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是池阳小学五年级学生,我正在参加池阳小学暑假“爱祖国 微旅行” 实践活动,我旅行,我快乐</p> <p>雨后的一个下午,我们驱车近两小时,来到铜川东南部的一个“原始森林”,据说那里有很多知了。</p> <p>我漫步在林间,薄雾缭绕、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树木静静地站在蔚蓝的天空下,张开双臂,迎接阳光。</p> <p>大森林又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又酸又甜的野果挂满枝头,鲜嫩的蘑菇遍布林间,</p> <p>走进大自然的绿色标志——森林,一股清新的空气立刻迎面扑来,它们像是在欢迎久别重逢的好友一样。仔细闻一闻那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松脂的清香,隐约还流露出森林特有的气味,那是一种淡淡的、令人神清气爽的甜味。</p> <p>抬头仰望,那参天的青松,苍劲挺拔。望着这傲然挺立的松柏,一种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p> <p>这儿的人真多呀,都是来捉知了的。</p> <p>我和爸爸拿手电筒往树上照来照去,突然我大叫一声:“呀!”爸爸扭过头来,问我:“怎么了?”我说:“这有一只知了。</p> <p>我大声说,要多捉一点,紧接着,我们又发现了一只、两只、三只……,</p> <p>晚上九点多我们满载而归,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p> <p>回到家我们一看,我们捉了三十多只,真有成就感。</p> <p>爸爸说,知了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p> <p>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为了生态平衡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没有吃知了,而是把它放生了</p> <p>我把知了都放在家里的窗户上,第二天它们都退壳了,长出了翅膀,我又把它们放到树枝上,让他们回归大自然</p> <p>听它们那动听的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