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好习惯,伴成长——大田县城关幼儿园暑假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张妮

<p>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都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应当特别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所谓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慢慢形成的。</p> <p>  放暑假了,孩子开始了没有约束的假期生活,也许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孩子就会染上各种恶习,等到要上学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其实,暑假期间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只要家长用心,孩子的假期生活不但过得充实,还能养成好习惯,达到假期双丰收的硕果,为孩子赢在了暑假。</p> 一、幼儿良好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 1.洗漱中养成的卫生习惯 <p>  虽然不用去幼儿园上课,但不能忘记刷牙、洗脸哦!口腔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小朋友应早晚认真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多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p> 2.从穿衣、鞋袜中养成自立习惯 <p>  家长可不要忽视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孩子自立的意识正是从穿衣、穿鞋袜开始的,趁着这个假期培养孩子的自立习惯,当然,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和肯定。</p> 3.从三餐中养成礼仪习惯 <p>  三餐时间,是培养孩子规则习惯,最重要的契机,小朋友可以从细节入手,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吃饭时要手扶碗,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喝汤时不要发出响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要剩饭等,良好的餐桌礼仪更能展现一个人的教养。</p> 4.从绘本故事中养成阅读习惯 <p>  阅读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自我教育的基础就是要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里汲取营养,家长除了每天陪孩子玩游戏,也要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给孩子讲一个好故事,当孩子独自看书时,家长们要放下手机、离开电视,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以身作则,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p> 5.从活动安排中养成作息习惯 <p>  幼儿时期的作息习惯,对过渡到小学阶段特别重要。培养孩子按时按点做每一件事,起床、吃饭、运动、阅读、睡觉等,有规律地进行娱乐和学习合理的规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做到健康、自律。</p> 6.从家务中培养劳动习惯 <p>  不要小看孩子在家参与劳动的作用,责任感正是从他们帮助爸爸妈妈洗碗扫地抹桌开始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从他们自主干家务开始的,家长可以给家务加点趣味性,比如“擦地比赛”、“厨艺PK”、“床被大作战”等,把做家务变成一种游戏,让孩子满满发现劳动的乐趣,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从劳动中来,教孩子边劳动边动脑,放手让孩子去做。</p><p><br></p><p><br></p> 二、行为习惯“小达人”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p>  我们长大了,已经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了,再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来看看我们是不是棒棒哒!</p> 2.我学会做家务咯 <p>  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照顾我们也很辛苦,我们学会做家务喽!</p> <p>城关幼儿园中(5)班 ——陈鑫小朋友</p> 3.认真学习 <p>  9月1日我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看看我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呢?</p> 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榜样 <p>  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家长必须以人格育人格,以德育德。宋庆龄说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以深远的影响”,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孩子。</p> 2.为孩子创造实践自我价值的机会 <p>  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对待孩子的生活起居,坚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独立行走、独立进餐、独立就寝等。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他在家做小帮手如帮忙分筷子、洗自己的小手帕。有时家长不要表现得太能干,有句老话说得好“懒惰母亲,勤快儿”,家长要有意识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p> 3.注重教育的一惯性和一致性 <p>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现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辈之间对孩子要求的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p><p> 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p> 4.注意方法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p>  生活中幼儿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p> 5.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p>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榜样,因此,家庭应该与幼儿园实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习惯。</p> <p>  虽然还没有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普通人的我们只能待在家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同时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p> <p>图文编辑:张美珠</p><p> 审 核:翁丽萍 陈金环 陈双凤</p>

孩子

习惯

养成

幼儿

家长

行为习惯

培养

良好

家务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