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俄罗斯驻沪领事馆位于黄浦路20号。1914年7月,俄罗斯领事馆新馆由德国设计师汉斯·埃米尔·里约伯负责总体设计。整体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的风格和元素。1916年12月,高四层,面积达3264平方米的总领事馆新馆舍竣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帝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最早于1896年设立。1904年,总领馆的一处馆舍发生火灾,众多重要的档案文件在火灾中化为灰烬。1911年,当时的驻沪总领事V.F.格罗瑟给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建议新建驻沪总领馆大楼。</p> <p class="ql-block">1917年十月革命后,所有前沙俄驻外使馆均被关闭。直到1924年,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宣布建交,苏联驻沪总领馆在原沙俄总领馆原址重新开始办公。</p> <p class="ql-block">1927年,国民革命军接管上海防务,12月23日,俄国总领事归国后,将俄领馆房屋托给德国总领事馆保管。至1931年4月24日由德国领事富克士将之交还俄国政府代表——俄国协助会收管。</p><p class="ql-block">1932年,国民政府和苏联政府恢复外交关系,驻沪总领馆经过数年修葺后重新开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全境,苏联总领馆不得不再度闭馆。此后直到1949年,再未开馆。</p><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驻沪总领馆时隔8年后重新于原址开馆。</p><p class="ql-block">在中苏友好时期,每逢11月7日苏联国庆节,总领馆一般都邀请上海方面的领导人出席领馆举办的庆祝酒会,而每逢中国国庆、国际劳动节等重大节日时,领事馆官员也积极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时,上海总领馆共接待了大概有1600余单位的约4万人前来吊唁。</p><p class="ql-block">因中苏关系交恶,1962年9月28日,苏联驻沪总领事馆宣布闭馆,并停止一切在沪的外交活动。黄浦路20号的馆舍,则由苏方交予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进行代管。</p><p class="ql-block">1985年6月,中苏双方决定在上海市和列宁格勒市互设总领事馆。1986年8月30日,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与苏驻华使馆签订馆舍交接书,并完成了相关的移交手续。1986年12月15日,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在黄浦路原址第七次复馆,使得领事馆成为开闭次数最多的领事馆。</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则于1991年12月28日起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俄罗斯总领事馆也是大国中唯一馆址始终没变的驻沪总领事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领事馆对面是中国证券博物馆(原礼查饭店)</p> <p>马路斜对面是上海大厦</p> <p>百步之内,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黄浦江对岸的新贵们</p> <p>走过外白渡桥,再远眺一下领事馆、证券博物馆、上海大厦</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底,天气格外晴朗,从各个角度再次欣赏漂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视的角度,在上海大厦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