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献礼,向新化县炉观镇梅树村邹明喜、邹福东、邹锡安等红军战士致敬

和声

<p>找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p> <p>重走长征路之(二) </p><p> ——寻访红二方面军在溆浦县的痕迹</p> <p>2020年7月5日下午,我们参观完黄金井五罗村红二军团指挥所,驱车翻越美丽的花瑶之乡--小沙江,来到溆浦县龙潭镇上。</p><p>龙潭,曾经是连接湘中与湘西的经济重镇,自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始置龙潭堡,民国2年(1913年) 才设为龙潭镇,原属新化县管辖地。它位于雪峰山腹地中唯一的山间河谷地带,水土优良,四周环伺 20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仅有几处险峻关隘与外界相通,易守难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红军长征及抗日战争最后的湘西会战,都交织到了这里。</p> <p>龙潭镇因城镇扩张导致人口猛增,居民口音里方言充斥,难以听到原来的新化口音,年轻人又不清楚过去的情况,在街上转了几圈后,我们才找到位带新化口音的老人。问他知不知道红军在龙潭镇燕子坳打过仗的事。老人家不知道红军在这里打过仗,只知道这里打死过许多日本人。(经百度查找,在日本《中国派遣军编织》中,有日军“包括救援部队在内,进军龙潭的兵力共15029人,战役后只剩216人” 的记载。)说燕子坳离这有十公里,并告知我们去那的方向与路线。根据老人家的指点,我们于下午六点前赶到了燕子坳。只见这里高山耸立,岭峻峰奇,秀色迷人,沟涧中有多个孩童在水里裸身嘻戏,山上没有人家,只好下山去院落中打听。</p> <p>我们来到山脚下的院子找人询问燕子坳,村民向延作指着山的另一端说:“这院子叫大金厂,那里与这里,现在叫金燕村,燕子坳是后面山上的名称。”这时村民们围过来凑热闹,得知我们是来燕子坳寻访红军长征遗迹的,向延瑞、谌艳政、向美英等村民表情兴奋,也很迷茫,竟没有人知道红军在燕子坳大战一天的事。他们立即向二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请教,得到的答案却是:“这里曾经被团团围住打过一天的土匪。”弄得我们啼笑皆非。</p> <p>我之所以知道燕子坳,是我村有邹序福、邹福东、邹锡安等人,于1935年12月初在新化县城参加了红六军团十六师,十六师领导班子是:师长周球保(即周仁杰)、政委晏福生、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李铨。在燕子坳大战时邹锡安被打散,他后来走回了老家太平垣。据本村邹平美(八十多岁)与邹申友(六十多岁)向我介绍:上辈人讲邹锡安回家时,满脸血污,对人们说是在漵浦燕子坳打仗时,他受伤晕倒在死人堆里,醒来时找不到红军,就从那走回来了(新化炉观至漵浦龙潭燕子坳,路程约120公里)。经百度查找《红军长征在溆浦》,里边也确实有燕子坳的相关记载:“1935年12月8日红二、六军团撤离溆浦县城到达桥江,12月13日红六军团抵达龙潭镇,派红十六师一个营驻扎燕子坳担任警戒,掩护主力在龙潭地区休整和开展活动。12月16日拂晓,国民党陶广纵队两个师尾追红六军团而来,其先头部队与红十六师的警戒营在此遭遇,双方激战了3个小时。下午,国民党军分三路向红军猛攻,在紧要关头时,红十六师的一个团前来增援并接应撤离,双方又激战到天黑才罢休。红军这次阻击战,给红六军团从龙潭平安转移到隆回赢得了时间”。</p><p>燕子坳大战,因相隔时间太久,又处于高山人烟稀少地区,且国民党没有档案做详细的伤亡记载,红军也极少有人回忆过这里,只能从当年参战的部队番号与传说中,印证邹序福、邹锡安、邹福东等人,在这里有过血与火及生与死的考验。我与金燕村村民向美英互加微信后,委托她替我继续寻找知情人,争取他们讲述出这里被尘封八十五年的故事。这里离溆浦县城不远,表叔刘建华为了第二天寻访的时间更加充裕,决定到县城去休息。</p> <p>夜幕降临,华灯闪烁,我们进入了溆浦县城郊。大家在一个小餐馆里简单吃份盒饭,这店主见我们是来寻访长征遗迹的,马上找位热心的师傅来告知我们,说这附近与红军有关的地方在桥江和舒溶溪乡,建议先去找史志办问问,并给我提供了史志办熟人的姓名。</p><p>6日早晨,我们驱车前往溆浦县政府大院,根据安保人员指示的位置找到史志办。工作人员得知来意后,先给我们端来热茶水,然后把《溆浦县志》递给我们翻阅。可他们也不知晓红军长征的详细事迹,只说:“贺龙的住所及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所在地天主教堂,就在史志办的斜对面,但已经被改建成了溆浦县招待所,原迹可能没有了,对城西李家坡的位置也不太熟悉,你们去街上寻找寻找吧。”</p> <p>我们在《溆浦县志》第十八页上,找到了有关红二方面军的简短记载:“民国24年(1935)11月26日起,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王震、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下相继抵县。12月20日全部离开县境。红军在县驻留期间,三次重创国民党尾追部队,并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和组织农民武装、扩大红军等活动。”</p> <p>走出史志办,我们在外墙上的宣传栏里,拍下了红军经过溆浦的示意图,以及将军楼、西郊李家坡等有关遗迹的旧照。 见溆浦县招待所里没有遗迹可寻,我与表叔请刘光耀驱车继续寻找李家坡。结果被导航导上了往怀化的高速路,这个李家坡离县城有38公里,我与表叔想想不对头,立即在大江口镇出高速,重返县城。因城市扩建,原来的县城西郊,已经被开发成了繁华地带,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几经辗转,终于寻到用李家坡命名的廉租房及街道,那里有座天主教堂,但门上了锁,无人值守;教堂对面有个超市 ,老板告诉我,这条街叫李家坡路,教堂也是从县招待所那搬迁来的。</p><p> 在李家坡路的南端有一段陡坡,陡坡一侧是为纪念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向警予而命名的学校,“警予学校”的校名,还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给题的。我们想,这里应该是当年的李家坡了!</p> <p><br></p><p>三人沿街分头寻找年老的大爷请教,却没有人能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万分遗憾之余,眼前浮起了刚拍的李家坡旧照,脑海中跳出1979年老红军邹序福向我讲述当年在这里战斗时,他勇夺机枪的身影。记得老支书邹平美多次讲到邹明喜说过(即邹序福,传说这名字是肖克将军给改的),刚参加红军时,第一次参战是在溆浦县城边,他头脑灵活,击毙了几个敌人,还夺了挺机枪,但班长与班里其他人都牺牲了,上级当时就任命他当了班长。我在溆浦微摄影著的《红军长征在溆浦》中,也找到了段最相似的记载:12月7日下午5时,县城西郊战斗打响。战斗中敌军伤亡惨重。其中正面之敌两个团,被红十六师在李家坡山头迎击。红军某班班长一人趁天黑冲杀到敌人阵地,夺敌机枪一挺,打死打伤敌人几十人,自己也英勇牺牲了。</p> <p>虽然县城里没有找到可供瞻仰的遗迹,也没有搜集到更有价值的素材,但我本人与老支书邹平美的回忆,综合溆浦微摄影所著的《红军长征在溆浦》等资料,已能够还原并证实老红军邹序福在溆浦县城战斗时的光荣历史了。</p> <p>上午九点,我们前往舒溶溪乡寻访,按导航的提示在山岭上穿梭。约半小时后,见到一条 “革命老区欢迎您”的横幅,从那里蜿蜒而下,来到拥挤且狭窄的舒溶溪。经过舒溶溪中学时,想找位老师了解情况,但学校在开会,只好找周围的老人打听,几经比划,大意了解到红军过舒溶溪乡时,在这里补充过人员,对面的房子里,贺龙曾在那吃过饭。有人建议我们去舒溶溪村村部找人了解,可是支书与村干部们无法提供相关信息,这里的驻村主任姓武,她负责过乡政府的文化事务,说曾经也想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用红色文化来搞活这里的经济,但这山区里缺水,没有特色景点,更没有其他优势产业,就放弃了;村里当年有20多人参加了红军,舒溶溪乡是因这才被县里认定为革命老区的。我与驻村干部武美女互加微信后,见找不到需要的信息,时间却还没超过上午11点,大家就决定返回溆浦县城。</p> <p>我们这次重走长征路,属临时性快意行为,来溆浦县城及舒溶溪乡,收获也不太理想,结果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经商量,决定回家总结经验、理顺思路,争取把以后的重走长征路做得更扎实。于是驱车直上高速,下午1点30分,我们平平安安回到了各自的家中。</p><p>邹和文</p><p>2020年7月20日作于上田</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