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自驾游(大河)

端智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家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地处河西走廊祁连山中部,属自治县的中心地带,乡政府所在地韭菜沟距县城红湾寺22公里,东靠康乐乡,西邻祁丰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北与高台县、临泽县接壤。总面积332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居住裕固、藏、回、土、蒙古、汉等六种民族4200人,裕固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的面积很大,人口较少,但风光无限,生机勃勃,非常美丽。让人心境怡畅,如意吉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以驻地河流名称而命名。解放前居住有裕固族八个家、五个家、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和藏族黑番家五个部落。解放后几经移名调整管辖。最先属高台县直属乡,后为第六区。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归建成立金泉区,驻地红湾寺。1958年迁址韭菜沟,改名大河公社,1962年成立大河区,1967年改名长征区,1972年恢复原名大河区,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撤区并五乡为大河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历经沧桑,几经归建移名,牧民群众曾长途迁徙搬家,但纯朴热情好客的民风,勤劳吃苦积极向上的精神,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始终传承发扬壮大。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草原小城镇、牧民住宅、乡村牧道、人畜引水等各项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形势喜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河生态画卷引世人注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700米。沿祁连山脉主要有榆木山、黑山顶、九墩沟梁、冰沟顶、红石嘴中梁、西红疙瘩白沟脑等山峰。巴尔斯雪山海拔5118米,是本乡山系的最高峰,也是当地裕固族人心中的神山圣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水资源丰富,也是生态天然绿色水塔。主要河流有隆畅河、大河、摆浪河、西岔河、水关河、西河、马营河等。境内有诸多中小型水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片草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在这里出了不少高僧大德,青海圣地塔尔寺密宗院金刚上师,莫兰然坚巴佛学称号享有者罗藏旦巴就出自大岔村,他在圆寂前用毕生精力花费千万元在红湾寺修建弥勒佛和宗喀巴两个大佛殿,流芳百世。健在的自治县政协原副主席,长沟寺转世活佛杨新华出生东岭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县以来,这个乡先后出了四位地厅级、四十多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己故的县委书记郎天荣、县长贺遐志和现在家休息的市政协原副主席安永红,现任省史志编办处长贺红梅、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委主任)杨翠琴、县政协主席安玉冰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县以来,这片土地先后有近200名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报国,他们在边境作战、抢险救灾、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中做出突出贡献,有不少同志在部队入党、立功受奖。县政协机关退伍军人王延祥、县公安局退伍军人庄耀廷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还有五位同志考入军校后提干或地方表现突出转为现役干部,成长为军队的领导干部。己故的县人武部部长索成斌上校、2017年转业的县人武部部长杨世军上校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当中大部分退伍回乡,有的转干成长为乡镇、部局甚止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己退休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郎建平就是其中的代表。有的担任村上的干部长达数年,有的当工人或办企业,无论在哪个岗位和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保持兵的本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还出了不少专家学者艺术家,我知道的市委党校教授强成江、河西学院教授杜斌、合作师专教授杜生劲、裕固族著名歌唱家雅荷洁斯、裕固族青年歌唱家阿格尔、北京育英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卡娜、肃南一中副校长教师贺颖春、肃南县高级草原师安国庆、央视记者安文剑、张掖中医院主任医生贺春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永贤,作家杜生贵,岩画专家杜成峰,高级军士长贺占福,最美水利人顾正礼,非遗传人杜秀英、安玉玲、柯翠玲等,他们都是这片土地走出来的佼佼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以来这里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劳摸和先进工作者。己故的全国劳动模范、放牧能手拉姆什旦,全国民兵先进个人顾秀兰,受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亲自奖授顾秀兰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我在武装部工作时还见着此枪。2019年建国70周年安永红、贺进贤等三位同志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他们都是历届评选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近来来,还有杨永贤、杨翠玲、全翠萍、杜生贵、黄万祯等好多同志受到国家部委的表彰奖励,他们是这片草原群众中的优秀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片草原还出了不少企业家,赵光龙、安学军、顾自勤、罗东、杨玉剑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年来,大河乡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实际,群策群力,处处体现以党建引领乡村建设,争取县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原生态美化村庄,凝心聚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元肃公路向北行驶路过的是东岭村、歪拉地,西岭村的张家庄等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元肃公路向南经过的是大滩村、红湾村、光华村的西台子。翻过红大板不远是金畅村,和张肃公路连接的县城峡门口是白庄子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十年代初修建的商店和废旧的公路桥,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见证了大河乡的沧桑和发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心目中,最为美丽的景色就是乡政府对面沿河岸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不是普通的树林,这是大河乡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学生和附近村的群众几十年如一日用心血汗水浇灌的绿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上初中时这片树林不大,后来逐年植树扩大了这片树林面积。这片树林是大河乡成长发展的历史记录,也给这片乡土增加了厚重、沉静、安然、祥和、湿温的气息,留下了不可抹灭的乡愁,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里为重视绿化的历届乡党委、政府点赞,你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大河乡西柳沟村,一条美丽的小河从村边涓涓细流,村庄掩映在绿树之间,柏油路直通百姓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民居引人注目。人工湖、小公园、小广场、烧烤营地、自驾营地等休闲设施齐全,美丽新风貌扑面而来,山好水好风光好,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游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年轻帅哥鲁泽鹏精心策划,争取外界的支持,带领一班人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喇嘛湾台子,县林业和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索郎格国际赛马场也建在这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在喇嘛湾村的大河乡牧民安居工程住宅小区,听说全乡百分之六十的牧民都买了楼房,这里离县城近,就医、上学、入托方便,牧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县城东南的天桥湾村和营盘村,是一对孪生兄弟村,背靠山,户连亲,坐观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天桥湾村南,七O九公路距县城五公里处是老虎沟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七O九公路经长征峡到白泉门岔路口,左边是通大岔村到青海野牛沟乡的主路,现己列入国家一级公路改名甘青公路正在施工。右边是通松木滩松到青海小沙龙的牧道。白泉门到松木滩双岔子的路该村铺没了水泥,剩余的是沙石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泉门护林检查站,进入松木滩村方向要进行检查登记,方可入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往大岔村到青海野牛沟乡的七0九沙石公路,正在改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往松木滩村的水泥公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松木滩双岔子,水泥路到此结束。左边是科博浪河,通往青海小沙龙的沙石公路,右边是摆浪沟去火石峡的简易牧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藏在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松木潍,是一处世外桃源。听说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长很能干,群众威信高,看高原复杂地势修的这条水泥路,还有生态保护好,说明他们干的不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九个泉,祁尔康生产的高端矿泉水发源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境内矿藏丰富,主要有煤、铜、金、锑、石膏、皂矾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居里沟,曾经很火的铜矿开釆区,现在己关闭修复了生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藏在大山一处没开发的神秘红石滩,比海螺沟的石头景色还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九个泉峡谷的小瀑布,很有特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在松木滩村附近的祁连山科学考察站。说明这片国土神秘而有挖掘的价值,是一块生态宝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庄子丹霞,号称小上海。像这样的景色在大河境内随处可見。冰沟、外星谷、木星谷丹霞景区就出自大河境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洲最大的养鹿基地祁尔康公司鹿场所在地,大河金畅河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沟寺边的光华村,大包干前分长沟、西台子两个牧民定居点。当时村子很富有,在全县都有名。村积累有三个十万,集体牲畜十万头(只),集体存款十万元,粮食储存十万斤,牧民日工分争得高,年收入分配好,知青下乡都愿意来这个村。这得益于己故的老书记周占荣,他一身正气,发展生产有方,群众中威望高。当地老百姓和该村下过乡知青都敬重他、怀念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是一个有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红湾寺、长沟寺、金乐宫、景耀寺、水关寺等历史悠久,但后来都被毁。景耀寺石窟壁画、榆木山岩画、古水渠、屯田遗址、关隘闻名遐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沟寺,裕固族语意为摆浪苏买,是裕国族喇嘛教寺院之一。位于大河乡光华村定居点,距县城42公里。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受青海互助县佑宁寺(原名格隆寺)管辖。现为遗址上重建的长沟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沟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圣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湾寺曾是裕固族八个家部落的寺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260多年,该寺院曾遭受多次毁坏,几移其址。这是在后遗址老虎沟村地界上新建的红湾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岔河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绕,像是一个小盆地。巍巍的巴尔斯雪山映照全村,奔流不息的老虎石河穿村而过,道路宽敞,村容村貌整洁干净。巴尔斯圣山的旅游开发,给这里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引人注目,休闲餐饮住宿的农家乐客栈正在高标准的建没投入使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牧草丰盛,牛羊遍地,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旅宝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河乡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自治县有名的元(山子)白(白庄子)和大(河)水(关)公路和甘(肃)青(海),原名七O九三条公路穿越大河乡境内,极大地方便了境内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起大水公路的建设我印象最深,那是七十年代初我记事不久,我大伯任韭菜沟乡乡长,担任修路总指挥,他经常骑马和徒步奔波修路工地。有时深夜回到水关的家,不忘带些糖果到隔壁看一下睡梦中的我。等第二天睡醒去看大伯,大妈告诉我大伯天没亮就去修路工地,修路的这段时间我几乎没见过大伯,有一天父亲赶回家告诉母亲,说大伯去逝了,我听后不相信这事实。过了数日,单位为伯叔开了追悼会,县上领导在悼词介绍了大伯是修路累病去逝的。再后来大伯的骨灰埋在老家东阴坡山顶,俯视着绵延山川18公里的大水公路,说是大伯的遗愿。这条公路将永远铭记大伯的光辉业绩和英容笑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道弯弯,伴岁过沧桑岁月,有着我最深的依恋。梦延升到遥远的远方,思念也在远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岔河村的邻居是西岭村,大水公路经过该村。西岭村分红土坡、张家庄两个定居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岔河村西边靠近祁丰乡边界,离马营河大峡谷不远外是西河村,西河村分西河、小泉河两个定居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水之美,亲情之约,回到故乡沾一身绿草花香的芬芳,带一脚黑色泥巴的乡土味,沐一脸高原的雨露阳光。它带给我们的是回归自然,反璞归真,如入仙境,宛如天堂,狂喜万分,流连忘返。故乡是镌刻在我心间永远抹不掉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故乡的爱、故乡的情,还有故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自然风光,总想用简单且有温度的文字叙述清楚,由于水平有限,费了很大的劲,总觉不甚满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美篇中列举的人物,主要参考《大河区志》和有关资料。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系走访了解、回忆寻访而有感而发,属个人观点、独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批评指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