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裴向墓志记载裴向以家族势力为背景,以父亲裴遵庆的宰相地位为靠山,门荫入仕,仕宦长达62年,其中五任刺史,两历大理卿,颇著政绩.而其妻卢氏出身世族,礼教备身.归于裴府50年,奉上抚下.两方墓志记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门第观念.两《唐书》中裴向传记十分简略,裴向墓志凸显了证史,补史的功用。 裴向墓志 盖文“唐故河东裴府君墓志”, 篆书3行,行6字。志66厘米见方,楷书39行,行42字。</p><p>裴向妻卢氏墓志 盖文“大唐故卢氏夫人墓志”,篆书街,行畔。志4厘米见方,楷书24行,行2字。 裴向生平 裴氏是闻喜著族,代袭冠晃。墓志提到的两位远祖;“牌以大将军显才用之迹,撒以中书令授清通之名”。裴氏自东汉(顺帝时)裴睁时开始复兴,为并州制史,度辽将军。</p><p>墓志记载,裴向由于其父裴遵庆的原因以门荫入仕,这是当时世家大族子弟仕宦的重要方式。裴向累为京兆府户曹,转栎阳、渭南县令等地方小官,却擅治理之术,考课皆第一。朝廷为此擢为户部员外郎。裴向- -生历官不少,节制地方多任副职。时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德宗削藩之举收效不大。于是朝廷选派可靠得力官员为方镇副职,以防父子相承。一旦帅臣有缺,就地擢拔授之节制。“故副贰之选,当时尤难”,所以择裴向为国之北都太原少尹,改授行军司马。墓志叙牛僧孺向朝廷汇报州郡吏治考核情况,皇帝特别垂询裴向政绩。牛公奏日:“据勘裴某守郡五年,出入钱谷之簿,唯差数石菽粟之数,以此即为清廉之政。”可见其治理得法驭民有术,宪宗听后相当高兴,命为大理卿。《裴向墓志》屡说其卒后赠太子少傅。而卢氏墓志说赠太子少保,两唐书本传亦如之。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并正二品,掌教谕太子。皆东宫大臣,名称有异而实职相同,且傅保音同,造成的异写无伤大体。 </p><p>裴向妻卢氏 </p><p>裴向妻卢氏出身世家,属范阳卢氏(卢氏属范阳何支,请搜检),可见二人的联姻也是高门之间的通婚。卢氏曾祖巴州刺史向妻卢氏年12归于裴府,“庙见而明神享德,佐悛而舅姑交贺’,是语亦源于上引韩愈撰志: “入门而媪御皆喜,既馈而公姑交贺”,这句赞祝女子出适的誉词。 犹子卢弘业作文时参考了一代文雄的宏辞。 </p><p>裴向以世家大族的势力为背景,以父亲在朝廷的显赫地位为靠山,利用封荫取得官职,擢迁为高品秩官员。勇于担责,清正廉明,吏治有能声,活跃于政治舞台达62年之久。裴向病亡之年,牛僧孺时任宰相,故路群回忆往事以“今相国牛公时以御史按属邑事”云云来追述当年考核诸路刺史治绩,向皇帝汇报裴向清白廉明之政而获任大理卿(从三品)之告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