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穿越洛克线

浪客

<p>“Konka Risumgongba, Holy Mountain of the Outlaws” &amp; “With the Devil Dancers of China and Tibet” –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 Vol. LX. No.1 – July, 1931</p><p>木里,曾经的佛教文化和令人向往的自然风景是它不死的魂魄。</p><p>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成就了香格里拉的传说。</p><p>“洛克线”,是一条世界级的精品徒步穿越路线,由木里县境内的水洛乡起,沿白水河而上,穿越水洛贡嘎,围绕夏朗多吉、仙乃日、央迈勇三座神山而行,直至进入稻城亚丁。沿途景色是由森林、河流、山涧瀑布、湖泊、雪峰组成的高原风光,整个旅程美景不断,目不暇接。</p><p>在路上,五色经幡随处可见,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即所谓西赤、东青、南黄、北绿的宇宙四方之说。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p><p><br></p><p>洛克第一天,呷洛村白水河-菩萨洞瀑布-满措牛场 海拔3750米。散装队伍的协调性问题,在这里出现小插曲,呵呵...</p> <p>洛克第二天,满措牛场-扎巴拉垭口下方营地,海拔4320米 </p><p>早饭后出发,一路攀升,队友间相互鼓励,轻松到达营地。经历风雨后的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队友们都比较亢奋。做做拉升操,放松放松紧张的经络,自己么打了一套太极拳(不知道会不会太极拳最高海拔表演)</p> <p>洛克第三天,杂巴拉垭口-央迈勇侧向垭口-新果牛场扎营,海拔4750</p><p>清晨,老班长烧水的时候,喊着浪客起来看日出,欣喜的拉开外帐,远处天边黑云上方果真一缕红色,凭着经验探头回望帐篷后面山头,只是乃么瞄一眼,立马缩回帐篷里,穿衣,拿相机卡卡起来,虽然角度有点夹角,但日照金山还是能够呈现眼底,无需润色的那片红色光芒。美,至身在美景之中。</p><p>天赐良辰美景,随后几天无缘蓝天。</p><p> 早餐后拔营出发,今天稍微有点强度,一路上行攀登,翻过垭口已经感觉有点疲惫不堪,相互鼓励鼓励开开玩笑,继续步履维艰的行走着,过草地花海,翻乱石坡,踩着碎石烂泥,最后趟水到达营地,在牛棚后面高地搭好帐篷。</p><p>刚刚拉上天幕就一阵狂风暴雨,又在风雨中煮好晚饭,早早吃完窝进帐篷,煮水泡茶,听听歌曲,自娱自乐一翻。</p> <p>洛克第四天,新果牛场-黑胡湖垭口-蛇湖垭口,海拔4250米,</p><p> 今天一天都在风雨中前行,而且还是高海拔山脊区域穿行,过乱石坡翻垭口,下陡坡,看黑湖,过蝴蝶石,走蛇湖。晚上入住豪华牛棚,人均住宿费100元,柴火费一捆100元,夜半时分的雷声惊天如山体崩裂,吓的浪哥到天亮才迷糊着。</p> <p>第五天早上起来,浪哥脸肿的跟猪头一样,能装的全部装在驮包里了,背着相机跟小腰包就轻出发,轻松翻过垭口就进入亚丁景区,牛奶海前小分队合影分别,一路下山碰到旅行的人们,总算又回到人间。</p> <p>“我想,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如我一样,站立在天地之间,我们隔着时空的距离,对视、共鸣。而这,于我便也就足够了。它是一种超脱自然的存在,简单一点,就是心的方向,当你毫无杂念,心无旁骛时,你就会找到那种境界。”&nbsp;</p><p>——《消失的地平线》</p><p>洛克线,让生命不再虚掷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