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25]赵黎俐教学寓言《自相矛盾》(五下)

严仍江

<p><span style="color: rgb(226, 130, 242); font-size: 20px;">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名师长成和坚守的地方。六安市严仍江小语名师工作室引导成员立足课堂,用好新教材,上好语文课,近期开展优质课交流、评比和展示活动。现将这些课推出与大家分享。</span></p> <p>教师课文朗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相矛盾</span></p><p>(部编版小语五下第15课第1课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霍邱县乌龙镇中心小学赵黎俐</p><p>&nbsp;</p><p>个人简介:</p><p>赵黎俐,女,中共党员,小语高级教师,本科学历。2002年上岗,任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现任乌龙镇小学语文指导员、乌龙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曾获霍邱县第七届“教坛新星”“百名优秀园丁”“模范教师”称号。曾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撰写论文多次获省市县级奖。2017年县小学语文基本功比赛获县一等奖,2018年六安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8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p><p><br></p><p>教材分析:</p><p>&nbsp;&nbsp;&nbsp;《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是文言文。语言简练,语意丰富。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讲述了一个人过分夸耀自己卖的矛和盾而不能自圆其说的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前后抵触的道理。</p><p>学情分析:</p><p>&nbsp;&nbsp;&nbsp;&nbsp;学生接触文言文较少,尤其是对刚使用部编版教材的这届五年级学生来说,更是有些难度。学习本文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注意要读好断句,停顿要恰当,要读出古文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上,希望能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感悟,读读议议,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p><p>教学要求:</p><p>1.认识“吾、弗”等生字,读准“夫”,会写“矛盾誉吾”。</p><p>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等字的意思。</p><p>4.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意思。</p><p>教学重难点:</p><p>1. 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等字的意思。</p><p>2.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意思。</p><p>教学准备:PPT课件等</p><p>教学时间:1课时</p><p>教学流程:</p><p>&nbsp;</p><p>一、谈话导入。</p><p>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更加形象生动的奇妙效果。其中一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p><p>2.(出示图片)说说是什么寓言故事,并说说寓意。</p><p>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另一个寓意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指名读。</p><p>4.简介韩非子。</p><p>[设计意图: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p><p>&nbsp;</p><p>二、检查预习。</p><p>1.出示句子,指名认读。指导读好“吾”“弗”“夫”。</p><p>2.出示“矛”“盾”“誉”“吾”。书写指导。</p><p>3.相机理解矛、盾。</p><p>[设计意图:解决字词问题,为整体教学铺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p><p>&nbsp;</p><p>三、整体感知。</p><p>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断句,读出古文的韵味。</p><p>2.指名读,评议,相机指导。</p><p>3.师范读,出示停顿示例内容。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p><p>4.指名读,齐读。</p><p>&nbsp;[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基础。]</p><p>&nbsp;</p><p>四、理解文意。</p><p>1.课文一共五句话,可分几部分?</p><p>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p><p>3.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p><p>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逐句理解前四句。</p><p>(1)学习第一、二句。</p><p>A指名读,理解“者”“莫”, 联系上下文理解“誉”。</p><p>B说句意。</p><p>C读一二句。</p><p>(2)学习第三四句。</p><p>A结合注释说说这里的理解。</p><p>B理解“弗”,体会楚人的窘态。</p><p>[设计意图:教师相机指导,适时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文意,达到教学目的。]</p><p>&nbsp;</p><p>五、理解寓意。</p><p>1.思考: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在文中原句回答。</p><p>2.学习第五句,理解“立”。</p><p>3.生活中有这样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吗?从这则寓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p><p>[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适当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p><p>&nbsp;</p><p>六、总结全文。</p><p>1.&nbsp;出示: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_____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______的人,夸赞_____________,他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nbsp;指名说,相机指导。</p><p>[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感知课文内容,说出寓意。]</p><p>&nbsp;</p><p>七、布置作业</p><p>1.熟读并背诵课文。</p><p>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p><p>3.搜集古代寓言故事,读一读。</p><p>&nbsp;</p><p>板书设计:</p><p>15自相矛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矛</p><p>(坚,物莫能陷) (利,物无不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可同世而立</p><p>&nbsp;</p><p>教学反思:</p><p>本篇课文是文言寓言故事,文章短小易懂,文字虽简单,但是不失形象生动。毕竟是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把朗读放在重中之重,以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文意体会寓意。</p><p>教学中,我力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力求“扶”“放”自如,并采用适时多元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p><p>但是在教学中,感觉还是读得不到不到位,是不是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有些仓促。</p>

教学

学生

学习

课文

自相矛盾

寓言故事

寓意

指名

理解

文言文