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读小学

野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童年记忆:读小学》</b></p><p class="ql-block"><b>1956年9月1日,我上小学读一年级,开启了朦胧的童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在50年代,小学六年分为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初小四年在村小读,高小二年在完小就读。我们高乐村小学设在原村里一个小地主的院子里。学校有六间房屋,其中两间教室是土墙瓦房,另外四间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是老师的办公和住宿生活用房。教室前正面有一块比较大的泥土坝子,是学生的活动场地。</b></p><p class="ql-block"><b>村小学有两名老师,王一铭老师和颜明道老师,分别教语文和算术(那时不叫数学),还有体育活动课。颜明道老师有一个儿子名叫颜习才,跟我们年龄一般大,随父亲生活,也在我们村小学读书。他夏天穿着白色衬衫,冬天穿着昵子衣服,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很是羡慕。</b></p><p class="ql-block"><b>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语文课,学习认字和写字。王老师教我们写字从一笔一划开始学。那首写字歌谣,至今还依稀记得几句:写字并不难,要领要记清,从上写到下,从左写到右,从外写到里面去……。再是学习拼音字母,我们早期学的是老版拼音,拼音字母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ㄚㄛㄜㄝㄞ,共有23个字母,读音和现在相同:“波、坡、摸……”,这种拼音字母不易记,也不好写。在1958年就改为b p m f等26个字母为声母的新版拼音了。改革后的汉语拼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便于学习拼读和掌握运用。</b></p><p class="ql-block"><b>我们村的小学,由于适龄入学的学生较少,一个年级一般只有十多二十个学生,学生太少的年份就隔年开班招生。学校实行复式班教学,一个教室里有两个班级,分两边坐,当老师给左边的班级讲课时,右边班级的就写作业或预习。然后老师给右边的班级上课,左边班级的学生就写作业或预习。</b></p><p class="ql-block"><b>那时候,一个星期上课时间有五天半,星期六只上半天课,下午就放假了。利用放学回家后的时间或星期天,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去坡地里挖麻芋子(半夏,一种中药材),交给学校,不论多少,一次交半斤一斤都可以。</b></p><p class="ql-block"><b>读小学三年级时,我就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感到特别光荣,每天上学到校之前就要把红领巾戴上,放学回家把红领巾取下来叠好放在书包里。</b></p><p class="ql-block"><b>村小学在离我们家有三里远的岩沟下。我们去上学是往沟下走,走下坡路,放学回家就爬上坡了。这些路全是泥土路,若是遇上下雨天,有一段陡坡路,雨水把路冲坏了,特别难走,经常摔“坐巴斗”(摔倒或滑倒),弄得一屁股都是泥浆。</b></p> <p class="ql-block"><b>初小四年读完后,升读高小,高小读二年后小学毕业。当时,我们新立乡(公社)有两所完全小学,一所是三洞完小,一所是双福完小。按就近的原则我们在双福完小读高小。双福完小设在双福寺,由寺庙改设而成为学校。我还清楚记得起学校的模样,学校是一个封闭的寺院,院落外有一石门,大门外右侧有一颗黄桷树,上几步台阶就进入院内,院内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石板内坝,正面是一道十多米宽的石阶梯,石阶梯大约有十多级,上去就是砖木结构的大厅。大厅及阶梯、院坝两边是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及生活用房,其中院坝两边是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楼房,我们的教室就在左边的楼上。</b></p><p class="ql-block"><b>我们家离双福完小大约有八、九华里,每天在家吃了早饭去上学,与同村的王春怀同学,白马村的刘明焕同学,我们相约一块去学校。路途中要经过白马村、双柏村、进入双福村,经过白马村后要过一小石桥,然后沿着一条小河沟往上游走一段路后,经过一片树林爬坡上去,再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一般需要走一个多小时。</b></p><p class="ql-block"><b>学校在上午9点钟才开始上课,我们高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我们班有二、三十个学生,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和自然常识,以及体育活动课。中午老师学生都不休息,上下午接着上课,在下午三点左右就放学了。学生回家吃中午饭,老师自已煮饭吃。那个时候,小学只有老师,沒有工勤人员、炊事员等。</b></p><p class="ql-block"><b>双福完小的校长张富国,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有些文雅。我的班主任老师叫杨属凡,既教我们语文,也教算术。待学生很温和,是我的良师,对我特别关心。我的名字本来是义镜,名为“镜”,这是父母给我取的名字。但在读高小的时候,杨属凡老师把我的名字“镜”改写成了“敬”,音同字不同,这事也沒告诉父母,我年幼不知事,没有在意,认为是老师改写的,改就改了吧,一直沿用至今,都60余年了。</b></p> <p class="ql-block"><b>那时,我家比较贫穷,两个哥哥读中学,家里经济十分困难。爸爸妈妈很勤劳,每个星期都要把家里种的蔬菜和生的豆芽背到下湾中学(现新立中学)去买给学校食堂,把钱积攒起来,为我们几兄弟上学读书。</b></p><p class="ql-block"><b>冬天,我们也只是穿一条单裤,当寒风嗖嗖吹来,全身凉透了似的。遇上下雨天,上学时戴上斗笠遮雨,侧背着书包,从家里带上一个火灰笼去学挍取暖。刚出家门时,光着脚板踩在刺骨雨地上,感到钻心的凉,整个脚都冻红了,坚持走一阵后就适应了。到学校了,就在学校旁边的水田边把脚上的泥土洗净再穿上带去的布鞋,进教室后用火灰笼取暖。</b></p><p class="ql-block"><b>我们队里有一户人家,其父亲在梁平一个工厂上班,给家里的孩子买了细齿平底胶鞋,我们看见好羡慕。家里沒钱买胶鞋,就自已做下雨天可穿的防水防滑的“鞋爪”。这“鞋爪”和普通的鞋不一样,是特别做的布质鞋底和粗布鞋面,然后用桐油加热浸煮后凉干,再在鞋底上钉上特制的铁爪,一只鞋上钉两只铁爪,前后各一只。这就是自制的雨天防水防滑鞋,这种鞋爪一般只在冬天雨雪天出远门才穿用。</b></p><p class="ql-block"><b>读初小三年级至读高小两年这一阶段,正遇上三年自然干旱时期,也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期。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1958年夏天的一场大火把我们家住房烧得片瓦不留,接着1959年开始三年大旱灾造成的生活困难,对我们家更是雪上加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