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之二:深潭口

海纳

<p>烟水渔庄码头乘船到深潭口码头大约二十分钟,这时雨停了,我们坐在船上一边听导游介绍深潭口景区的主要景点以及西溪湿地的特产,一边欣赏沿途湿地独有的美景。</p> <p>“深潭口”位于西溪湿地西北部,据《南漳子》一书记载“深潭口,非舟不能渡;闻有龙潭,深不可测。”</p> <p>深潭口四周河水呈十字形在此相连,水面宽阔,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每年端午节蒋村龙舟盛会就在此举行。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此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至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p> <p>这里也是电影“非诚勿扰”的拍摄地,当年拍摄时用的小船停在水中,吸引众多游人观赏、拍照。</p> <p>离小船不远的岸上“非诚勿扰”鲜红的婚姻宣言墙特别引入注目。</p> <p>宣言墙上的文字实实在在地道出了长久婚姻的秘密。</p> <p>潭岸三颗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百年老樟树郁郁葱葱,苍劲有力。</p> <p>走累了,坐在老樟树下用木条和石板做成的长椅上,望着开阔的水面和往来的游船、游人,心情愉悦,无比惬意。</p> <p>南方的雨说来就来,老天突然下起雨来,多亏早上出发时在酒店借了两把大伞,即是拐杖,又能遮雨。</p> <p>雨中的景色也很迷人。</p> <p>雨一直不停,只好冒雨从深潭口前往西溪有名的河诸街游览。</p> <p>河诸街毗邻深潭口的东侧,长约三百多米,原是村民贸易交换的集市。这里商铺林立,酒楼、茶肆、特色小店品类颇多,这些具有怀旧色彩的店铺,处处渲染出一种悠闲、古朴、典雅、精粹的西溪文化。</p><p><br></p> <p>街头间或布有小景、壁画,精致灵巧,颇有韵味。</p> <p>“西溪糕点文化体验馆”和“龙舟陈列馆”是河诸街上比较吸引人的地方,游人可以尽情享受西溪的糕点、美食,了解龙舟和龙舟会的盛况。</p> <p>雨越下越大,水里已经出现了雾气。周围没有可以躲雨的地方,只好快步赶往前面的塔里躲躲。</p> <p>这个塔是西溪湿地的最高建筑,名曰河渚塔,据说是清咸丰年间文人学士为纪念先贤杭世骏集资建的一石塔,初称“杭公塔”,现在看到的是移建后的新塔。</p> <p>塔的底层,一边塔柱上书有“四时簇拥四时景,八面云开八面风”的对联和“揽胜”的牌匾,另一边书有“满座春风留客住,一船明月渡人来”的对联和“观汇”的牌匾。</p> <p>登上塔顶,由于串珠儿似的雨水帘的隔阻,无法看清远处的景色,但近处的景色在雨水中却更加迷人,格外美妙。</p> <p>塔的东面有一座绿树环绕白墙青瓦的院落,白墙上“西溪且留下”几个字格外醒目。</p> <p>乘躲雨时间查查手机方知这几个字颇有来历。相传宋高宗在游览繁华的杭州时,在杭州的城西发现了一块地貌风光非常美的“净土”,想把皇城建到这里,后来又发现了西湖,决定建在西湖,并留下一句“西溪且留下”,西溪就这样留了下来,西溪湿地所在的地方也叫“留下镇”了。</p> <p>今人王国益在《西溪寻梦》一文中也曾写诗:“西湖恋西溪,龙驹两头系;西溪且留下,羞煞艳西子;尔为琢雕美,吾独野幽仪;两珠齐竞辉,千秋各东西。”其中“西溪且留下,羞煞艳西子”一句更是对西溪的最好评价。</p> <p>站在塔顶,还可以瞭望远处蒙蒙雨中的热气球。遗憾的是雨天不开放,无法体验升空的感觉了。</p> <p>趁着雨小了点,我们赶紧下塔,赶往那座神秘的白墙青瓦院落一探究竟。</p> <p>原来这里是一座祠堂——蒋相公祠。</p> <p>祠堂大门正对面隔河立有一座精致的牌坊,上书“德馨永葆”四个大字。</p> <p>祠堂里的建筑也非常精致,丹楹刻桷,飞檐反宇,庄重深沉。</p> <p>进入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名为“厚德堂”的大殿,殿内供奉着蒋氏家族先祖的灵牌。</p> <p>祠堂两侧的回廊的陈列窗内里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蒋相公的生平事迹。据说800多年前杭州有个大户人家,世居西溪,是北宋时的慈善大家,赈济扶贫,乐善好施,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呼他为蒋相公。</p> <p>蒋氏家训值得细细品味。</p> <p>厚德堂的对面是一座戏台,戏台上的对联很有意思。上联“古人原是今人扮”,下联“假事莫当真事传”,横批“古今传奇”,也值得细细品味。</p> <p>戏台两侧的石狮子和顶部的吊灯都非常精致。</p> <p>从这里步行不远就可到达西溪湿地的另一景点——绿堤,但雨一直没停,时间也比较紧张,怕误了乘船时间,只好改日再去,先赶往上船码头乘船前往游船最后一站——茭芦田庄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