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的“黑老虎”——拓片

杂的文

<p>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这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作为集文化历史内涵、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为一体的艺术品,碑帖拓片一直深受书画家的喜爱,一度被视为文人士大夫收藏的最高境界,有些碑帖的价格甚至高于名家书画。</p><p>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历史文化价值很高。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东吴《天发神谶碑》以及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若没有拓片,将难睹庐山真容,遂成“迷局”。</p><p>然而,石碑、青铜器等在拓的过程中会出现慢慢的磨损,这是肉眼看不到的,每拓一次就受损一次。目前可知,拓片的种类有甲骨文拓片、秦汉瓦当拓片、历史砖拓、砚铭拓片、佛教造像拓片,而其中佛教造像拓片更是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p><p>史料载,佛教拓片又分为朱拓和墨拓两种,分别是用朱砂和墨汁作为颜料拓印,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古代把刚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其拓印形式又分为蝉翼拓和乌金拓。在古代,这种拓片技艺因难度较高、要求非常严格,收藏价值自然很高。</p><p>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碑帖拓片对收藏者的文化素养要求高,受众相对较小,市场流动性低,加上市场回报周期长,碑帖拓片普遍处于较低价格。而近些年来,随着碑帖拓片的价值被挖掘,市场上拓片价格上升的速度开始加快,藏家也要开始慢慢尝到拓片收藏的价值回报。如201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周毛公鼎六名家题跋本》以1138.5万元成交,创下拓片的拍卖纪录。</p><p>关于拓片的收藏,极速鉴宝平台书画鉴定专家高鸿老师表示,“收藏拓片讲究收初拓,主要以年代久远的拓片较佳。”衡量一件拓片的价值高低,首先就要关注其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其次,碑帖拓片的存世量也是衡量它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原碑已损毁的拓片有不可再生性,价格会高;名人题跋,也是部分拓片拍出高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拓片也存在着作假情况,如在拓印的时候把已经磨损的某一个字造一个完整的,冒称初拓本,这些也需要藏家在收藏购买时要注意。”高鸿老师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