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新教育通识培训建设数码社区感悟

安妮

<h3>  聆听三位老师讲述的智慧课堂、创客教育以及未来学校,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同时也无比期待未来的模样。未来,这个美好的词汇,在今天的报告中被呈现的淋漓尽致,让我对新教育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h3> <h3>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教学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尝试在传统课堂中尝试运用技术手段去创新,黄菊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基于信息化视角的课堂建设思与行,详细介绍了“新时尚”的教育手段。首先是微课,目标准确,时间短,内容短而精致,视频是主要载体。其次是慕课,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的特点,学习者在教学视频中能保持最优的注意力,效率很高。紧接着是后慕课,将慕课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于小范围的实体教学,与传统实体课堂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教育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智慧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h3><h3><br></h3> <h3>  他对智慧课堂的概念进行了两种讲述,二者都认为智慧教学是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实现智慧发展。然后对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的实质区别从教学观念、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技术层面进行了解读。并且讲述了智慧课堂的六大特征,这六大特征恰与新教育课堂的六纬度相契合。</h3> <h3>  智慧课堂的教学需要“智慧”的教师来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完成智慧课堂实践者的角色转型,而我认为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来重新看待课堂而且需要熟练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和技能才能满足这一要求。</h3><h3> 于是他分享了智慧课堂中教师必须了解教学理念:一是个性化教学理念,二是生成性教学理念,三是可视化教学理念,四是分层教学理念。智慧课堂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和技能,比如电子白板、电子书包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制作等等。</h3><h3> 最后他指出,智慧课堂不是一种具体模式,也不是单纯的一种技巧,而是不断追求的一种学习境界。黄老师从思与行两方面阐述了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的理念和实施策略,他提到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多样化,需要智慧的教师来实施,让我们明晰了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区别,也看见了未来课堂的变革方向。</h3> <h3>  在第二场报告中毛永峰老师用幽默的话语讲述了数字创客教育的校本行动,他从创客教育的缘起开始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教育世界。创客简单来说就是玩创意的人,在研究的元素非常多,而我们了解创客教育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国情的需要,执行国家发展规划,另一部分原因由于时代和教育改革的需要。</h3> <h3>  创客小屋的诞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的创新体验,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小物品,也可以是稍精细一些的物品。</h3><h3> 当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创客小屋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于是依托社团教学的创客活动就诞生了。</h3><h3> 孩子们获得的快乐越来越多,学校将越来越多的材料投入其中,就形成了给孩子们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即创客空间。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新颖又贴近生活,这样多彩的创客空间孩子怎能不喜欢,相对于枯燥的提问和回答的课堂模式,创客空间带给孩子的体验是无可替代的。</h3> <h3>  细心的毛老师还对创客空间的建设提供了以下的几点建议,钱要花在刀刃上,不需要过度装修,考虑要全面,空间要相对独立减少活动中孩子们互相干扰的频率等等。</h3><h3></h3> <h3>创客教育中的理念和口号充分契合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h3> <h3>  关于打造创客教育团队,学校首先成立了科学与技术工作室引领创客教育,打破常规大胆的将一些有才能有兴趣的老师组织到一起,实现知识互补跨界融合。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鼓励学生建立“小团体”。</h3><h3><br></h3><h3></h3> <h3>创客教育给孩子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空间,并且可以进行多学科的融合。</h3> <h3>毛老师还细致的讲述了培养创客基础的五大素养。</h3> <h3>打造优质项目,构建课程体系的示例。</h3> <h3>  最后毛老师分享了他对于创客教育的一些思考。创客不一定要让孩子做出市面没有的产品,不一定要高大上的硬件,不等于发明创造,将创意物化很重要,同时也要关注女生,获得家长的支持。</h3> <h3>  崔志钰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先做了专题报告,然后就三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在本次报告中,崔老师提出了对未来学校的想象,也让我们对未来学校满怀无限憧憬。</h3><div><h3> 那么未来教育究竟是什么模样?朱老师对未来教育的想象有15种可能性,这15种可能涵盖了学校,教学,学习等多方面的论述。接下来他从未来学校、未来课堂、未来学习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h3></div><h3></h3> <h3>  关于未来学校,崔老师分享了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的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将消失,但是未来学校依然存在,教育部也提出2030年未来教育的六大特征和几个转变。其中讲到幼儿园将向儿童发展中心转变,旨在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事实上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h3><h3> 提到未来学校,崔老师开始神采飞扬的向我们介绍他心中的未来学校,那是一个没有围墙,学校与社区融为一体,充满科技与智慧的未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选择课程,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课程将走向专业化,课程将成为学校的法宝</h3> <h3>  接下来是未来学习,我们观看了关于未来学校的视频,视频中学习与科技紧密结合,手机不再是耽误孩子学习的拦路虎,反而因科技成为了学习道路上的助推器,家校互动也因为科技变得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对此崔老师对于未来学习也进行了推导。</h3> <h3>  关于未来课堂,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想象。崔老师依旧通过一段视频来展现未来课堂的一种可能。学生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来进行学习,平面的知识因科技而变得更加立体直观,教师可以随意调整投影大小,呈现形式多变,课堂自由灵活且极具人性化。学习可见四,思维可视,安全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崔老师还分享了对于未来学习的一些看法。最后对三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h3> <h3>  欣怡老师总结到:建设数码社区作为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对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意义非凡,网络缩小了人与人,学校与学校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距,就像今天的线上培训,我们虽然相隔万里,但听着同样的报告,享受着同样的精神大餐,无论您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相同的,未来我们会走得更近,未来不仅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更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迭代思维,建设数码社区,走进更加美好的未来教育!<br></h3><h3> 未来不仅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更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会更接近心中的那个,美好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