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故事(二)招远县的历史变迁、县名的由来、县城选址的故事及新旧社会的巨变

快乐无限

<p>  招远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现有资料可以证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聚居和繁衍。</p><p> 春秋以前,商周时期属古莱子国。记载于《禹贡》青州之域。</p><p> 春秋时期,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侯灭莱,招远之地属齐。</p><p>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置齐郡,招远之地属齐郡东莱,秦始皇三次东巡,都过境招远。</p><p>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曲城县,隶属青州东莱郡,封虫达为曲城侯。</p><p> 南北朝时期,后齐设东莱郡,掖县。</p><p> 隋朝,东莱郡,掖县。</p><p>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曲城并入掖县,设立罗峰镇。治所即今天的招远市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曲城向东迁移近30公里。招远由县降为镇。</p> <p>  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金朝扶持的伪齐国皇帝刘豫,升罗峰镇为招远县。招远县沿用至1992年。1992年3月20日,招远撤县设市。</p> <p>  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民众流亡者多不胜数。1131年,金朝扶持的伪齐国皇帝刘豫,为了招集流亡者,派遣多路招抚使,出使各地,招回流亡的百姓,使其安心回乡农耕,升掖县罗峰镇为招远县,隶属莱州府管辖。招远取自"招携怀远"之意。</p><p> 此时,正是评书《岳飞传》中说的,金兵攻陷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灭了北宋。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率兵抵抗金兵时期。北国元帅金兀术,率兵侵犯大宋,济南节度使刘豫,见金兵势大,贪生怕死,畏刀避箭,倒卖黄河岸,献关投降,引金兵南下攻宋,北宋灭亡。金国为了加强统治,重用宋朝降将,刘豫因功被金国封为齐国的皇帝,史称伪齐,刘豫对金国纳税称臣。也就齐刘豫阜昌元年,历史上才有了"招远县"的名字。招远县属金国管辖。</p><p> 说起招远,由罗峰镇升为招远县时,关于县城选址之事,还有一段故事呢:</p><p> 当时县城选址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建立在蚕庄镇原曲城县县城旧址曲城。一个是建立在当时的政府所在地罗峰镇。曲城那边的地势相对平整开阔,靠近大海,又是古城旧址,得到西、北乡民众的支持。罗峰镇已经开始大量开采金矿,来往贸易比较发达,是乡绅、商人和东、南乡民众支持的对象。</p><p> 两派人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朝廷官员见两方一时半会儿做不出决定,就提议道,国家以土地为重,明天双方各取一担当地的泥土来称一下,哪里的土地重,就把县城建到哪里。</p><p> 蚕庄镇的民众回去后,挑选最肥沃的土装了一担。罗峰镇的乡绅们合计,土地的重量都差不多,说不定哪边的重一点,还是要加点重量才行,于是,他们在金矿场弄了两把金砂撒到一担土里。</p><p> 第二天,两个镇把各自选出的一担土放到一起过秤,不出意外,罗峰镇的土要重一些。于是朝廷签下条令,把招远县城建到了罗峰镇。西、北乡的民众闷闷不乐。东、南乡的人们则笑逐颜开。</p><p> 传说,县城建城不久,大海潮送了一口大钟到了县城。当时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该钟顺界河逆流而上,像有神物在下面推着。大钟从入海口进入界河,逆流而上,沿河民众发现此物神奇,一路设法拦截打捞。一次又一次拦截打捞均告失败。当大钟漂流到县城东河时,被城西南普照寺的僧人截获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县城的祥兆,天意如此。新建的县城渐渐的就被民众接受了。</p><p> 西、北乡参与拦截大钟的民众,也心悦诚服的接受了罗峰镇为县城这一事实。认为在罗峰镇建县城是天意,不然为什么钟到了县城就能顺利截获,而他们沿途多次拦截都无法截获呢!为纪念此事特意把村名叫掉钟头村、南截村、北截村、五截村。意为三番五次都没有截住神钟,是有神仙在帮助罗峰镇;罗峰镇是吉祥之地,全县人民都能受惠。故事虽然有些传奇,却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p> <p>  从唐朝末年开始,经五代十国,到宋、辽、夏、金,元,连年战乱,特别蒙古士兵更是残忍,杀人放火如家常便饭;遇到激烈抵抗时,一经拿下该城池,就是屠城,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百姓走死逃亡,流离失所,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甚至空无一人,整个村庄都不存在了。好些地方赤地千里,渺无人烟。土地荒芜,杂草丛生。造成地广人稀,满目疮痍的局面。为了休养生息,自明洪武九年到明永乐年间,朝廷大规模从没有经过战乱、人口密集的四川、山西移民至山东、河北等地。</p><p> 招远现有的村庄中,有一百多个村庄,就是在此期间移民建成的。</p> <p>  在招远县第一部县志的序中写道:"招,偏邑也。其境多山,其土瘠,其民贫,其俗敦庞而淳朴。"顺治十七年,登州太守兰陵徐可先书于缓恩堂。</p><p> 清乾隆时期,招远县的县令李芝有一首诗:</p><p> 《至招远县》</p><p> 刻削山浸署,潆纤水抱城。</p><p> 海风无旦暮,沙雾乱阴晴。</p><p> 地简容才拙,庭闲喜讼清。</p><p> 夕阳初解带,澄坐又诗成。</p><p> 顽石山多瘠,浮沙土更硗。</p><p> 人情怀饱暖,国计重征徭。</p><p> 鞭扑衷恒恻,疮痍鬓欲雕。</p><p> 公余多暇日,一雨省春苗。</p><p> 从县志记载和李县令的诗中可以看出,过去的招远是多么的贫穷:地域偏僻的小县,土地少且土地贫瘠;山地多且山地多顽石;风沙肆虐,海风没日没夜的刮来,因为缺少植被覆盖,沙尘弥漫天空,分不清阴天还是晴日,是真正的穷山僻壤。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人民苦不可言。是新中国给招远人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保留原来老实憨厚、民风淳朴的优良传统,其他不好的方面,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封山育林,改变生态环境;科学生产,改变土质,变贫瘠为肥沃;发展多种经营,让人民富裕起来,安居乐业,从地狱直接进入到天堂,招远市经济总量连年稳居烟台市前三名,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招远也成了世界闻名的金都。</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张传跃,1968年6月出生的鲁西北汉子一枚,大专学历。上学期间曾有文学梦想,喜爱文学,兴趣广泛,曾自比五柳先生。工作后弃笔从商,有几个有文学修养的好朋友。是《世界作家文集》和《美篇》的忠实读者,曾在《世界作家文集》和《美篇》上发表《幸福的爸爸》、《这是桃花源吗》、《新春感悟》、《可怜天下父母心》、《招远金塔公园游记》、《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游招远金塔公园》、《招远故事(一)招远古八景的传说》、《招远故事(二)招远县的历史变迁、县名的由来、县城选址的故事及新旧社会的巨变》、《招远故事(三)地名故事的传说》、《招远故事(四)龙子涧和奶子场的传说》、《招远故事(五)状元的故事传说》、《招远故事(六)夏日罗山(上)》、《梅兰竹菊和福寿禄禧》、《脑洞先生》、《郑口运河公园和二道街往事》、《我爷爷的故事》等几篇小文字。</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在《美篇》发表《大美招远》、《冬夜》、《打饭》、《青春的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招远故事(七)夏日罗山(中)》、《招远故事(八)夏日罗山(下)》、《一门双秀才和“趟子地”与“贞节牌坊”的故事》等小文字和视频《献给老师的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