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假期潘老师布置了科学实验观察日记,妈妈为我购买了麻豌豆等实验材料,我准备种植麻黄豆,观察麻豌豆生长并记录它们生长的过程。</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材料准备:育苗架、麻豌豆、喷壶、育苗纸、育苗盘、网格盘。</span></p><p>实验目标:</p><p>1、了解麻豌豆生长过程;</p><p>2、通过观察发现麻豌豆需要什么生长条件。</p><p>实验过程:</p><p>第一阶段:观察出芽情况</p><p>第二阶段:观察生长情况</p><p>实验呈现方式:</p><p>以图片文字日记方式呈现。</p> <p>7月21日</p><p> 为了便于观察,我为麻豌豆购买了育苗架,下图便是我安装育苗架的过程!</p> <p>7月22日</p><p><br></p><p> 1、清洗一遍种子,然后挑选不好的种子扔掉。</p><p> 2、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水泡种子,水没过种子,泡种子期间换水一次。</p> <p>7月23日早</p><p> 1.把浸泡了一晚的麻碗豆水倒掉。</p><p> 2.将麻豌豆的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窗外,一份放在室内,各铺上育苗纸保湿,每天喷水3到5次。</p><p> 浸泡了一晚的麻豌豆,吸饱了水分,颗颗饱胀,浸泡过的水显得有点混浊,水面浮着细小气泡。妈妈建议我把浸泡好的麻豌豆分成两份,做一个麻豌豆室内实在出芽速度对比实验。于是我将麻豌豆分成两份,一份放在室内养殖,一份放在室外养殖。记得哦,要铺上育苗纸,如果没有育苗纸可以用沙布替代。为什么需要铺上育苗纸?我查找了百度得知,因为麻豌豆的生长需要保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又不能浸泡在水里,如果浸泡在水里,那么麻豌豆会腐烂变质。所以每天需要在育苗纸喷3~5次水。</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7月23日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到了晚上,当我掀开育苗纸的时候,出现了惊喜。没想到,室内的麻豌豆种子发芽了!颗粒呈饱满状、裂开一个小口,钻出白嫩白嫩的小芽。不得不惊讶于麻豌豆的出芽速度。我统计了下,室内总共470颗出芽380颗,出芽1到3毫米不等。接着我便迫不及待得去掀开室外的育苗纸,咦~~室外的麻豌豆颗粒较室内的显小、显干共362颗,出芽1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同时浸泡,同样的喷水次数,而出芽的速度不一样?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百度资料,麻豌豆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室外35℃的温度不适合麻豌豆的生长,室内28℃左右适合麻豌豆生长;另外室外天气炎热水份蒸发快,喷水次数不够,水份不足,导致麻豌豆干扁,不利于出芽。</span></p> <p>7月24日</p><p> 今天室内的麻豌豆基本上出芽,从几毫米长到1.5至2厘米;而室外只有小部分出芽,出芽长度一至三毫米。我查阅了资料,这刚发出白嫩的芽叫做“胚根”。胚根末端尖尖部分叫做“胚轴”。我观察到胚根向下生长,当我拿起种植盘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原来底下已经想出了好多好多胚轴。</p> <p>7月25日</p><p> 今天发现室内的胚根逐渐密集起来,室外的胚根还是稀稀疏疏的。</p> <p>7月27日</p><p> 室内的麻豌豆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茎,室外的出很少根,还没有长出来茎。</p> <p>7月29日</p><p> 室内的麻豌豆有些茎已经长到8厘米左右,室外的麻豌豆只有个别颗粒发芽出茎。我观察到室内的麻豌豆茎统一朝一个方向偏。这是为什么呢?带着困惑我请教了妈妈,妈妈为我指点迷津,麻豌豆的生长可能需要阳光。于是我再次查找资料,果然麻豌豆在生长期需要阳光。</p> <p>8月1日</p><p> 室内的麻豌豆已经成了一棵棵成熟的豌豆苗了,茎的高度在10至15厘米之间。</p> <p>8.3</p><p>室外的麻豌豆也开始长出子叶了, 茎也非常的粗壮。</p><p>对比了室内实外麻豌豆的状态,我发现室内豌豆的茎显得柔弱向光亮的方向倾斜,室外的麻豌豆茎叶显得粗壮,向上生长。</p> <p> 通过这次麻豌豆观察实验,我发现麻豌豆的生长跟阳光、水分、温度有关。</p><p>第一的阶段出芽期适合室内种植,适当的浇水,利于出芽。第二阶段生长期适合室外种植,当需要充分的浇水,利于麻豌豆的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