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陇,最刹那烟火人间

深度撞击

<p>已经记不清,这样来来往往地穿过内陇村多少次了,对于我来说,这个村已经不是走马观花转瞬即忘的普通潮汕乡村。</p><p>内陇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1386年,据传系因村建于沙陇之内而得名。沙陇东临韩江支流莲阳河,村口小丘矗立,洲园平坦,靠山面水,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时至今日,村民在此晴耕雨读繁荣昌盛了二十五世。</p><p>内陇总人口千余,西接车水马龙的华东路,与华富、北陇、峰下村接壤,主姓陈,与谢、詹、黄、李等姓氏和睦相处共护家园。</p> <p>内陇村依山而建,一条条古老悠长的巷道,把村里无数蕴含浑厚历史与人文气息的片断串联在一起。这些刻在每个角落的印记,随着岁月的洗礼呈现出历史的斑驳感,而传承下来的文化,一代代地影响着生活在内陇的人们。</p> <p>老年人协会</p> <p>内陇村口&nbsp;&nbsp;有丘雄踞</p><p>远眺韩水&nbsp;&nbsp;钟灵毓秀</p><p>依势而立&nbsp;&nbsp;乃三古廟</p><p>供奉神明&nbsp;&nbsp;皆为圣贤</p> <p>尼山脚下</p><p>狮王日以继夜地镇守在古庙前</p><p>威风凛凛</p><p><br></p> <p>双忠古庙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重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经风雨,至今基本保持完好。</p><p>“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古庙是为纪念赢得“忠贞并峙”美称的唐代将士张巡和许远而建的。</p> <p>信仰</p> <p>陈氏山祖祠</p><p>始建于道光二年</p><p>2011年重建</p> <p>陈氏宗祠思成堂</p><p>1563年集资所建</p><p>1683年重修</p><p>1922年的八二风灾,祖祠受损,同年重修。</p><p>2012年再次重修。</p> <p>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p><p>念前人创业维难,寝庙既成,鸟革翠飞,门第苑然如昨。</p><p><br></p> <p><br></p><p>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游民,便有兴隆气象。</p><p>幸后裔箕裘克绍,荣历仍旧,生馨桂馥,观瞻从此一新。</p> <p>出了这个门洞</p><p>就是内陇工业区和商业区</p><p><br></p> <p>往前走</p><p>巷道相通</p><p>砖瓦被风沙洗去色彩</p><p>而杂草丛中生出清翠的生命</p><p>远近高低</p><p>一盛一衰</p><p>一切历史终成尘埃</p><p>而传承下来的文化</p><p>经久不衰地冒出时代的生命力</p> <p>狭长的巷道</p><p>你我擦肩的刹那</p><p>不过是两颗心几厘米的距离</p><p>可一转身</p><p>就是天涯</p> <p>巷道里的故事</p><p>只有走过的人才懂</p> <p>门洞还在</p><p>从这里进出的内陇子孙们却换了一茬又一茬</p><p>有的人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后</p><p>就再也没有回来</p><p><br></p> <p>知否知否</p><p>应是绿肥红瘦</p> <p>这深锁的院门内</p><p>埋葬了谁的童年光影?</p><p>又是谁</p><p>在面对沧桑的泥墙时</p><p>一遍遍的撩拨心中那千丝万缕的念想</p> <p>春联眉清目秀</p><p>生命生生不息</p> <p>空庭寂寞</p><p>唯有房后的龙眼熟了一茬又一茬</p><p><br></p> <p>~~家塾</p><p>有多少的内陇人曾经在这里得到文化的最初启蒙呢</p> <p>门庭冷落</p><p>掩盖不了曾经的繁华痕迹</p> <p>山水养人</p><p>文化养心</p> <p>拾级而上</p><p>尼山深处有人家</p> <p>据说</p><p>但凡称得上艺术家的</p><p>大隐隐于市</p><p>小隐隐于野</p><p><br></p> <p>多年前</p><p>这里曾经有一个固定的菜摊</p><p>从海鲜到瓜果蔬菜一应俱全</p><p>人来人往甚为热闹</p><p>但如今</p><p>这里更多的时间是静寂的</p><p><br></p> <p>坍塌的房子内</p><p>新的生命进驻</p><p>人和自然的故事总是在不停上演着</p> <p>这些纵横交错、相互贯通,镌刻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古老巷道,如内陇的历史脉搏,沉淀着内陇的岁月沧桑和万千气象。</p> <p>精美的窗格</p> <p>走近内陇村的古民居,你会看到那些突起的像牛角一样的“厝角头”,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厝角头”并不是都按同一种形状设计的,有的圆,有的尖,有的平,有的陡……但它们都遵循同一样东西,那就是风水,有五种结构,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这也是潮汕古民居厝角头整体形状的一个缩影。</p> <p>徜徉在老巷道里,有的老厝因为尚有人气的滋养基本保存完好,有的已经残垣断壁,低矮的房檐上,只有落地生根的不死鸟在顽强地彰显生命力。</p> <p>青苔与络石述说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p><p>人已不是当年人</p><p>故事却仍然是当年传颂的故事</p> <p>义和楼</p> <p>高低的房屋错落</p><p>不变的是午后暖暖的日光</p> <p>我看到的内陇村民</p><p>总是显出宠辱不惊的端庄</p><p>以从前慢的方式</p><p>怡然自乐地生活在这山水之间</p> <p>见证了内陇的发展史</p><p>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古榕</p><p>屹立在原处</p><p>痴痴地等待着从内陇走出去的游子们遥遥无望的归期</p><p><br></p> <p>一些老厝被推平重建</p><p>改变了村落的模样</p><p>但苍老的榕树依然扎根于原处</p><p>供一代代的内陇人追忆和瞻仰</p> <p>安静聆听</p><p>晴好蓝天之外的阴沉馨香</p> <p>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等村镇设施的改善,为村民日常生活带了新气象,使文明内陇,美丽内陇的梦想得以完善。</p> <p>数百年来,内陇历史上所经历的每一个日子,都被这些纵横交错寂寞如初的巷道如数家珍般地深藏于内心,供子孙后代寻味追忆。</p><p>但对于世代居住在内陇的原乡民来说,无论未来内陇的经济如何走向,这里始终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归宿,他们难舍难分的故土家园。</p> <p>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风潮如火如荼,相信,敢为人先的内陇人,一定能抓住机遇,把内陇打造成为花园式的幸福宜居乡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