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7月23日上午,山西省特殊教育融合大教研长治地区第三期研讨直播活动在我校二楼会议室如期进行。本期研讨活动的内容是“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论文、课件、微课分享展示”。</p><p> </p> <p> 在长治地区各特校多次交流与沟通后,最终选出了在本次活动中展示的6个作品。它们涉及我们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微课等内容。</p> <p> 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赵玲玲老师展示的教学设计《洒水 扫地》,曾在山西省特殊教育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她从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表达,训练孩子们说的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最后回归生活,拓展孩子们思维,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层次分明,内容丰富。</p> <p> 平顺县特殊教育学校路彦丽老师展示的教学案例《圆的周长》,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们对圆的周长有了直观的感受,从而推导出了圆的周长公式,孩子们积极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 <p> 襄垣县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室赵静主任展示的论文《浅谈特殊教育中“送教上门”的有效策略》,阐述了送教上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孩子自信、培养注意力、爱要适度等几方面表述了他们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总结的教学经验。</p> <p> 长子县特殊教育学校毕冰雪老师展示的课件《认识人民币》。她从学生状况、学习特点、知识经验、基础能力等方面认真分析学情,又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模拟超市、买卖实物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p> <p> 武乡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常雅儒老师展示的防疫微课《七步洗手法》,通过教师分步示范演示、实践操作等教授七步洗手法。微课画面清晰干净,内容既简洁明了,又层次分明。</p> <p> 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冯丽雯老师的微课《千载一字话古诗》,课件制作精美,背景音乐悠扬。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冯老师利用“开”字描绘了诗人用字之妙,《泊船瓜洲》一诗,冯老师用“绿”字描绘了诗人用字之精。在冯老师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中,我们品味到了古诗用字的艺术。</p> <p> 展示结束后,太原市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要王芳校长通过杏花岭特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纵无桃李天下,仍有芬芳满园”。作为特教人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面对孩子们要有爱心、同理心(共情力),更要真诚以待。</p> <p> 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室毛丽华主任从常规教学生活化、补偿缺陷开发潜能、利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学有所获、家校结合让每个孩子回归主流课堂等方面对本次研讨活动内容进行了总结。</p> <p> 山西省特殊教育融合大教研长治地区第三期研讨直播顺利结束。长治地区各特校积极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研讨交流环境,希望广大特校同仁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去分析、思考,更希望大家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得原本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智慧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集体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