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7.25号、星期六,天气晴朗,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道友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这里,寻访南京第二机床厂旧址,这里是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一所开放性的城市博物馆。从过去走来,向未来走去,用创意连接着历史与时尚,谱写出一首又一首动人的交响乐曲。</p> <p> 走进南京第二机床厂旧址,一座后现代时尚创业园风格的文化园出现在我的眼前,但路边独特的长凳、路桩却“暴露”了它的前身。废弃的机床零件一会儿是凳脚,一会儿又完美替代了路桩的功能。随处可见的清水红砖墙,都是老工业厂房留下的历史遗存。</p> <p> 1896年,这里设立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开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道路;1959年,这里成为南京第二机床厂,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如今,这里转型为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是创业家们的成长乐园。道友们来到菱角市66号,探访这个横跨3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厂区。</p> <p> 南京第二机床厂,西靠明城墙,北接内秦淮河,从1897年设立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南京第二机床厂,它亲历了中国工业起步发展的百年时光。如今,沧桑斑驳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一个8万平方米的创业园,集聚了100多家创业企业。</p> <p> 博物馆大门紧闭,对面的二楼上有这方面的展览,就饶有兴趣的参观了有关实物,图片展览。</p> <p> 这个地方最早要追溯到清朝末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创设“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铸造“光绪元宝”银元。1912年,民国成立,该厂更名为“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不久后,国民政府在上海建立中央造币厂,并命令各地造币厂停止铸币。</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是铸造孙中山开国银币的地方;再早的话,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创建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就在这里!上世纪50年代又成为南京第二机床厂。</p> <p> 1929年6月4日晚,江南造币厂突发火灾,损失惨重。8月,国民政府顺势关闭江南造币厂,其铸币设备全部运往上海。江南造币厂就此完成历史使命。据介绍,该厂造币32年来,共铸造银元5亿多枚,占当时全国铸造银元总数的30%,包括“袁大头”和孙中山像银元。此后,这片厂区作为民国时的度量衡制造所。</p> <p> 舒克老师向道友们讲解有关“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铸造“光绪元宝”银元的历史发展的进程。</p> <p> 遗憾的是,如今园区内的老厂房,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厂房,已找不到江南造币厂的遗迹了。不过厂区的两棵百年银杏树,都是清朝末年建厂时栽种的。</p> <p class="ql-block"> 那陈旧的锅炉管道,留下那个时代烙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上中学时学工的岁月,师傅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令我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来是回火炉车间的炉膛,跨进了一间高大的厂房,内部别有洞天,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故意裸露的红砖、铁管相映成趣。挂在门口的黑白照片告诉人们,这里曾是铁水流星、火花四溅的所在。</p> <p> 道友们饶有兴趣的参观这里的建筑,抬头遥望着过去留下的历史工业轨迹。</p> <p> 一个老旧工厂如何转型为一个现代化产业园?他们首先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院对老厂进行规划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尽可能保留原有风貌。紧接着投入2亿多元对园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包括搭屋顶钢架结构、装外墙玻璃、修道路、搞绿化……</p> <p> 置身其间,人们既能亲手抚摸昔日城市工业文明的轮廓,又能深切感受现代时尚的风向标和金陵城独特的历史文化文脉。</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40多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全部保留,烟囱、构架、行车、齿轮、老车床等工业遗存随处可见。走进其中一栋老厂房,旧时的红砖墙面依旧保留,部分墙面又采用了现代感灰色墙砖和磨砂玻璃,砖头柱子没有拆除,而是用钢架包裹着原来的柱体,用以支撑屋架。抬头细看屋顶,也用了钢架加固。</p> <p> 床身车床,用于大批量加工油田管道上的各种法兰,二机床厂80年代产品。</p> <p> C6 6A车床,用于加工八口径圆柱体,二机床厂50年代产品。</p> <p> Y5120B插齿机,用于加工中小模数的圆柱形齿,二机床厂60年代产品。</p> <p> 过去用过火车铁轨已经成为历史,留下了许多那个难忘的年代轨迹。</p> <p>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个特殊时期的标语还留在墙壁上,让人们想起那个时候人们的文化生活,留下了那个年代的烙印。</p> <p> 道友们做起了那个时期流行的舞蹈动作,表演的有模有样,动作还是非常优美的。</p> <p> 道友们全神贯注的听老师的讲解,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痕迹。</p> <p> 在展厅的二楼,我仰望天空,看到了保留了许多原来带有牛腿柱子,当年工厂的人都知道这是桁车轨道所用的牛腿,屋顶的采光窗,透出闪亮的阳光照射的光影。</p> <p> 道友仰望这一间间厂房,仿佛看到过去前辈们大干快上的工作场面,把你的思绪带到那火红的年代。</p> <p> 道友们自然协调的姿势,让摄影师拍下了美好的瞬间。</p> <p> 杜老师也拍下了,这个反应历史记忆的标牌。</p> <p> 原来破旧的老厂区,现在已建设成为以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集聚了150多家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包括洛可可、中国铁塔、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园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园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等荣誉。</p> <p> 当披上名为个性的外衣,旧时的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创意园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座开放的博物馆,欢迎爱时尚也爱复古的你来打卡!</p> <p> 第一批入驻园区企业南京洛可可公司联合南京夫子庙文旅集团,开发了一批有南京秦淮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肥嘟嘟”的盐水鸭别针、萌萌哒的Q版状元郎……这些可爱又具南京特色的小礼品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十分畅销。</p> <p> 从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到南京第二机床厂,再到如今的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工业文明的基因在这里传承,创业的艰辛在这里延续。</p> <p> 许多公司已经进驻改造后的厂房。</p> <p> 穿越旧时光,感受新时尚,尊重老建筑,延续历史记忆。南京城市记忆记录团寻访,行走和历史文化亲密接触,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痕迹,丈量着时光穿越历史记忆。</p> <p> 部分资料来原于网络,部分照片是道友拍摄,在此深表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