可看到广场被分开成两个区域。</p><p><br></p><p>希律王(Herod)在公无前20年在第二圣殿的扩建其期修建了西墙。公元70年,当罗马人摧毁圣殿时,支撑墙得以幸存。</p><p><br></p> <p>在此祈祷时,要穿着朴素,女人的腿和肩膀必须遮盖,男人的头必须遮盖。</p><p><br></p><p>广场中心的永才带着免费提供的纸的“Kippa”。</p> <p>进入西墙广场的各个通道都有以色列人的严格检查,检查和机场的安检一样。</p> <p>基督教区的圣墓教堂是基督徒最神圣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百万计的朝圣者。教徒们认为圣墓是耶稣的坟墓。现在它被安置在教堂中。教堂就是在安置尸体的洞穴之上建造的。</p> <p>该建筑群原于在4世纪应君士坦丁(Constantin)皇帝的要求建造的。1009年被Calife Al Hakim摧毁。这一事件及其它因素促使基督教国王进行了十字军东征。目前的教堂建于11世纪。</p> <p>许多朝圣者亲吻下葬石碑。我真担心,这可是传播疫情的绝佳之技啊!</p><p><br></p><p>参观圣墓的人真多,在教堂里排了几圈的队。我们不是教徒,于是照了几张照片就走人了。</p> <p>位于旧城圣殿山的岩石圆顶(Done of the Rock)也许是耶路撒冷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城市的象征。金色的圆顶俯瞰城市的屋顶,更显示其雄伟和神秘。</p><p><br></p><p>数千年来,基督教,穆斯林和犹太人一直认为圣殿山是神圣的,岩石圆顶的确切位置具有特殊意义。</p><p><br></p><p>岩石圆顶是古老伊斯兰古迹之一。原理上说,它不是清真寺,而是圣所。始建于七世纪的原始结构在1015年倒塌,而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构可以追溯到1023年。</p><p><br></p><p>岩石圆顶的中心基石被认为是上帝创造世界的地方。</p> <p>Al Aqsa清真寺与岩石圆顶共享圣殿山。它在伊斯兰教中占有重要地位。</p> <p>进入圣殿山也需要通过检查。</p> <p>西墙不远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考古公园(Davison Centre)。公园内有来自不同时期的文物。有第一圣殿时期的城墙,通往圣殿的台阶。有第二圣殿时期的原始街道,商店,仪式浴场等等。</p> <p>下二图是旧城的街道。</p><p><br></p> <p>这是街道边的商店。</p> <p>地处约旦河西岸的Bethlehem伯利恒是一个宗教的十字路口,这里属于巴勒斯坦人管辖地,但又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基督徒社区。是耶稣的诞辰之地。</p><p><br></p><p>我们沒敢开车去。据说对以色列牌照的車,很不安全。在旧城大马士革门前的公交车站,我们买了两张公交票前往。当时的心情有些紧张,不知是否安全。</p> <p>这是路景。</p> <p>西岸这边明显破旧,脏乱。</p> <p>同车到的有一法国人家,我们就跟着他们走。</p> <p>这个朝圣地丰富的文化,古老的城市和街道的特殊气氛让人感到惊讶。</p> <p>远处就是耶稣诞辰的教堂。跟随一群参观人群,我们刚刚到教堂小门入口,就被一警察拦住,问我们原籍是那里。(不明白,为什么问原籍?)得到答案后他立马不让我们通行。原因是新冦病毒,怕我们把教堂感染了。据理力争数次,统统无效。</p> <p>不能进就不进吧,照张照片吧。</p><p><br></p><p>教堂入口如此矮小,成人进去都要弯腰低头。</p> <p>其实此刻我们并沒有生气,只是觉得巴勒斯坦人教条。</p> <p>返回车站的路上,看到一个头顶纸箱的巴勒斯坦妇女,感觉很有趣。</p> <p>真正让人生气的是返回汽车站后,一帮无事游民尽然不允许我们上公共汽车。车上的以色列司机也不敢说什么。他们让我们去一公里以外的check point(即巴以边界)上车。理由还是新冦病。</p><p><br></p><p>这时我心中冒出一句话: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是真的吗?</p><p><br></p><p>一气之下,我们拒绝了借此想赚钱的出租车司机,步行前往巴以check point。途中不断遇到巴勒斯坦青少年对我们喊话—Corona-China...。和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个日本小伙子,也是被遭拒绝的人。有人陪伴,此时心里稍有平衡。</p><p><br></p> <p>虽然沒有进耶稣诞生教堂,但是我们看到了巴以隔离墙。来时在汽车上沒有注意到。</p><p><br></p><p>随着世界庆祝柏林墙倒塌30周年,这里的墙还在扩大。它高8米,覆盖数百里。</p><p><br></p><p>它好像是块巨大的画布,给想要表达的人提供了空间。对于许多以色列人而言,这座隔离墙只是一堵安全墙,可以打击袭击。他们认为不需要涂画标以政治标签。在隔离墙的另一侧,巴勤斯坦人则意见不一。反对派认为隔离墙政治丑陋,沒必要涂画它。而对支持者来说,涂鸦可以传达政治信息,让每个通过这里的外国人都能着到。</p> <p>由此又想到特朗普,居然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建隔离墙。真是倒行逆施啊!</p> <p>这是过境的大厅。</p> <p>从耶路撒冷去死海,最近的路是走90号公路。要穿越巴勒斯坦区。自从遭遇伯利恒发生的一事,我一点都不想把脚迈进这一地区。询问了酒店前台小姑娘,她说走这条路绝对沒有问题。</p><p><br></p><p>死海实际是个盐湖,它具有两个特征:其一它是世界最咸的水域,68公里长,18公里宽。其二它位于约旦大裂谷,是在地球上所记录的最低点,即海平面以下408米。</p><p><br></p><p>为何为“死”,因为它的水具有太高浓度的矿物质(不少于27.5%的盐),禁止了所有生命。</p> <p>死海地区是非常干旱的地区。而我们去的那天,天降大雨,山洪居然隔断了路。90号公路不通了,我们只好退回耶路撒冷,改道重行。</p> <p>黎明日出时的死海。</p> <p>岸水交界处像是用白色铅笔勾画出边缘。</p> <p>从死海去拉蒙的路途有140公里。离开死海后,就进入了Neguev沙漠。</p> <p>这里的景致让我想起去大西北时见到的景色—苍凉且壮观。</p> <p>公路边的指示牌提示:小心骆驼。此地人烟稀少,但是我们沒有见到野骆驼。</p> <p>面对这辽阔的大地,人是多么渺小。</p> <p>拉蒙陨石坑位于Neguev沙漠的中部。绵延40公里,宽9公里,是一个壮观的地质构造。陨石坑这个词不准确,它是由于数百万年气侯变化,岩溶侵蚀造成的。</p><p><br></p><p>Ramon是Romain的演绎,说明罗马人曾在此生息。</p><p><br></p> <p>和永才合影。主动提出给我们照像的美国人听说我们原籍是中国,一激动按下了50多张的连拍。</p> <p>日落时的景色瑰丽。</p> <p>壮观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它的颜色会根距一天中不同的时段而变化。日出时更是美丽非凡。</p> <p>驱车300公里,我们到达了海滨城市Haifa。这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以宽容箸称。犹太,基督教和穆斯林社区共存。</p> <p>最富其名的是巴哈伊花园(Baha'i Gardens),也称空中花园。它是在Carmel山陵附近的梯田花园。它由9个同心圆组成,构成18个梯田的几何图案。占地约200000平方米。被描述为世界新八大奇迹之一。</p> <p>从我们住的酒店房间,可以俯视Haifa老区和港口。</p> <p>Acre在Haifa以北20多公里,Haifa湾的尽头。这里距黎巴嫩只有20公里。Acre是一座历史名城,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中古青铜时代(大约4000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它至今保留十字军时代的城墙和城市部局。</p><p><br></p><p>在12至13世纪,Acre是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的最大城市。它是一个大型港口,连接东西方主要贸易路线。还是丝绸之路终点之一。</p> <p>露天市场。这个买鱼的摊子吸引了永才。</p> <p>这是Al-Muallak清真寺,是由Acre当时的阿拉伯统治者Zahi al-Umar于1758年建成的。</p><p><br></p><p>这个清真寺可以进去参观。如果是女性,他们会借给你一条头巾,需要把头包上。寺院里的人非常和蔼好客,居然允许我们参观教徒祈祷的地方。</p> <p>Cesaree (英文Saesarea)是希律王为了纪念他的保护者凯撒(Cesar)大帝而创建的。这个城市还曾是巴勒斯坦近六个世纪的首都。后来才成为基督教圣经学校所在地。它地处Haifa和Tel Aviv两地之中。</p><p><br></p><p>这是面对大海的古罗马剧院的遗址。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它的强大,令人印象深刻。</p> <p>这几根石柱,曾是希律王室宫殿的一部分。从废墟可以想像当年宫殿的荣耀和优雅。但也有人说这不是希律时代的宫殿。因为天性生疑的希律王不可能把他的宫殿建在大型公共建筑(剧院及竞技场)附近。</p> <p>这是一个游泳池的遗迹。据说池中的水为淡水。这再一次证明了贵族们永远不满足的享乐主义。</p> <p>这是一个大型竞赛场的遗址。</p> <p>地面残留下来的优美马赛克图案。</p> <p>Haffa是一个古老的港口城市,现己成为Tel Aviv的一个社区。作为世界上最老的港口,Jaffa一直是以色列土地的主要入口。19世纪末,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返回以色列就是从Jaffa进入的。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人满为患,犹太人知阿拉伯居民之前关系紧张。结果犹太人开始在Jaffa以外建房,首先在Jaffa附近,然后是在Tel Aviv。</p> <p>老城区建在靠海的山坡上。有许多鹅卵石小路,曲径通幽。</p> <p>从Jaffa远眺Tel Aviv白色城市的摩天大楼,感受着现代与古老的气息。</p><p><br></p><p>以色列就是这样:一个现代又古老,固执而迷人的地方。</p> <p>以色列七天的旅行结束了。飞机上己有许多人带口罩。和去的时候的气氛明显不同。我们回来后就听说:以色列就对欧盟国家关闭了边界。之后欧洲疫情也越演越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