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小晏和她家的故事

小章鱼(罕孟)

<p>希望这篇文章能鼓励到更多有困难的人。 </p> <p>小晏总说自已很憨,十六岁结婚以后才来了例假,但是结婚一年后就怀孕了。婆婆谦孕期反映的媳妇太懒,她们小两口就和公公婆婆分在家了。分得一间瓦房,二十支羊,小晏就挺着大肚子,打着傘去放羊,一直到快分娩了,老公把她放在大背箩里,背着往镇卫生院跑,还没跑到卫生院,孩子们就生在大家背箩里了。一个溧亮的男孩。</p> <p>她生于一九七三年,一九八O年她应该背上书包进学校读书的時侯,因为还有四个弟弟妹妹,父母上山种土豆,包谷,让她带弟妹,做饭。小晏家大概还是比较保守的,她父亲的姐姐,小晏的姑母竟是缠足的,九十多岁了,还活着。我常感到奇怪,纏足怎么走路?就是这样走啊!小晏奇怪我怎么会问这么蠢的问题。她告诉我纏足的姑妈生了七个儿子,都带大了,她背背箩,上山割草,砍柴,还下水田栽秧,就是这么一双小脚,走着她一生的路。</p><p>近亲是不能结婚的,但是小晏却和大姑妈的儿子从小就订了娃娃亲。要不是那年姑妈的五儿子参军回来,看到十二岁的堂妹还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主动提出退婚,小晏就嫁给这个堂哥哥了。堂哥哥参军回来重新找了一个姑娘,结了婚。十六岁,那時已是十万川军下云南,到处的县镇农贸市场热烘烘的時候,还没看过电视没穿过新衣服的小晏经父母执,办嫁给了同一个镇不同村的小伙子。彩礼是四十元人民币。一块手表,她一次同未婚夫赶街,要了两套衣服,男人还给她妈,她爸各买了一套衣服。</p> <p>小燕一共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你看这幢房子有多漂亮,白色的外墙,两层楼。一层楼有大大的客厅,做饭的厨房,两间卧室,二楼是四间卧室,还有客厅。高大的落地窗,飘着時:髦的窗帘,席梦思,长沙发藤椅。五十寸的彩电。门外是宽阔的廷院有大片的农田,种有玉米,远处是青山飘着自云,怎么样,有点羡慕吗?</p><p>这是小晏最小的妹妹农村的家。罚罚款处</p><p>小晏妹妹结婚時公婆给了一间房子,一千元人民币。两个人在山地烧野草,不小心烧着了山林,怕被处罚跑到昆明,几家人租一间屋子,带着的一千元放在卫生巾里,出去帮人做事,还是被偷了。</p><p>那几年真的好赚钱呢,租一张三轮车,倒点水果卖卖,就这么买了张二手小货车,又买两张麵包车,一张货车,开了个搬家公司,十五丶六年做的风生水起,家里盖了大房子。</p><p>那時候小晏她们该读书的時侯家里穷,没让她们读。现在小晏的弟弟妹妹的子女基本都读到初,高中:。小晏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技校毕业,女的专科连大专护士学校毕业,都在昆明找到工作,小晏夫婦也都到昆明打工来了。</p><p>小晏家有八亩地,他们出来打工,地都荒了,白给人种,不收一点租金都没人种。我问小晏,地荒着:,不可惜吗?她给我算了算账,种地先买种子,化肥,农药,收割時要请工,最后卖出去,只赚七:八千元。在外面打工,她做家政包吃包住净收〉一年三万二千元,她老工当保安,也可以净收入三万二,比在家收入高多了,加上儿子,儿媳,一年四个人收入十多万元,所以不会回去做农活的。</p><p>我听了小晏给我算的账,不则声了。有人说三十年农村的人变化是农民不种广稼了。从小晏家的变化真是的,她全家都出来打工了。农村也不养鸡和猪了,今后的农村经济该怎么发展呢?虽说自有决策人,我是不是杞人犹天呢?</p> <p>小晏的大妹妹是家里长得最漂亮的,九O年跟着村里的女孩出来打工,找了一个手套厂做手套。谁知老板就骗她们到浙江,到了浙江就把这些织手套的姑娘都卖到农村里当老婆了。当時浙江农村经济比宣慰好,村里小姑娘进城打工,就不要村里的小伙子了,这个人贩子就是假借开手套厂,把云南农村姑娘骗到浙江,一批一批卖掉的。万幸的是小晏大妹妹被卖去的这家人心还好,不打不骂,大妹妹和被卖去的男人生活了五年,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男人突然患了肺癌,去世了。这个男人的父母就让她回了云南,只是留下了儿子。</p><p>村里有个小伙子,不管大妹妹被拐卖过,依然很喜欢,和她正式的结了婚,如今有了两个儿子,大妹妹如今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日子过得很悠闲。</p> <p>八O年后期,昆明市场热闹得很,长春路大观街,小商小贩挤得路都走不通。那時,新闻报导说,十万川军下云南。四川地少人多,又敢闯,理发,裁缝,修自行车,卖担担麵,好不热闹,二十多年过去,现在看看,川军不见了,多的是昭通,宣威,曲靖,大理…:云南的口音,云南的面孔。</p><p>在小晏妹妹住的城中村,几乎全是她们镇上的年轻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概就是这样的吧。</p> <p>小晏儿子婚晏上,我认识了一个人,长得很像韩星朱镇模。小晏告诉我他姓钱,七岁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妈妈也改嫁了。他和姐姐就带着三个弟弟过,最小的弟弟是他背着去上学的,我想到小小的男孩,多么艰难,怎么过来的呀?对他不由得十分敬:</p><p>当我们把弟第们寄在别的亲戚家,只身逃票乘火车到昆明帮人打杂,混到能吃饱饭,马上把弟弟们带出来,如今他在城中村开了旅:舍,三个弟弟也在他身边开了旅舍,都是小老板呢。我常听到的故事是弟兄们争家产,互相算计,像小晏的这个朋友,背大了弟弟,又为弟弟们建家立业的,难得。我很喜欢听小晏讲这些村里人的故事,很有人情味的故事。</p><p>我常在网上看到许多人在讨论老了怎么办?有些真正爱孩子的不给子女添麻烦,就一个人过。但是小晏的朋友这位钱先生却把从小就改嫁,没有带大他们兄弟的妈妈接到昆明,在他的家里生活,家里气氛平平稳稳,恬恬淡淡,弟弟们就在他的旅舍边开旅舍,也常来看顾妈妈,何等宽阔的心怀啊。</p> <p>有一天小晏告诉我钱先生不识字,碰到文件之类就得请小晏妹妹念给他听。我听了心里一紧,这是历史造成的错误,那是时代欠他们的。那一年钱先生九岁时,尽管没有父母,他和弟弟怎么艰难还能喘口气吧,可是在那一年不知怎么搞的,全村突发大火,他只好把最小的弟弟给姐姐带着,带着两个弟弟躲车票到昆明找吃的。读书是想都不敢想的,没经过风霜怎会知道严寒,我不敢赘叙他们苦难的过程,只想说,如果可能怎么补偿他们,文化的火焰要在这些当年洪荒之地燃烧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