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下的海上轻骑兵 记“八六”海战55周年

WJ 7213

<p><br></p><p>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3 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八六”海战胜利 55 周年的日子。 </p><p><br></p><p>说到“八六”海战,一定会提起人民海军初创时期的海军快艇学校。 </p><p><br></p><p>1949 年 12 月,中央军委发出电令萧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组建海军领导机构。1950 年 4 月 14 日,人民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p><p><br></p><p>1950 年 8 月 10 日,海军临时党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建军会议,史称“海军建军会议”。会议制订了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海军建设的具体方针:“从长期建设着眼,由当前情况出发,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有攻防能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首先组织利用和发挥现有力量,并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鱼雷艇、潜水艇和海空军等新的力量,以逐步建设一支坚强的国家海军。</p> <p class="ql-block">1950 年 8 月 24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组建海军快艇学校。开始曾称海军舰艇学校,1952 年改名为第三海军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 年 9 月 27 日,新中国的海军舰艇学校在青岛原海军军官学校莱阳路 8 号(现海军博物馆)旧址正式成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 10 月,任命原“重庆”舰舰长邓兆祥为该校校长;原安东海校政委朱军为该校政委。10 月 9 日举行开学典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作为海军人才的摇篮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p> <p class="ql-block">1951 年 9 月 17 日,海军司令部电令华东、中南、华北和青岛基地,各组建一个鱼雷快艇大队。 </p> <p class="ql-block">鱼雷快艇第 11 大队在青岛组建,成军在广州。是当时最早组建的四支鱼雷快艇大队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 年 9 月 21 日,中南军区海军从旅顺调来了 8 条123B型鱼雷艇,并抽调二个中队人员乘火车南下广州。大队部驻防新洲;后勤处驻防鱼珠;艇队驻防黄埔岛的黄埔军校旧址执行作战任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鱼雷快艇第 11 大队首任大队长:梁岐(红军)。政委:陈凤文。参谋长:袁石晶。后勤处长:肖家元。</p> <p class="ql-block">从此,广州黄埔、虎门新湾、广东湛江、海南岛清澜、海口秀英、汕尾大亚湾、汕头南澳、潮阳海门、福建东山兄弟屿等广阔海域都曾留有11大队的航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级对这个部队的建设是非常重视和关心,在物质保障上优先,干部配备上重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军首长、领导机关经常下部队检查指导。南海舰队政委方正平曾下放到 119 艇当兵锻炼,给大队建设很多具体指导。舰队司令员吴瑞林曾多次到大队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大队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队长武毅,政委张永前多次到大队蹲点、检查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时任支队参谋长的姜元臣同志是大队组建期间的元老,是初建大队时两个中队长之一。他长期在大队蹲点,有一次一蹲就几个月,与干部战士打成一片,具体指导大队的作战训练。1958 年 11 大队进驻福建东山,执行配合支援炮击金门作战任务就是姜元臣亲自带队指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任支队副政委的闫起凤同志,海战时在大队蹲点,并一起参加了海战。所以说,“八六”海战的胜利是和上级党委、首长、领导机关的重视、关怀及具体帮助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优良的作风是无形的战斗力。11大队是一个组建比较早的海军鱼雷快艇 大队,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部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支部队有反围剿过雪山草地走出来的老红军、有八年抗战粉碎日寇“铁臂合围”的老八路、更多的是为解放全中国英勇战斗过的老战士、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队在狠抓“三大作风”、严格管理上曾多次受到海军、南海舰队的表彰。1963年舰队在海门基地召开现场会,时任南海舰队政治委员方正平中将亲自到 11 大队视察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大队因战备训练出色,作风纪律优良,管理严格,被南海舰队树为团级标兵部队,舰队评为先进大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全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比武活动。因大队是四会教练员的尖子,全训作风的标兵,是大比武先进大队。罗瑞卿总长亲自到过大队看望过全体干部战士。</p> <p class="ql-block">海门镇位于潮阳东部沿海 , 汕头八景之一的莲花峰坐落在该镇的南端,是 “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第三大渔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 大队营区就在莲花峰景区的北面一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桃子的故事在全海军是出了名的。干部战士在山坡上修起一层层的果园,种上了桃树。每当桃子熟了的时候,遍山的桃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桃子,果香扑鼻,随手可摘。可是,全大队的官兵,包括家属小孩,没有一人私自采摘桃子。来参观的同志都夸奖地说:“11大队的风气真好!”。这种不私摘桃子的风气一直延续到 1974 年不种桃树为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鱼雷快艇 11 大队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大队的使命,是粤东地区的拳头尖刀部队,为确保南下北上舰船的航行安全万无一失,作为国家作战值班部队,做到一声令下立刻出动。</p> <p>海战已过去五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这次海战,好像就在眼前,真是感慨万千!“八六”海战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战绩,除了上级的正确指挥,兄弟部队的密切协同配合外,就 11 大队本身来说,有一些好的经验、好的作风、好的传统值得学习、继承和发扬。</p><p><br></p><p> “八六”海战,是我人民解放军海军粉碎蒋介石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的所谓“国光计划”的重要海战。 </p><p><br></p><p>是我人民海军创建以来,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海战,正如中央军委嘉奖令中所说,这次海战打得漂亮,打得坚决,打得干脆利落。 </p><p><br></p><p>说起这段历史故事,给外界人们印象最深是“海上先锋艇”的战斗业绩、“钢铁战士”麦贤得的英雄事迹,有过很多报道,早已广为流传,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深深扎根,成为多年来教育部队的财富。很少有人知道鱼雷快艇部队在这次海战中的重要性及发挥的作用。 </p><p><br></p><p>海战后,由于受到当时历史的条件的制约,鱼雷快艇部队在我人民海军的序列中是一支神秘的部队受到高度保密限制外人是无法了解和接触的。宣传政策是小艇打大舰,不提鱼雷快艇,故当时的报纸和电台都见不到“鱼雷”二字,几十年“鱼雷”就成了“无名英雄”,所以也就见不到你想看的资料。“八六”海战中的 119 号“英雄快艇”的英雄事迹,却鲜为人知。 </p> <p class="ql-block">1965 年 8 月 5 日拂晓 5 时整,随着行动总指挥胡嘉恒的一声起航命令,台湾国民党海军巡防第 2 舰队旗舰 -- 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载着一股武装特务,由台湾左营港隐蔽出航。混在远海的商船中,向我福建省东山岛方向驶来。企图运送特战人员,同时侦测我闽粤沿海,搜索情报,狂妄地将其反攻大陆的美梦推向高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民党这次作战计划的海上作战指挥官是海军巡防第 2 舰队司令胡嘉恒担任,特遣任务支队旗舰由“剑门”舰担任,舰长王韫山中校,“章江”号舰长为李准少校,三名军官是台湾海军公认的优秀将领,是同期同学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战发生在 1965 年 8 月 6 日的粤东、闽西(福建省东山岛以东)海域,我人民海军“护快”大队密切协同作战,将来犯的美制“章江”、“剑门”两舰击沉。这就是著名的“八六”(也称兄弟屿)海战。</p> <p>兄弟屿位于福建省东南,东山半岛东南海域,距东山县冬古码头约三十公里,属东山县管辖。兄弟屿由大甘,小甘,和礁母礁三部分组成。最近是小甘,又叫弟屿,离东山本岛十五点五公里,大甘,又叫兄屿,和礁母离本岛有十七点五公里。兄弟屿地处台湾海峡南端,是香港至厦门航线的必经之路。</p><p><br></p><p>根据战前命令部署,汕头水警区奉命组成突击编队,护卫艇 41 大队 598 艇(海上指挥艇)、611 艇、601、558 艇 4 艘; 161 号炮舰为预备支援兵力。 </p><p><br></p><p>鱼雷快艇 11 大队组成两个突击梯队,计 11 艘鱼雷艇参战。</p><p><br></p> <p class="ql-block">快艇11支队副政委 阎起凤、11大队大队长 崔玉栋坐镇131艇指挥。大队航海业务长徐发远、大队鱼雷参谋亓习梦、大队通信业务长钟卫良、11支队通信参谋李南庄(负责雷达搜索)也随131 指挥艇出海参战。 </p> <p class="ql-block">11 大队政委刘维焕、副大队长张寿瀛率第二梯队出海参战,119 艇为指挥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海战,我海军艇队出航到返回基地,历时 12 小时 45 分钟,与敌战斗持续 3 小时 43 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最大一次海上小艇打大舰的歼灭战的胜利。是南海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人民海军的快速轻型舰艇编队,以近战夜战密切协同,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光辉战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斗中,官兵们表现出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战,是坚忍不拔的战斗作风以及不畏强敌,小艇敢于打大舰的英雄气概。 </p> <p class="ql-block">“章江”舰被我人民海军击沉在福建东山岛东南 24.7 浬处 。</p> <p class="ql-block">“剑门”舰被我鱼雷快艇 11 大队击中三雷,沉没在福建东山岛东南 38 浬,东经 118°09′北纬 23°30′7″。</p> <p class="ql-block">俘敌“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以下 33 名。仅有一名特动人员,夜暗中漏网, 随波逐流,被一艘外藉商船救起,带往香港后送回台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毙敌巡防第 2 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等 170 余名。</p> <p>“剑门”号舰长王韫山中校被送汕头医院治疗,急救后伤势稳定,而后派军用卡车把他转送设备较好的广州医院疗伤。</p><p><br></p><p>此次海战对台湾国民党海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海峡两岸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标志着国民党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优势已成为过去。 </p><p><br></p><p>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把来犯之敌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掉”的社论。 </p> <p class="ql-block">8 月 12 日,南海舰队在汕头地委礼堂召开庆功表模大会。人民解放军海军分别授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汕头水警区第 41 大队 611 号护卫艇“海上英雄艇”称号,集体一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鱼雷快艇第 11 大队 119 号鱼雷艇“英雄快艇”称号,集体一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授予金刚山观通站雷达分队记集体一等功。 </p> <p>上图在人民海军诞生地泰州海军纪念馆内有收藏。</p> <p>1966 年 2 月 4 日,共青团中央授予麦贤德“模范共青团”称号。</p><p> </p><p><br></p><p>1966 年 2 月 23 日,国防部正式颁布命令授予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 大队四中队 611 艇机电兵麦贤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p><p><br></p><p>1967 年 12 月 3 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室单独接见了钢铁战士麦贤得。 </p><p><br></p><p>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亲切接见这位英雄的水兵。 </p> <p>  </p><p> 11 大队集体一 二等功名单 </p> <p> 11 大队个人一 等功名单 </p> <p> 11 大队个人二等功名单 </p> <p> 11 大队个人三等功名单 </p><p><br></p><p><br></p><p>1965 年 8 月 17 日下午 1 点多钟,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军委副主席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及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张爱萍、徐立清、张学思等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在“八六”海战中的部分代表,他们是: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鱼雷快艇第11 大队副大队长张寿瀛、汕头水警区第 41 大队 598“海上先锋艇”指导员徐寿祺、鱼雷快艇第 11 大队 119“英雄快艇”艇长许永江、鱼雷快艇 11 大队 122 艇电信兵王产仁、鱼雷快艇 11 大队 131 艇轮机长梁妙光等海战参战代表,并合影留念。</p> <p>当日下午“八六”海战部分作战有功人员与出席海军团以上干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议的代表,又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的接见。 </p><p><br></p><p>毛主席高兴地对海军代表说:“你们的战斗总结我看了,这一仗打得很好。近战、夜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的。” </p> <p>1965 年 8 月 18 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都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刊载了这一电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击沉美制蒋帮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 </p><p><br></p><p>这一消息,震动了全国。国际上各大电讯社、报纸也纷纷报道了这次海战的消息, 美联社、日本、等国的报纸都迅速报道了此次海战的消息,并发表了相应的评论,认为中国海军正在逐步取得近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p> <p>海战时任快艇 11 大队三中队政委谢国雄、副政委陆紹庭在回顾“八六”海战时总结了四条经验:</p><p><br></p><p>一、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p><p><br></p><p>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灵活机动的战术和良好的技术是取得胜利的优良基础。</p><p><br></p><p>三、优良的战斗作风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p><p><br></p><p>四、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p><p><br></p><p>从以上的四点总结可以看出 11 大队的优良战斗作风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作风养成中形成的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八六”海战已经过去了 55 年,绝密也应当解密了,但觉得仍然历历在目,最难忘的是指战员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情景。海战场上,官兵们迎着敌人的大舰巨炮,短兵相接,猛打猛冲,一往无前不获胜利誓不罢休的战斗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人们学习和崇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未来现代战争的需求与变化,高新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大量的现代化新武器装备列装部队已成趋势。鱼雷快艇是人民海军将近半个世纪在波谷浪尖上搏击、苦涩与荣耀并存的服役史。1998 年,最后一支鱼雷快艇撤消建制,退出了人民海军序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不断,在继续和发扬着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2018 年 8 月 6 日,是“八六”海战胜利 53 周年纪念日,原 11大队的部分战友,这一天分别在天津蓟县“天津市红领巾凤凰山营地”、上海远洋宾馆两处举行了纪念海战胜利活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海战的亲历者 119 艇鱼雷手,海战一等功韩杰 ;122 艇电讯手,海战一等功王产仁;136 艇枪炮手,海战三等功郭砚祥分别在天津蓟县和上海应邀参加了纪念活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地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 </p> <p class="ql-block">11 大队走过了近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南海广阔的海域曾有过多少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自五十年代末11大队进入粤东地区后曾多次在福建东山岛海域隐蔽待机执行重大战备任务;1958 年参加执行炮击金门任务;1973 广字 3 号大演习;数不清的海上警戒护航,查证可疑船只;以及配合重大国防科研实验战备任务;1974 年西沙海战备战,1976年执行中国海军第七次国际主义援助义务,赴柬埔寨湄公河排雷任务;1976年参加了空前规模的陆海空三军在福建东山地区举行的实战背景下的联合登陆大演习;1979 年对越反击战备战准备;1979 年赴深圳湾、大鹏湾海域,配合当地公安边防执行海上阻截、抓获非法出逃越境等任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 1963 年 11 大队因战备训练出色,作风纪律优良,管理严格,被南海舰队树为团级单位标兵部队,那 1965 年“八六”海战后的这支部队就是一支有战功的英雄部队。 </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6日原11大队部分老战士在天津蓟县凤凰山红领巾教育基地庆祝“八六”海战胜利53周年现场录像剪辑。</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日6日原11大队部分老战士在上海远洋宾馆庆祝“八六”海战53周年活动的视屏剪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凿山打洞,修建新的快艇基地,自1960年(3月-12月)11大队进驻潮阳海门基地开始,在这无名小山包上,营区内战备设施齐全,生活建设自成体系,道路、营房、球场、电影场、晒衣场、果树花木成荫,她凝聚着老一辈快大人的艰辛和宝贵心血,勾勒出了一副美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营区每天都可以目睹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场景,经常欣赏到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球赛、棋赛等活动。干部战士团结向上,自然形成了11 大队自己营区的文化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多少有志青年,为报效祖国,建设海军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书写人生最激昂的乐章。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首长和战友回想起当年的一张张褪色的照片,那些年总是魂绕梦牵。那些年是我们 11 大队的战友们共同的从前。回到那些年、回到那些天、回到回不去的从前,那些天其实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海门”、“莲花峰”、“八六”海战、“英雄快艇”、两管鱼雷准备战斗,出海前全体艇员在前甲板列队高举右手握拳复述艇长下达的备航备战响亮的口号声,等等这些熟悉的名字和场景,一直在脑海里回想。曾经的快大人,无论在基地还是在艇队,都是一个完整的战斗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没有这股力量就没有海战的胜利,就没有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在这支英雄部队里成长锻炼,是人生的荣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 年 7 月 11 日,海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举行“英雄快艇”荣誉称号传承仪式,将该称号授予基地首艘 056 型导弹护卫舰汉中舰520 号。这是继 1965 年海军授予 119 艇“英雄快艇”以来第三个接受传承的舰艇。 </p> <p class="ql-block">在建国七十周年庆典大会上,阅兵方队擎旗手高举这面战旗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的兵。鱼雷快艇11 大队,在保卫国防,为人民军队建设,为海军的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从总参机关、海军机关本部、三大舰队基层部队指挥员到军队院校、国防核工业、科研舰船制造等单位有很多从该大队走出的人才。有数不清的官兵在回到地方后担任起了各级岗位和部门的领导职务。曾经在这个光荣的部队里锻炼成长过的每一个人,从士兵到将军再到百姓都感到自豪和光荣。将士们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无愧于人民海军这一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段难以忘却的军营生活,在我们每一个热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不灭的烙印,在那块曾经浸透着我们青春汗水的炙热土地上,留下我们恍如昨日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蓝白披肩、金锚飘带、深蓝色呢子服,高腰皮靴,在水兵心中她永远是无法抵挡的尊严、高傲、威武、霸气。远去的军旅生涯,承载着共和国军人的挂念,魂牵梦绕在去岁的一年又一年,一日兵,一生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告慰各位老首长和战友,我们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 答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将洗刷历史的尘封,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们永远心中铭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从浅蓝走向深蓝,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海防卫。人民海军将士们的丰功伟绩,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永共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背景音乐《照亮》</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42zer39?share_from=self&amp;user_id=85635449&amp;uuid=6959d86feeeea4ef0e9f370bad53ada3&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8563544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c0fd2678f55d2e5e972800abfbd02d49" target="_blank">援柬排雷---勇当“开路先锋”</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qu00v0?share_from=self&amp;user_id=85635449&amp;uuid=6959d86feeeea4ef0e9f370bad53ada3&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8563544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c0fd2678f55d2e5e972800abfbd02d49" target="_blank">我们迎着出升的太阳(上)</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qucsrk?share_from=self&amp;user_id=85635449&amp;uuid=6959d86feeeea4ef0e9f370bad53ada3&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8563544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c0fd2678f55d2e5e972800abfbd02d49" target="_blank">我们迎着出升的太阳(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