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理想课堂,追逐幸福教育

海魂星韵

一滴水的幸福是什么?是滋润一寸土地,浇灌美丽的花朵;<div> 一缕光的幸福是什么?是穿透一方黑暗,照亮未知的角落;</div><div> 一位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是构筑理想课堂,探索知识的王国。</div> 2020年7月25日下午三点,莒南县第七中学的老师们齐聚五楼会议室,开启了新的学习篇章:新教育线上通识培训之构筑理想课堂专场。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如何在课堂的有限之中,尽力实现教育的无限?新教育人对此孜孜以求。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三位专家的宝贵经验。 第一场报告由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培训部主任、教研室初中学段负责人徐强开启,他的报告题目是《课堂变革的共识与策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朝向理想,建设的共识,二是走进常态,推进的策略。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理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让我们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构筑属于自己的理想课堂! 第二场报告是由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卞惠石带来的《寻找“课堂革命”落地的力量》。 我们的校长一定要成为课堂革命的代言人。我们的学校领导层应该要用战略上的思考。别把成绩当作唯一。一定要从顶层设计上下工夫,建立从课堂到评价的整体的改革思维。要在思想上破冰,要在行动上作为,要在变革上发力,确保课堂革命的力度和效率。 卞校长诠释了“能仁”课堂的内涵,探寻了“能仁”课堂的范式,实践“能仁”课堂的机制。 他把学校比作苗圃,而苗圃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它蓬勃的“生长性”。课堂就应该像苗圃一样, 要让参与其中的生命体能得以自然主长、不断舒展、蓬勃向上。 卞校长对课堂文化五个转变及生长课堂七个元素的解读,体现了其前瞻的思维、开阔的视角以及对课堂的精准定位。 世界在变,教育必须做出改变。时代召唤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美好生活是一种期待,教育必须跑在前面。而教师更要跑在最前面,让课堂带着学生努力奔跑。 朱教授在《新教育》里面对理想课堂提出了“六个度”:一是参与度, 二是亲合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展度。第三场报告就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何仁毅老师就“参与度”所做,报告题目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核心策略》。 专家对两大核心策略进行了精准解读。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新教育,我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是拨动孩子心弦、奏出美妙音符的舞台;是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是带领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航船;是叩开童心世界、充满灵性的旅程……让我们拥有理想的课堂,体会教育的诗意,享受职业的幸福。<br>

课堂

教育

理想

能仁

海门市

幸福

构筑

苗圃

参与度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