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口水库

极目楚天舒 壮美清东陵

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水库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 潘家口水库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公里,最深处80米,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105000亩。 水库大坝外观雄伟壮观! 水库大坝内水平如镜,柔美怡人! 潘家口水利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自一九七五年十月主体工程动工,至一九八五年基本竣工。一九八八年七月通过国家验收。二期工程于一九八四年夏季开始动工兴建,主要建筑物有闸坝一座,5000kw常规机组两台,9万kw蓄能机组三台。 站在水库坝顶南望,泄水闸下白龙飞舞,远处山水相依,俨然一派江南鱼米之乡。 景区内山清水秀,峰回水转,湖光山色相得益彰,被誉为“塞外小桂林”和“蟠龙湖”。 看这座深入水中的小山,时隐时现,像一只巨鳌浮出水面,背上驮着绿色的玛瑙,不禁让人想起太湖上的鼋头渚。 俯瞰游船码头,深刻体会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创造这庞大的工程,人类又是多么的伟大! 潘家口水库位于燕山山脉沉降地带东南构造带与华夏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四周的石灰岩、白云岩及少部分页岩岩体,由于流水侵蚀与褶皱断裂作用,塑造出一系列千奇百怪、绚丽多姿的奇峰怪石与陡崖悬壁,几乎可以与桂林相媲美,是北国极为罕见的第一流山水风光。 水库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如林,十分险峻。<div>在这里,您既能领略北方群山的粗犷,又能品味江南水乡的俊秀。</div> 水库所在地域喜峰口一带是古长城雄关要塞,由于部分长城已没入水中,形成长城奇观——水下长城。 水下长城,恰似镶嵌在燕山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下游艇,爬上长城,领略不一样的湖光山色! 山势回环,似蛟龙摆尾,看这巨龙伸出龙头和前爪,停在岸边迎接远方的客人。 长城蜿蜒曲折,伸向水底,又从对岸挺身扬起,形成了万里长城的一处绝景——水下长城。 水位下降,水下烽火台露出身姿,正抓紧时间复修。 几只快艇时而打破湖面的宁静,如白居易笔下“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贴切。 碧波万顷,波光粼粼。<div>峰峦叠嶂,苍翠欲滴。</div><div>人在白云生处走,船向青山顶上行,不愧为"北国三峡,塞上漓江"。</div>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在央视黄金档的热播,让广大观众产生了到宽城水库看看的冲动。<br>其中,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青山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助力两个村脱贫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是现在看到的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对,《最美的乡村》中唐天石来到上河峪,与村支书在长城上对峙,纵身跃入湖中,随手抓住一尾大鲤鱼,就是在这拍摄的。揭露一下小秘密:演员杨志刚可不会跳水,当然由替身演员完成了。 《最美的乡村》讴歌了脱贫攻坚的好干部的事迹,更让人们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潘家口水库为保护水源,清除了所有网箱养鱼,还给社会一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中的上河峪村实际取自姜文导演电影《鬼子来了》的外景拍摄基地~喜峰口影视基地。1998年,姜文投资 80万元在水库边的挂甲石村建起了外景地。<div>2000年5月,由姜文自导自演的《鬼子来了》在国外上映,同年,该影片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以及戛纳国际电影节Netpac奖,后来又获得了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div> 上河峪村村支部。 <p>拍摄《戚继光》时的戚公祠。</p> <p>举起石碾子,都是大力士!</p> 当年拍摄《鬼子来了》时修建的炮楼,据说花费17万。 当年拍摄《鬼子来了》时垒砌的石房子,原来挂架石村因修水库,村民移民到滦南、乐亭。 门口的灯窑,是《鬼子来了》中的寡妇家的标志。 这段长城就是著名的喜峰口长城,喜峰口古称松亭关,是历史上有名的古战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喜峰口城楼及三道关门已淹没在水中。<div>当年二十九路军在此抵抗侵华日军战斗激烈,由此产生的《大刀进行曲》家喻户晓!</div><div>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大军挺进华北解放平津,也由此进关。</div><div>喜峰口城楼及三道关门已淹没在水中,喜峰口的历史却永远流传下来。</div> 烽火台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div>追梦路上,奋勇前行!</div><div>乘船踏浪而返,欣赏别样景色。</div> 画境潘家口,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