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勇闯禁区,——湘北地区首例ECMO支持下的高风险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王幸奇

<p>  雨后天晴碧如洗。</p> <p>  78岁的周奶奶带着满面笑容,在儿女的陪伴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的大门。</p> <p>  谁曾想到,6月下旬刚进院时她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半躺在病床上高流量吸氧,仍感到呼吸困难,夜间尤为明显,无法入睡,平常一个轻微的动作就会诱发心绞痛,用老人家自己的话说就是“生不如死”。看到这个场面,家人也十分心痛。这已是老人家近2个月内第四次住院了,病情一次比一次重,当地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才无奈转入我院。</p> <p>  进院后相关检查发现:患者左主干及三支严重狭窄并严重钙化病变,且合并高血压、房颤、心衰及慢性肾功能、贫血等基础疾病。经心胸外科全面评估,有行冠脉搭桥的手术指征,但因患者高龄,多器官功能衰退,不具备手术条件。</p> <p>  家属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以冯小坚主任、赵建华主任为首的心内科团队的身上。</p> <p>  冯小坚主任多次带领医护人员查房及讨论病情,在仔细梳理患者发病经过及反复研读各项检查结果后,认为症状主要是因为冠脉严重狭窄所致,只有从源头上处理冠脉病变,才能逆转病情,改善心功能。但是冠脉左主干合并三支严重狭窄病变,曾被列为介入治疗的禁区。虽然近几年随着治疗器械及技术的提高,不断报道有介入治疗成功的案例,但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仍较高。</p> <p>  难题摆在冯主任面前,是竭尽全力、放手一搏,还是回避退缩?</p> <p>  回想起患者痛苦的表情及家属期盼的眼神,冯主任最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我院多学科强强联合优势,在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的支持下,完成这台超高难度的冠脉介入手术。该方案得到了医院领导及医务科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手术创造最好的条件。ICU蒋沁娟主任带领的ECMO团队多次参与查房及会诊讨论,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出详尽的ECMO手术方案。</p> <p>  6月30日下午14:30分,介入室人头攒动,心内科及ICU选派的近20名骨干医护人员悉数到场,在冯小坚主任及蒋沁娟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半个小时内完成动静脉置管、临时起搏器置入及ECMO运行。</p> <p>  接下来是手术最关键部分,分别对左主干及前降支严重钙化病变进行旋磨。</p> <p>  正如术前所料,冠脉旋磨后出现无复流,患者感胸闷胸痛,监护示心率血压下降,抢救小组迅速调整ECMO及临时起搏器参数,使用相关药物,冠脉很快恢复血流,患者转危为安,如果没有ECMO循环支持,后果将不堪设想。</p> <p>  介入小组先后对左主干分叉病变行旋磨、球囊扩张后,最后采用mini-crush术式完成支架植入,虽然步步惊心,但通过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娴熟操作,历时近2个半小时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p> <p>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及时撤离ECMO及临时起搏器后,送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顺利度过了术后最危险的阶段,7月1日转回心内科CCU病房。</p> <p>  经过一周的伤口护理期,一周的快速康复期,以及一周的临床观察期,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于7月20日康复出院。</p> <p>  谨慎和大胆,才能安全度过这高风险冠脉介入手术中生与死的难关,才有了周奶奶的康复出院。这场手术,也是湘北地区首例在ECMO支持下完成的高危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手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