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煤的对话

阿红

<p><br></p><p> 这首诗写了诗人与煤的对话。人与煤对话,这听起来十分荒谬,然而,读了这首诗后,每个人都会承认对话的内容是符合自然发展的历史的,并会由此引起深思。</p><p> 诗人笔下的煤一个历尽了岁月的沧桑。亿万年前,他是一棵树木,他住在万年的深山里,他的年龄比山大,比岩石的更大。自从恐龙统治了森林,地壳第一次震动后,他倒下了,最终被埋到地层深处,变成了今日的煤。诗人借煤之口,写出了一部自然变迁史,树木变成了煤,并不意味着树木的死亡,而不过是物质存在方式的一种变换,因为无论是树木还是煤,他都能燃烧。</p><p> 这看起来是首科学诗。但在诗人的笔下,这煤不仅仅只是煤,它更像是个人。它具备人的感情,也具备人的理智。它会沉默,它会怨愤,甚至还有希望和祈求。煤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后,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了地层深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它只能沉默无言,怨愤不已。然而,他的意志并没有被磨灭,它渴望着火的到来,它要把黑暗的底层焚毁,让光明照遍周围世界,同时也使自己在烈火中重生。当时是一九三七年的春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诗人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此诗,企图唤醒人民沉睡的意志。</p><p> 这首诗,就是以极朴素的语言,亲切自然地道出了深厚博大的内涵。这首诗赞扬的不只诗煤,还有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煤一样悠久的历史,经历过如煤所遭受过的灾难,像煤一样地长久地沉默、怨愤过,更像煤一样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并和煤一样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诗中的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赞扬煤的不甘屈于现状,也是对中华民族不肯屈服,顽强奋斗的肯定。</p><p> 《煤的对话》这首诗看起来写得很平静,没有激昂豪迈的措词,没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没有号角般的壮烈情绪,然而这首短诗,却那样耐人寻味,内涵的博大和意境的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